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宇宙将催生新语言 数字科技也将颠覆传统翻译

每经记者:李佳宁 每经编辑:董兴生

近年来,以游戏、网文、影视、动漫为代表的国产数字文化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海外用户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语言一直是需要最先解决的一环。

在2021年12月底举行的第四届传神者大会上,传神语联创始人兼董事长何恩培、中娱智库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高东旭等多名来自文化传播、语言服务行业的专家围绕数字时代文化出海趋势、语言传播生态、翻译模式变革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元宇宙将催生新语言 数字科技也将颠覆传统翻译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佳宁 摄

“爱斯基摩人没见过沙子,因此他们的语言里多用‘雪’去类比事物,而在阿拉伯语中有四百多个关于‘骆驼’的描述。语言来源于对世界的认知,在逐渐火热的元宇宙中也必将诞生新的语言。”何恩培表示。

何恩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数字技术的助力让人机共译模式不断创新,提升了整体翻译的效率和质量,而随着新翻译时代的来临,更要通过语言表达文化的内核和魅力,让跨语言的文化交流不再有障碍。

语言壁垒是文化产业出海最大痛点

游戏产业一直是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镶嵌在游戏产品中,不仅能增强游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9%。我国游戏产业出海规模、海外市场渗透范围和产品销售规模持续上升,用户下载量、使用时长和用户付费方面也都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

游戏产业在海外市场乘风破浪的同时,网络文学、动画电影等众多文化产品也都在积极“走出去”。高东旭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出海浪潮的形成,不仅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和5G等技术发展的推动,也因为原创文化产品的增多以及相关从业者文化自信的增强。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出海步伐加快,‘走出去’的企业在数量与质量上不断提升,内容创作、发行渠道、推广模式等产业链条也逐渐成熟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中国数字文娱产业局面。”高东旭表示,我国自研游戏已经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丰硕成果,而此前还有所落后的动画、电影等文化产品在近年来也不断追赶、超越。

高东旭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佳宁 摄

但高东旭也坦言,文化产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语言壁垒就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不同国家的语言千差万别,这导致文化产品在出海的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去进行契合当地语言文化的改编。”高东旭指出,一方面很多中小型文化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建立自己的翻译体系,另一方面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和翻译精准度的不足,也会导致产品在出海过程中容易遇到敏感题材冲突、搜索体验不佳、文化差异较大等问题。“语言壁垒对于产品的研发与运营都有很大影响,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出海的最大障碍之一。”

数字科技重构翻译模式

当前,我国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年轻人日益增多,其中也不乏一些掌握了多门外国语言的人才。在此情况下,为何语言壁垒还会成为文化产品出海的障碍?

以网络文学为例,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报告》显示,2020年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达到11.3亿,同比增长145%,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实现翻倍增长。

元宇宙将催生新语言 数字科技也将颠覆传统翻译

《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报告》截图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背后是近2800万网络文学作品存量带来的持久增长力,然而面对如此规模的作品存量,再加上网文作品动辄数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篇幅,传统的翻译模式不管是在翻译速度、翻译质量还是翻译成本上都难以满足需求。报告也明确指出,在现阶段,语言隔阂和翻译能力是桎梏我国网络文学规模化输出的最大痛点。

何恩培指出,在网文走出去的过程中,超过60%的用户认为质量不佳难以理解,超过50%的人则觉得更新不及时,国内更新很久后国外的翻译都没出来。

“不管我们会多少门外语,在思考时都会本能地使用母语来思考。”何恩培认为,语言来源于文化,也奠定了一个民族独特的世界观,因此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对方的母语去沟通。“只有把我们的文化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描述,对方才能真正地理解并接受。”

在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出海过程中,一些内容只进行了字面意思上的简单翻译,对于国外的用户来说并不能完全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核。此外,何恩培还提出,元宇宙概念下或许还会诞生新的语言。

何恩培以《指环王》为例,原著作者托尔金为了架构起完整的“中土世界”,创造了精灵、半兽人、矮人、霍比特人等多种生物的虚构语言,其中仅精灵语的方言就有十几种。“这充分说明了现实世界中的语言并不足以描绘那样一个历史、环境、文化等相交融的虚构世界,因此在我们正火热起来的虚拟世界中也必将产生新的语言,甚至可能是许多种新语言。”

元宇宙将催生新语言 数字科技也将颠覆传统翻译

何恩培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佳宁 摄

技术工具的应用改变了人工翻译的模式,但相较于传统翻译,其速度提升仍旧有限。传神语联将“AI”作为翻译的中心并配以翻译员、质检员等人工辅助,通过分布式在线翻译技术和人机协作体系,将传统模式下需要2~3天才能完成的英文稿件压缩到了90分钟之内交付,翻译速度提升了30倍以上。

何恩培还强调,对于翻译来说最重要的并非精美而是一致。“我们要先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设施构建起来,先让我们对外说的话一致,在一致的基础上再追求精美。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构建起中文语言链,让世界更好地传播和分享中国文化。”

每日经济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