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思想在党内蔓延导致了

第5次反围剿运动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转移根据地,开启了爬雪山,过草地,

在整个中国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堪称传奇的一次艰难长征。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爬雪山

队伍之中有许多的孩子,他们目光坚毅而无畏,只是那稚嫩的脸庞让这份无畏多了几分苦难的味道。

那一年杨永松15岁,

也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那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个跟着党走了三年的“老革命”了,

他已经逐渐长成了一个少年的模样,目光之中满怀革命的信仰与坚定,而他的一生,才刚刚开始。

1919年,杨永松出生在广州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广州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个存在,在侵略者一次次用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的时候,处在沿海位置的广州,这个一直繁华的城市,突然变得有些不安宁了。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杨永松

列强在发展这里经济的时候,也对这里的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小农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上连年战乱,造成了大量田地被破坏,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的艰难。

杨永松生活的村子自然也无法避免这样的灾难,更何况这是一个孩子众多家庭,自然也是异常的贫困。

杨永松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不得已之下,

大哥和二哥只能前往新加坡谋生。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生活艰苦,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但

母亲还是咬牙坚持送杨永松去了镇上的步梯小学读书,

希望孩子可以识得一个字,以后或许可以好点。

这是一个伟大且智慧的母亲,她知道道改变眼前困境,只能让孩子去增长见识,所以再难她也愿意坚持下来。

1928年的一天,母亲将杨永松带回了家,

她已经为这个家操劳的白了发,佝偻了腰,杨永松知道,自己必须为家里做点事,他不能再读书了,虽然他很想读书。

那一年杨永松9岁,母亲含泪看着小儿子,泪水中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那一年为了补贴家用,

杨永松去给人放牛,拿到微薄的酬劳。

放牛的那些日子里,他看到了荒芜的田地,颓僻的房屋,看到了很多人那么辛苦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些官老爷和地主什么都不干便可以好吃好喝,他的心中是不解的,更是愤怒的,

他希望可以改变这样的现状,希望老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后来他从二哥的眼中看到了燃烧的希望,那是一种他不懂得的称之为信仰的东西,二哥说,

只有革命才能改变现状,只有共产党能救中国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一个放牛娃,其实中国的很多优秀将领在这个时候都是孤苦无依的放牛娃,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苦难与挣扎之中摸索,

最后都不约而同的成为了革命的一员,成为了新中国坚实的脊梁。

提到杨永松的革命之路,怎么说都绕不开他的二哥杨鹤松,

杨鹤松是杨永松革命路上的启蒙老师

,他和大哥在新加坡打工谋生,很早的时候就在新加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直热心于革命事业。

1928年3月3日,杨鹤松回到家乡组织革命,和李光明领导了“

百侯暴动”

,然而很快,反动当局就已经发动了反攻,杨鹤松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人撤退。

就是在撤退的途中,杨鹤松遇到了自己的弟弟杨永松

这个热心于革命事业的人甚至不能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和家人,因为一旦回去就会给家里带来灭顶之灾,革命党人

那个时候杨永松只有10岁,并不懂革命,只知道革命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他想要去参加革命,正好碰到了自己的哥哥,心中的想法更加强烈了,但由于当时的经济拮据,县委没人同意,杨永松再次回家放牛。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军阀陈济棠

一年之后杨鹤松成为了县委委员,他当时决定了让四弟再次回到学校读书,然而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很快,军阀陈济棠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杨鹤松没有办法,只能潜伏起来。

潜伏起来的日子里,杨鹤松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始终忙碌在革命和抗战的第1线,他成为杨永松以后人生之路上的向导,他带领着杨永松走向了革命之路。

你就留在区委帮助送信,打探情报,做些杂务工作

”就是哥哥的这一句话,让他正式地参加了革命工作,那一年他才11岁。

后来在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杨鹤松在南通丁家渡牺牲,胜利近在眼前,

而这位革命英雄却再也看不到了

,但幸好他的弟弟杨永松会坚持他走过的路,会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革命党人。

1931年7月,杨永松被“肃反”委员会以反革命的理由抓了起来,关押几天之后再把他放了出来,当时他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1条路就是回到家里继续当他的放牛娃,重复祖辈们的生活。这第2条路就是参加红军。

