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艺术为何会有“抽象派”?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它可以开发探讨者的想象力,“想象力”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即便只有“七秒钟记忆”的鱼儿,也很享受自身的想象力,所以,无论对艺术了解还是不了解的人,只要面对“抽象派”,就能自然而然的展开想象力,发表自身的看法,

然后,瞬间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艺术评论家”,非常有成就感,事实也的确如此,每个人都有评价艺术的权力,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评价艺术,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谁还没有一点生活阅历对吧!
同样的,作为画家也很喜欢人们去评论自己的抽象派风格的油画作品,无论是赞赏还是批判的观点,总比“无人问津”要强得多,
因此,往好的方面来思考,“抽象派”风格是画家获取“关注度”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这也是为何油画艺术会有“抽象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画家喜欢创作“抽象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内的现代画家朱沅芷(出生于1906年)尤其喜欢创作“抽象派”风格的人体油画,他笔下的人体油画,具有19世纪后期法国画家塞尚的几何形状的风格,
所谓“几何形状”就是画面主体女人的造型是以诸如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多边形等几何图形塑造出来的,
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空间透视效果以及素描造型基础,这种画风被称之为现代主义式的抽象派,虽然法国画家塞尚是“后印象主义”,但是在现代画家朱沅芷笔下的女人油画却已经是抽象风格了,
当然了,即便是“现代主义式的抽象”画风怪诞,朱沅芷还是保留了女人的丰腴体态,能体现女人形体的凹凸或S形线条依旧呈现了出来,这是为了方便观赏者通过“线条”识别画面主体人物的特征,
要是整个画面都是“几何图形”,那么谁又能识别出画面主体到底是什么呢?一幅画作只有画家自己能看懂画的是什么,其他人都看不懂,那么这样的画作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或许有人会说,艺术品本来就是极少数人能看懂的,其实这种说法根本就是不懂艺术的表现,要知道,人类文明诞生开始,艺术才诞生,人类文明是从现实生活、现实世界中总结出来的,不是某个人或极少数人的文明,
更何况,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人们的生活本质都是相似的,离不开“七情六欲”,即便生活质量不同,生活本质还是一样,
因此,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不是极少数人能看懂就行,而是绝大多数人可以看懂,所以,现代画家朱沅芷,会保留象征女人形体的线条。
我们再仔细看,还可以发现朱沅芷笔下的人体油画,具备了像19世纪后期法国画家高更一样的异域风情式的色调,
所谓的“异域风情式的色调”就是画面中的女人的肤色呈现极致的暖色调,比如,描绘的是中国女人,但肤色却让人误认为是非洲女人,这就是“异域风情”,
朱沅芷笔下的那些“异域风情”的女人体油画,整体轮廓线显得比较粗犷,色彩也明亮,不过,视觉冲击力不会太强烈,依旧显的温和、温馨,整个画面氛围,
至于朱沅芷驾驭色彩的能力如何,这里就不多做解释说明了,毕竟“抽象派”风格,没有统一固定的答案,包括画作的主题寓意如何解读,也没有统一,而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于是我们可以认为朱沅芷的色彩处理能力,毫无意义可言,因为整幅画作没有规矩的构图,只是画家在释放自己的情绪表现,谈不上任何深层次的寓意;
同时,也可以认为朱沅芷的色彩处理能力非常精湛,因为画面主体造型打乱,但体现主体的线条却张驰有度,画家通过“线条”的力感来烘托整个画面的氛围,比如,异域风情,
正因为画面有了氛围,主题才存在,寓意也存在,因此我个人认为,现代画家朱沅芷有意把女人形体“打乱”,其用意就是告诉观赏者,人的审美不会因为形体的“乱”而导致审美之乱,
或者说,艺术象征生命哲理的内涵,远远高于个人的审美需求,如果按这意思来解读朱沅芷的人体油画,画家表现的是女人因为不同情绪情感因素干扰,而导致形体的变化,却又不失去女人原始的魅力,给整个环境带来的温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