天天看点

汽湃盘点|2021,这些车圈大事很带劲儿(下)

汽湃盘点|2021,这些车圈大事很带劲儿(下)

03

事件篇

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张俐

作者 | 秦义勇

来自汽湃(GREATAUTO)的报道

过去的2021依然很难,不仅仅因为疫情的持续,还有各行各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经历的阵痛。尤其是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汽车行业,更是在车市寒潮尚未退去之际,再次遭受了“缺芯”的暴击,大众、丰田等汽车巨头都因此而(部分工厂)停产或减产,“缺芯”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无差别攻击可谓倒打一片。

不过,相比“缺芯”,电动化的高歌猛进,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无限可能。过去一年,各大汽车品牌都在电动化这条新的赛道上你追我赶,试图抢占市场高地。

接下来,咱们继续来回顾下,过去一年汽车产业在迈向电动化的过程中,那些可能重塑产业格局的“大事儿”。

汽湃盘点|2021,这些车圈大事很带劲儿(下)

GREATAUTO

碳中和

要问什么正在改变着汽车产业的格局?“碳中和”首当其冲。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碳中和已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并分解落实到经济发展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更是产生着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

当前,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整个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共识。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对降低碳排放的作用立竿见影,正成为传统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的主攻方向。

不过,汽车的碳排放不仅仅只存在使用过程,而是贯穿从生产、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目前,不少企业(如宝马)已率先提出了“汽车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碳中和,才算一辆真正的“绿色汽车”,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已经取得不错的开局,能不能在新一轮产业升级过程中真正改变尘封已久的传统的市场格局,咱们拭目以待。

汽湃盘点|2021,这些车圈大事很带劲儿(下)

小米造车

与其说是小米造车,不如说是第二波造车新势力来袭。

过去一年,小米、牛创新能源、宾理汽车等一批新的造车新势力走向台前,正式开启新的逐梦之旅。尤其是雷军赌上自己“最后一次创业”的壮志雄心,势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惊天动地,可谓震撼人心。与此同时,东风(岚图)、上汽(智几)、长安(阿维塔)、长城(沙龙)等传统车企也开始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这也说明,在第一波造车新势力大浪淘沙之后,为后来者提供了足够多的前(避)车(坑)之(大)鉴(法),加之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及用户接受度的不断提高,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又进入一个新的小高潮。

一边是有备而来、气势汹汹的“新人”;一边是“蔚小理”、哪吒、零跑、威马等历经血雨腥风杀出来的“老将”;加之传统车企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产业,接下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

汽湃盘点|2021,这些车圈大事很带劲儿(下)

华为不造车

有人挤破头皮想要获得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勺蛋糕,却铩羽而归;有人坚持“不造车”却屡屡被推向舆论的中心,自带光环。没错,它就是华为。

过去一年,华为坚持声明“不造车”却又无处不在。通过积极为各大汽车厂商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含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系统等),华为成功打入了汽车圈并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响。如与小康赛力斯合作发布的SF5,因为有华为系统的加持,收获了不少的关注。

华为目前在做的,是“帮助车企造好车”。用自己先进的技术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是目前华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展现。当然,也有人认为华为只是暂时在打“迂回战”——问界M5即是典例,当华为已经深入到设计和销售等更多的环节,这和自己下场造车+找一个车企代工,区别已然不大。

但不管怎样,以华为的影响力和在国内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其造车与否都会收获大批的拥趸。接下来,本着“希望能够为几乎所有的汽车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华为还将有更多的动作,期待华为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汽湃盘点|2021,这些车圈大事很带劲儿(下)

日系品牌发力电动化

虽然造车新势力、国内的大部分传统车企都在全力电动化,但几乎所有的日系品牌都表现得相当含蓄。“大哥”丰田甚至一度站上了反对“电动化”的桥头堡。

即便如此,隔壁的日产、本田等却已经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情,先后宣布转型纯电的决心。2021年10月,本田举办电动化转型战略发布会,发布纯电动品牌“e:N”和5款车型;11月,日产发布了2030愿景,计划届时推出23款电驱化车型。

不知是不是兄弟品牌的“不配合”刺激到了丰田,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2021年12月14日,一向对电动化嗤之以鼻的丰田章男,公布了丰田/雷克萨斯未来全球电动汽车战略,并一口气发布了15款纯电动车,让人意外又惊喜。不仅如此,到2030年,丰田将累计投入8万亿日元(实时汇率约合人民币4416亿元),用于电气化车型的研发和投资,其中4万亿日元将用于纯电动领域。

丰田或许是真的急了,但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举动,可见丰田早有准备,也为2021做了个完美收官。

如今,丰田终于表态,日系品牌全力进军电动化的序幕也正式拉开。虽然略显姗姗来迟,但基于日系品牌在电动化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丰田、本田、日产等在接下来的表现,同样值得期待。

汽湃盘点|2021,这些车圈大事很带劲儿(下)

坦克热销

如今,道路上各种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但不得不承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燃油车依然是时代的主角,燃油车市场依然是各大车企不容忽视的主场。

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坦克”系列的爆发。

2020年底正式上市的坦克300,在2021年迎来了全面井喷,不仅产品供不应求,期间推出的各种“特别版”也被狂热的粉丝一扫而空,终端市场更出现了部分合资品牌才有的“加价提车”乱象。不过,长城汽车用“取消坦克300经营权”的处罚方式,果断制止了部分经销商透支品牌信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弥补“自己人”犯的错,更是赢得一致好评。

坦克300的成功也带动了后续坦克500、坦克600等新车型的火爆,并在一定程度上克制了合资竞品车型在细分市场上的嚣张气焰,可谓相当给自主品牌长脸。

近两年造车新势力全面发力,传统车企也经历了一轮重新洗牌,吉利、长安、奇瑞等自主品牌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表现,日趋向好。吉利旗下豪华品牌领克、长安UNI高端序列产品等,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并在高速增长中持续壮大、发展。

如今,自主品牌用实力征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让其不再唯合资品牌马首是瞻,未来将有更多的“坦克300”突出重围,助推自主品牌发展再上新台阶。

汽湃盘点|2021,这些车圈大事很带劲儿(下)

汽湃观点:

2021乃多事之秋,一个字总结下来就是——难。

诚然,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大势也不容乐观,但每一年都有大事发生,只是“事件”所有不同。

过去的2021,汽车产业虽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伴随着机遇和发展。在产业升级和新的发展趋势下,国产品牌在崛起,造车新势力在成长,甚至一直犹豫不决的日系品牌也开始全面发力电动化,汽车产业的相爱相杀将更加精彩。也正是在这大风大浪中,更有机会见证颠覆性的改变。我们寄希望于新的2022,汽车产业顽强向上,国产品牌再创辉煌。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姜磊律师

官方网站

www.greatauto.cn

入驻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网易新闻 | 搜狐号

汽车头条 | 趣头条 | 易车号 | 新浪新闻

百度百家号 | 汽车之家 | 腾讯企鹅号

车友头条 | 有车号 | 爱咖号

入驻视频平台

央视频号 | 哔哩哔哩 | 优酷视频 | 腾讯视频

西瓜视频 | 爱奇艺 | 微视APP | 抖音APP | 快手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