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藝術為何會有“抽象派”?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因為它可以開發探讨者的想象力,“想象力”對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即便隻有“七秒鐘記憶”的魚兒,也很享受自身的想象力,是以,無論對藝術了解還是不了解的人,隻要面對“抽象派”,就能自然而然的展開想象力,發表自身的看法,

然後,瞬間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藝術評論家”,非常有成就感,事實也的确如此,每個人都有評價藝術的權力,結合自身的生活閱曆評價藝術,畢竟“藝術來源于生活”,誰還沒有一點生活閱曆對吧!
同樣的,作為畫家也很喜歡人們去評論自己的抽象派風格的油畫作品,無論是贊賞還是批判的觀點,總比“無人問津”要強得多,
是以,往好的方面來思考,“抽象派”風格是畫家擷取“關注度”最有效的一種方法,這也是為何油畫藝術會有“抽象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畫家喜歡創作“抽象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國内的現代畫家朱沅芷(出生于1906年)尤其喜歡創作“抽象派”風格的人體油畫,他筆下的人體油畫,具有19世紀後期法國畫家塞尚的幾何形狀的風格,
所謂“幾何形狀”就是畫面主體女人的造型是以諸如三角形、長方體、正方體、圓錐體、多邊形等幾何圖形塑造出來的,
完全打破了傳統的空間透視效果以及素描造型基礎,這種畫風被稱之為現代主義式的抽象派,雖然法國畫家塞尚是“後印象主義”,但是在現代畫家朱沅芷筆下的女人油畫卻已經是抽象風格了,
當然了,即便是“現代主義式的抽象”畫風怪誕,朱沅芷還是保留了女人的豐腴體态,能展現女人形體的凹凸或S形線條依舊呈現了出來,這是為了友善觀賞者通過“線條”識别畫面主體人物的特征,
要是整個畫面都是“幾何圖形”,那麼誰又能識别出畫面主體到底是什麼呢?一幅畫作隻有畫家自己能看懂畫的是什麼,其他人都看不懂,那麼這樣的畫作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或許有人會說,藝術品本來就是極少數人能看懂的,其實這種說法根本就是不懂藝術的表現,要知道,人類文明誕生開始,藝術才誕生,人類文明是從現實生活、現實世界中總結出來的,不是某個人或極少數人的文明,
更何況,藝術來源于生活,而人們的生活本質都是相似的,離不開“七情六欲”,即便生活品質不同,生活本質還是一樣,
是以,任何一件藝術品都不是極少數人能看懂就行,而是絕大多數人可以看懂,是以,現代畫家朱沅芷,會保留象征女人形體的線條。
我們再仔細看,還可以發現朱沅芷筆下的人體油畫,具備了像19世紀後期法國畫家高更一樣的異域風情式的色調,
所謂的“異域風情式的色調”就是畫面中的女人的膚色呈現極緻的暖色調,比如,描繪的是中國女人,但膚色卻讓人誤認為是非洲女人,這就是“異域風情”,
朱沅芷筆下的那些“異域風情”的女人體油畫,整體輪廓線顯得比較粗犷,色彩也明亮,不過,視覺沖擊力不會太強烈,依舊顯的溫和、溫馨,整個畫面氛圍,
至于朱沅芷駕馭色彩的能力如何,這裡就不多做解釋說明了,畢竟“抽象派”風格,沒有統一固定的答案,包括畫作的主題寓意如何解讀,也沒有統一,而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于是我們可以認為朱沅芷的色彩處理能力,毫無意義可言,因為整幅畫作沒有規矩的構圖,隻是畫家在釋放自己的情緒表現,談不上任何深層次的寓意;
同時,也可以認為朱沅芷的色彩處理能力非常精湛,因為畫面主體造型打亂,但展現主體的線條卻張馳有度,畫家通過“線條”的力感來烘托整個畫面的氛圍,比如,異域風情,
正因為畫面有了氛圍,主題才存在,寓意也存在,是以我個人認為,現代畫家朱沅芷有意把女人形體“打亂”,其用意就是告訴觀賞者,人的審美不會因為形體的“亂”而導緻審美之亂,
或者說,藝術象征生命哲理的内涵,遠遠高于個人的審美需求,如果按這意思來解讀朱沅芷的人體油畫,畫家表現的是女人因為不同情緒情感因素幹擾,而導緻形體的變化,卻又不失去女人原始的魅力,給整個環境帶來的溫馨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