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2016年的一天,在江苏无锡东亭镇南家村,阳光正好,一位老人正坐在门口,怡然自得地晒太阳。

老人已是耄耋之年,但静静地坐在那里,看起来竟十分笔挺和刚正。

美中不足的是,老人双眼闭得紧紧的,眼睑凹陷,不像其他人那样有饱满的眼球。

他下巴左侧还有一处触目惊心的伤痕,几乎将老人的下巴分为两半。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老兵钱建民

一个中年女人正在收拾屋子,将老人的衣物和旧物品归置好,一件件、一样样放在它们本来应该在的地方。

收拾到一半,女人发现一个包得非常严实的包裹。包裹沉重有棱角,隔着包裹里面的物品看上去方方正正。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个包裹,就好奇地朝外边问:“爸,这个包裹里是什么?”

屋外传来老人的声音:“什么包裹?拿来我摸摸看。”

女人依言,走到门口,把包裹放进父亲手中。

老人在包裹四角摸了摸,甚至都没有打开包裹,就随口回答道:“这是日军的大印。”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日军大印

女人不禁大吃一惊。她一直以为父亲只是个平平凡凡的老百姓。双眼应该是战乱年间颠沛流离,因为战火而失明的,全然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会有日本大印这种东西。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向父亲询问了其中原因和大印的由来。

这位名叫钱建民的老人长长叹了一口气,以一种非常平静的语调,开始为自己的女儿讲述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今年是哪一年来着?哦,16年啊……算下来,那应该是71年前的事了,我都已经96了……”

远征军

这位老人叫做“建民”,名字寓意是建设国家与民族,带着中华儿女对民族光辉未来的殷切期望。

钱建民生于1922年。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军阀割据,连年征战,内忧与外患并存,战争与政治交杂。

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眼中,尽是破败的河山。这对于幼年的钱建民来说,也是一样。

但与身边其他人不同的是,钱建民对这种现状始终心怀着一种不甘与愤懑,也时刻没有忘记自己名字中的深刻寓意。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在所见所闻的刺激和志存高远的希冀中,钱建民于炮火连天中发愤图强。

18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陆军机械化学校”。这所由抗日名将徐庭瑶将军创办的学校是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军事院校之一,为抗日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人才和中坚力量。

正因此,徐庭瑶将军本人更是被后世称为中国装甲兵之父。

年轻的钱建民在通过考核后被编入战车学生队,自此开始了带军龄学习的三年时光。

如果一切顺利,钱建民在毕业后可直接就任少尉军官。

而钱建民也时刻铭记着自己的理想,在这三年中砥砺前行。

在三年之期学有所成之后,钱建民以出众的机械天赋和堪称突出的表现,被装甲部队录取,成为我国第一批装甲部队的装甲兵。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彼时,反法西斯战争在亚洲战场上进行到关键阶段。日军在东南亚战场上恶迹斑斑,并开始对马来西亚虎视眈眈。

而且,马来西亚在日军眼中,只是一个跳板。野心勃勃的日本人借马来西亚挥师北上,大举进攻缅甸,妄图染指整个东南亚。

缅甸本部的军队受制于军事实力和战略水平,在日军强大的炮火中节节败退。甚至连首都仰光都落入敌手,一时间缅甸的土地上悲鸿遍野。

日军的野心并不、也绝不可能止步于仰光。当仰光这座城市被他们牢牢握在手中之后,日军将下一步的目标对准了曼德勒,妄图以切断滇缅公路的方法断绝同盟国的外援与补给。

同盟国自然不会眼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在中、英、美三方经过详细磋商之后,中、英两国之间形成协作关系,由中国组成远征军支援英军,在东南亚缅甸战场上粉碎日本军国主义的图谋。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二战东南亚战场实拍

自此,中国远征军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而钱建民所属的装甲部队,则是中国远征军浩浩汤汤大军中的一员,也是中国远征军中的一支中坚力量。

青年钱建民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虽然是远赴缅甸,但只要想到能与侵略者堂堂正正正面作战,他就觉得浑身的热血都要沸腾起来。

但真等到实际进入战场之后,钱建民才发现真实情况与他自己所想有所出入:

自踏上缅甸国土的那一刻起,他就被安排到一支特殊的部队中接受特别训练。

初入缅甸战场的中国远征军,就面临着一场硬仗。

对手是日本的18师团。这是日本军队中一支堪称王牌的师团,曾创造过3万人俘虏英军8万人的战绩。

尽管远征军悍不畏死、英勇作战,但是在异地战场作战,在部署、指挥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误。

