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冷兵器时代,具装骑兵负重出行,不宜长途奔袭,逐渐淡出战场

冷兵器时代,具装骑兵负重出行,不宜长途奔袭,逐渐淡出战场

文史是一幅画,文化是画纸,历史是无数的浪花,文化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文化是一座大花园,历史是繁星。历史是漫长的,中国是广大的。然而历史事件有时却很吊诡,历史却又是曲折前进的,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中往往决定胜负的是统帅,抑或是装备精良的部队。

在五代十国的南北朝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具装骑兵“出道即巅峰”。但是居装骑兵怎么破呢?据历史记载,公元416年,南朝刘宋政权的宋文帝刘裕北伐,面对北魏甲骑具装骑兵的冲锋,刘裕命令随军车辆背靠河岸,围成半月状的车阵(历史上称“却月阵”),车身外置盾牌,阵内架起大弩。北魏骑兵攻之不入,只得下马步战。此时南朝战士截断手中长矛,待敌军贴近,便用大锤敲击矛尾,像敲钉子一样,把根根断矛从车阵缝隙向外猛凿。敌军重甲被纷纷“钉”穿,伤亡惨重。

具装骑兵的数量顶峰,应该是隋朝的公元612年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时,军中96000名骑兵皆为具装骑兵(据《隋书》记载),但是盲目地追求豪华的顶级配置,却往往适得其反:全员的铠甲过重,使骑兵往往会丧失了战场的机动性,隋炀帝的东征惨败,居装骑兵难辞其咎。在隋末唐初的中原各个诸侯藩王混战中,具装骑兵仍是作为精锐出场,如当年在太原的李世民曾经亲自率领“玄甲军”,一统中原。

居装骑兵的发展,在李唐王朝一统中原后,主战场由中原地区的平原变成了纵深广阔的西部西域、北部的漠北等地区。在这类战场上,唐军骑兵经常需要长途奔袭:其主要对手——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也是擅长运用骑兵进行机动战,沉重的居装甲胄便成了厮杀的累暂。当时唐军骑兵在实战中已很少披马铠,但是具装骑兵仍在皇家仅仗中出现(公元706年,唐中宗年间的瑞德大子墓出土的具装俑就是居装骑兵)。尽管唐军骑兵在实战中较少披马恺,但仍保留有一定比例的重甲长塑装备甲胄,可随时执行冲击任务。在初唐、盛唐历次对外战争中,这些重装骑兵均有不俗表现。

朋友们,文化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以上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我是有趣的天空c,一个爱好历史的小科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大头兵。(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