小小年纪的他握着拳头,

目光坚毅:“

让红军考验我吧,我是一心要革命的

。”

他相信他可以克服一切考验。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红军巧渡金沙江

杨永松参加革命之后,被分配在红军12军的政治部机关做杂务和文书的工作,先后参加了中共中央苏维埃区的第3次,第4次,第5次反围剿战争,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

他迅速的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党人。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的时候,15岁的杨永松原本是跟着三团走的,但是没过多久,因为年纪太小,又加上从来没有走过这样的路,他走丢了,杨永松在寻找三团驻地的时候,遇见了当时的参谋长聂鹤亭同志,参谋长看到这个瘦弱的孩子,有些不忍心地问道:“

小鬼,你的年龄还小,身体又很虚弱,能跟得上吗?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聂鹤亭

我就不怕苦和难,我能行

参谋长还是不忍心这么小的孩子在路上吃苦,于是在红军整合之前,他让身边的人送他回家,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陕北一个叫做谭政的同志。

谭政调查之后,面色沉重地告诉参谋长:“

他那儿还有家?兄弟们都参加革命了,送他回家等于送死。

可长征又何尝不是送死?他们一路上要面对的困难,不只是反动统治者的层层封锁,更可怕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那一望无尽的,

只要倒下去,就再也站不起来的草原,泥沼和雪山。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大将谭政

杨永松所在的三团走在军团的最前面,他们要率先度过最为可怕的草地。一路上时不时见到漂浮在泥地上的军帽和死在灌木丛中的同志。

在长征过程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时有8.6万人,1935年到延安时,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以及军委纵队共加起来约七八千人。红四方面军出发时约有10万余人,长征结束时,还剩35,000人,红军征服了草原,征服了雪山,他们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进入毛儿盖草原的第6天,大雨几乎一直在下,这个草原上一片湿汪汪的泥沼,

很多同志因为腿长时间的泡在泥地里面,双腿肿胀,

走路都成为了困难,但是为了理想,却不得不咬牙坚持着。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红军在毛儿盖草原

杨永松更是走的艰难,因为他年纪小,身体虚弱,加上个子又小,两条腿一直泡在泥浆与雨水之中,他的双腿肿得跟馒头一样,但是他一直鼓励自己:

不能就这样倒下,一定要走出去

倒下就意味着死亡,这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事实,除了坚持,别无选择。他穿上了,他在第1次打胜仗后买的一双没有补的袜子,套上一直舍不得穿的新草鞋,

捡到一根树枝当拐杖。

他艰难地跟上了大部队,双腿剧烈的疼痛,他在心中一次又一次的默念着:“

一定可以的,一定要走出去,绝对不能倒下,绝对不能,再坚持一下

。”一个孩子的心中满怀希望与信仰的时候,奇迹就会降临。

终于在第7天的时候,他的腿开始渐渐地消肿,死神与他擦肩而过,命运选择了照顾这个坚定的孩子,经历过10多个省,行程两万五千里,战胜千山恶水,历见敌人的重重围堵,他经受过最严重的考验,

也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战争指挥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国共联合一致抗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杨永松担任政治部技术书记的685团,作为先头部队走向了山西抗日前线,

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平型关大捷,这是应该载入史册的一次胜利。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卢沟桥事变

不久之后,杨永松又接受党组织的命令,在1942年10月去中共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后来又去了绥德抗大总校区秘书科。成为了秘书科科长,在徐向前校长身边供职。

命运处处对他设险,他却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困难,

他用青春的热血与激情书写自己的传奇,在南征北战的军旅生活之中迅速成长,在无数个和他一样的年轻人的努力下,新中国的建国目标指日可待。

1949年3月,杨永松被分配到第四野战军战车师担任政委,那时候全国境内已经基本解放,解放战争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了,