因此,第一次缅甸战役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号称“丛林恶魔”的日军18师团

在此次战役中,英军伤亡1.3万余,远征军更是在缅甸的土地上留下了5万英魂。

而早已习惯缅甸战场与环境的日本人,兵员损失却不足5千。

滇缅公路落入日军手中的结果,更是导致远征军的补给要道被死死扼住。

这种结局不是同盟国愿意看到的,更不是训练有素的远征军甘愿接受的。

因此,不久后我国就提出了二次远征缅甸的战略部署,志在夺回中印、滇西公路。

这一战略计划,被美国人所认可。

随后,由美军提供军械,远征军提供兵源,成立了由军长直接指挥的“中美第一临时战车群”。

而这支部队,就是钱建民所在的战车部队。

钱建民本人则因为出色的表现和优秀的战术素养,就任中尉战术组长,负责三营的战术指挥任务;

同时,他还负责一营的协助训练。

然而,战争是不等人的。钱建民刚到一营,孟关战役就已经进入胶着状态,战车一营受命出发。

而钱建民则义无反顾地带着一营,开着战车浩浩荡荡冲上前线。

钱建民指挥的战车一营,在战斗中悍不畏死。每每发起进攻,朝向的必然是敌人的尖刀部队;面对凶悍的日军,炮弹像不要钱一样往外打。

对于那些冲到炮口下的日军,钱建民就指挥战车直接碾压过去。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配备坦克的远征军装甲兵

日军之前在东南亚战场时,何曾见过这种无法阻挡的钢铁洪流?

一时间,钱建民战车一营所过之处,日军无不尸横遍野、血流漂橹。

在战车一营强横的攻势下,原本“俾睨天下”的日军被打的节节败退、丢盔弃甲,一边往回跑,一边大呼“坦克来了!”

一些从缅甸战场上活着回去的日军,每每想起远征军的钢铁巨兽,浑身都会止不住地颤抖。

说回孟关战场,在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下,日军的败退已成定局。残余的日军被迫,退回了瓦鲁班。

然而,远征军已经包抄到瓦鲁班的后方,俨然要毙敌于一役。

此役若成,对东南亚战场上日军的士气将是一次无比严重的打击,对粉碎日军控制亚洲的意图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瓦鲁班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缅北反攻战战略图

退守瓦鲁班的日军犹如瓮中之鳖,而军国主义的洗脑,则让他们搬出了背水一战的架势。

早先日军侵占瓦鲁班时,想的就是将缅甸收归国土,因此在瓦鲁班构筑了永久性的防御工事。在退守瓦鲁班之后,日军借助瓦鲁班三面环水的地势龟缩防御,更是炸断了河道上的桥梁,妄图等待救援的到来。

战场上的形式瞬息万变,远征军也很明白战机稍纵即逝,因而在包围瓦鲁班之后直接发动总攻。

但由于瓦鲁班已经被日军经营的犹如铁桶一般,远征军最初的总攻没有获得理想的战果,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区区一个瓦鲁班,竟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瓦鲁班战争中登场的远征军装甲部队

不能再拖下去了!

远征军收拢兵力,重新对瓦鲁班的防御力量和我军的军事力量进行评估,最终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兵法策略。

由战车营的一连和二连集中优势力量,在瓦鲁班的北面发动声势浩大的佯攻。

而真正的攻坚力量则放在瓦鲁班的西面,以更加灵活、机动性更强的轻型坦克为主力部队。方案就这样确定下来,但应该由谁来负责指挥攻坚呢?

远征军的高层想到了此前指挥一营的钱建民。

这个只有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在之前的孟关战争中,表现出过硬的军事素养和灵活的军事视野与判断能力。

他足以成为负责主要攻坚的不二人选!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缅甸战区的中国远征军

钱建民在接到任命后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面向瓦鲁班的攻坚战于1944年3月9日中午,全面展开。

战车一营协同陆续抵达之友军,向据守瓦鲁班之日军第18师团残部发起进攻。

战斗中,战车营再度发挥战车之强大火力、机动力与震撼力,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反复蹂躏战场。

而一营中的轻型坦克部队,在钱建民的指挥下,从瓦鲁班西侧东渡护城河。

尽管日军此前炸断了瓦鲁班西部河道上的桥梁,但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河道中有一小段水深仅有一米不到,完全无法对轻型坦克造成阻碍。

因此,当轻型坦克部队冲破阻碍,长驱直入进入瓦鲁班时,日军看着眼前的钢铁巨兽吓傻了眼。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远征军坦克直扑瓦鲁班

只见钱建民站在最前方那辆轻型坦克上,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吼:

“消灭日本人!消灭日本人!!消灭更多的日本人!!!”

在钱建民的指挥下,17辆轻型坦克配合作战的步兵真正实现了步坦协同。他们在瓦鲁班内大杀四方,如入无人之境。

这支轻型坦克部队像一把深深捅入敌军心脏的尖刀,又像是冷兵器时代强大的骑兵,来回穿插于日军之中。

他们将日军的防御击溃成一个又一个不成型的小块,完全撕破了敌人的防线,坦克履带翻覆声与马达的轰鸣声更是轻易震碎了敌人的斗志。

一时间,瓦鲁班内据守的日军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只顾仓皇逃窜。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协同的中国远征军

年轻的钱建民看着这一切,目光森冷。这就是侵略者要付出的代价!

“指挥官,看那里!”

炮手的声音从耳畔传来,钱建民朝着年轻炮手指出的方向一看。

只见,一处被大炮轰倒了一半的残垣断壁中,有一群服装整齐的人急急突进。

在这群人中,周围的人有的扛着炸药,有的提着枪,但无一例外都是背对着中央的几人。

而被围在中间的那几人穿着军绿色的军装与长靴,手里提着武士刀。

虽然努力装作镇定,但脸上的惊恐还是出卖了他们,被周围人群簇拥着在炮火里左右躲闪。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日军中的指挥官

眼光老辣的钱建民一眼就看出来:这群人是日军中的指挥官!

他当即下令:“朝他们开炮!”

几乎是在他下令的同一时间,座下炮火轰鸣、震耳欲聋。

最终,瓦鲁班战争以远征军的胜利而告终。

在此一役中,仅有少数日军成功脱离战场,向着孟拱河谷仓皇逃窜。

整个战车营不仅赢下了瓦鲁班战争,还在随后的收尾工作中成功拦截下日军的辎重部队。

我军缴获的粮食可供整个师团食用三日,此外还包括大量的枪支弹药、两辆完整的装甲车、一枚师团关防及大小车辆各1辆。

日军18师团指挥所在此次战役中被摧毁,而作战科长石川中佐、经理部长木村大佐、55连队长山崎大佐等日军18师团高级指挥官均遭击毙。

而在瓦鲁班战争中,钱建民缴获的战利品中,最有价值的就是那枚司令部大印。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昔日不可一世的日军18师团

反观整个瓦鲁班战役,虽然日军最高指挥官最终从战役中脱逃,但这次战役依然击毙了数名日军高级指挥官,且战果颇丰。

远征军不仅夺回了交通要道,更向整个世界证明了远征军出色的战术素养、军事协调能力以及作战水平

战车营在那场战斗后,收获了美国军方送来的礼物:一辆写有“中国装甲兵NO.1”的越野吉普车。

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士气与骄傲,更让钱建民意气风发,胸中激荡满溢的尽是满满的民族自豪感。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军官,却在一年之后不得不含恨告别自己的军旅生涯。