杨永松满怀期待在等待一个新中国的建立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最为难忘的一天,硝烟和战火终于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结束,欣欣向荣的局面已经展现,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样子发展,

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杨永松的战车师接受检阅,坦克编队以整齐的队形,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天安门广场,等待着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955年在新中国的形势全面稳定下来之后,党和国家决定奖励在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土地革命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杨永松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荣获三级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1955年三级八一勋章

生命的艰难险阻,在这一刻画出了光荣和荣耀,那些硝烟和战火化作了手中一枚枚金光璀璨的勋章,党和国家是记得他们的付出与牺牲的,

只是拿到勋章的那一刻,杨永松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这位36岁的少将军痛哭出声,他是最年轻的开国将军,却不是最年轻的革命党人,那些倒在革命路上的,有比他还小的,他们都是英雄,他想起了自己的哥哥,自己的嫂子,那些一个又一个牺牲的革命路上的英雄们,

战友们。

眼前的大好河山,眼前的美好与和平是他们一生向往,他们现在也见不到了,他们的鲜血洒在了革命的征途上,换来了一路的鲜花盛开,他们将自己的身躯笼筑成了祖国的脊梁,染就了五星红旗鲜艳的红色。

晚年时期,杨永松一直回想起那段长征的岁月,那些痛苦但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他一生难以忘记的记忆,

面对着如今祖国的和平与繁荣,老人总会回想起那段岁月,于是他写下了自己的回忆录——《硝烟往事》。

他是在回忆那段岁月,也是让后辈记起那段岁月,然后更加努力的建设祖国。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杨永松《硝烟往事》

1968年,杨永松担任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他是注定要把革命当做一生的事业的人,1978年杨永松退居二线,但是他依然闲不下来,北京中区工程兵顾问,继续为国家的军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1年,杨永松按照副兵团级离休,医疗享受正大区待遇,但他依旧没有闲下来,他时刻关注着人民军队的发展与祖国建设的伟业,或许他早已习惯了操劳,习惯了付出,

那些浴血奋战的日子过去,他却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他是广东唯一健在的开国将军。

新中国的建国弥漫着血腥,战火与硝烟,总有反动势力,企图迫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企图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这一切都是坚决不被允许的,于是有一大批的爱国人士和革命英雄前赴后继的加入了与反动势力斗争的革命浪潮之中。

杨永松在这段时间里,

也是积极地投身祖国建设,他在新中国的重要领域担任要职

,致力于中国的军事发展,让新中国的军队不忘记先辈们的付出努力,成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时代解放军。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开国将军杨永松

他忘记不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不了那的激情燃烧岁月,他们有的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新中国的建设者,有的写了回忆录,记录那段时光。

有的奉献出了一切,还觉得做得依旧不够。

截至2020年12月,1955年到1965年被授予将帅军衔的1614人之中,在世的开国将帅只剩下了6人,杨永松便是其中之一,今年他已经102岁高龄了,他晚年所写的《硝烟往事》,对研究那段历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杨永松的一生,见证到我党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从第三次反围剿,到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新中国的成立一直到现在

,他的一生就是中国共产党为百姓,为国家谋幸福的一生。

2016年,在新华社记者采访杨永松将军的时候,杨永松老将军参加了授旗仪式,看着那些台上唱歌的少先队员们稚嫩的脸庞,杨永松颇为激动地说:“

看着这么多娃娃穿着当年我们的服装,穿着我们当年高歌的歌曲,我非常激动,我把印有“将军后代合唱团”字样的旗帜授予该团领导,这寄托了我们老一辈对革命后代的期望与传承

少将杨永松15岁随军长征,双腿肿得像馒头,如今102岁仍健在

作品《功臣》中的杨永松

2019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组织关于表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表彰杨永松同志为“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的一生都在诠释着这个词,那些峥嵘岁月构成了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画卷,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从那里展开,在激情燃烧的硝烟战火之中,邂逅一个有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杨永松将军一生的信念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一生的信念,而他的兄弟和战友们也一直坚守着这样的信念。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一生,

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一生心血为党付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