终无悔

到了1945年,东南亚战场上的战争随着滇缅公路被全线打通而告一段落。

在战斗中,立下赫赫威名的钱建民终于能够喘口气,被远征军高层调到后勤部队,担任汽车训练团团长的联络官。

钱建民将自己毕生所学与战争中积攒下的经验倾囊相授,汽车训练团的成绩也因此而瞩目。随后,钱建民离开了汽车训练团,就任公路军的参谋长。

亚洲战场上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尾声,美军得以从战场上脱离。

人可以走,但大量的军械辎重很难带走,其中就有美军留下的多达3000辆的武装卡车及其他车辆。

这些车辆被作为礼物赠送给远征军,而远征军高层则决定委派钱建民去接收这些车辆。

但当时国内的局势并不安稳,各个山头上还有落草为寇的土匪强盗。

钱建民一行在前往贵州接收这批车辆时,恰巧碰到一伙土匪在打劫难民。

钱建民见状,下令随行人员将难民解救出来。

然而土匪却并不止眼前这一批,在其他隐蔽的角落还藏着一些枪手。

土匪头子眼见对方是官军,正面对抗无胜算,但又不想咽下这口气,嘴唇一动,做了一个奇怪的动作……

一阵酷似鸟鸣的哨声响起,紧接着是一声枪响,以及玻璃碎裂的声音……

原来,土匪头子看到钱建民军装笔挺坐在车里,判断他应该是官军中的大官(事实也确实如此),于是通过鸟哨向枪手发了信号。

潜藏在暗处的枪手一枪打在钱建民的下巴上,车辆的挡风玻璃也因为子弹的冲击而爆裂开来,一些玻璃碎片也嵌入钱建民的眼睛里。

更遗憾的是,因为是在山区,当众人终于摆平劫匪冲出来之后,钱建民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我原本想着这些事就这么过去,让我带到坟墓里算了,但既然大印被你找出来了,索性就告诉你吧。”

讲完这一切,老人表情依然平静,平静地就像一开始一样。

那段波澜壮阔的经历,仿佛只是史书上微不足道的几行字,随手就可以翻过去。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晚年钱建民和女儿

钱建民的女儿听后,则完全红了眼眶。

她完全没想到,父亲曾有过如此曲折的经历。忽略脸上的伤痕,眼前的老者和其他普通的老人可以说毫无二致,又有谁能想到这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抗日英雄呢?

那枚大印在被钱建民的女儿送到当地政府鉴定以后,证实确实是日军的司令部大印。

这一消息传出后,立马受到当地政府和退伍老兵志愿者协会的重视。

当地领导前往钱建民家中,询问他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想要达成的愿望。

“我活的很好啊,不需要帮助。这些年不靠政府,不也把自己的女儿养得好好的?”双目失明的钱建民很从容,随后像是又想起了什么,“不过愿望倒是确实有一个。”

“老首长请讲。”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回乡后靠编草鞋为生的钱建民

“首长不敢当。我们当年开得都是美国人造的坦克,现在国家富强了,可惜我看不见了,开坦克我是不想了,我就想摸一摸,咱们自己造出来的坦克。”

在场的老兵志愿者们将这一幕录下来,发到网上寻求帮助。

在网民的力量下,当地的部队很快就注意到这位老英雄。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部队内部在协商后决定为老人破例一次,邀请他前往苏州某军事基地参观,时间就定在2016年年底。

到了去参观的那一天,钱建民戴上自己所有的勋章。

而部队的战士们则纷纷出门迎接,搀扶着他进入坦克连队。

连队一共出动了六辆坦克,当着老首长的面齐声开炮,炮声震耳欲聋,炮弹直达云霄。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鸣炮过后,战士们发现这位老兵已然老泪纵横,双手前伸,颤巍巍地向坦克走去。

战士们忙扶着他来到坦克跟前,当钱建民的手终于碰到坦克装甲的时候,他的手指在装甲、炮塔上一寸寸地摩挲着,像是触碰到此生的挚爱。

摩挲了一会儿,钱建民喃喃道:

“我们以前穷啊,用的都是美军的装备,接受的是美国人的教育。就连缅甸战争,功劳也是美国人的。我恨啊!难道我们中国士兵流的血就不是血?中国士兵丢的命就不是命?可我没有地方说,也没有人会听我这个老头子说。我现在不恨了,我手里摸着的是我们中国的坦克,身边是我们中国人的兵,我这辈子的心愿,终于也算是实现了。”

大家肃然起敬,连队队长也不管老人能不能看得见,行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向老英雄致敬!”

这一句话和一个动作像个开关,校场上数百战士连同坦克的驾驶员们,在同一时间齐刷刷行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齐声吼道:

“向老英雄致敬!”

江苏一老人失明后隐居,日军大印暴露身份,6辆坦克出动迎接

参观坦克的钱建民

战士们的动作迅捷有力,战士们的喊声冲破云霄。

两年后,这位双目失明的老兵因为肺部感染,结束了光荣的一生。

【结语】

在行伍中他作战勇敢,退伍后他没有挂靠单位谋个差使,而是选择自食其力,靠着搓草鞋养大了自己的女儿。

他对国家的愿望,也只是能够再摸一摸自己曾经心爱的坦克。

没人知道,钱建民摸到坦克时是否想起了那段峥嵘岁月。

正如那句话所说: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对于我们而言,老兵们就像是一座座活着的丰碑、一本本厚重的史书。

新中国的成立与日渐强盛烙印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而那烙印则是他们身上的每一处疤痕、每一次伤痛与流走的每一滴鲜血。

是他们用生命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他们亲手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