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赛德克巴莱》:不自由,毋宁死,抗日题材中最伟大的电影史诗

作者:剧能观

“如果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

这段话出自电影《赛德克巴莱》,它既是主人公赛德克族首领莫那鲁道对身为日警的本族后生的激烈痛斥,更是台湾原始部族对日本侵略者怨恨与愤怒的倾诉。

《赛德克巴莱》:不自由,毋宁死,抗日题材中最伟大的电影史诗

影片改编自史实“雾社事件”,讲述了1930年台湾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三百族人对抗几千日军的故事。自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虽然台湾人民进行了几次反抗,但是都被日寇用暴力镇压了下去。他们在台湾设立工厂,建立学校、医院等等“文明”的设施,把他们所谓“先进的文明”一股脑地输入到台湾本土,不管当地人能否适应和接受。他们以一种傲然的姿态挺立在台湾人民的面前,视其如落后的野蛮人,他们自以为他们是神,是救世主,是“文明”的化身,殊不知他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弱肉强食、恃强凌弱,这才是他们真正信奉的法则,所谓救赎,不过是变相地奴役罢了。

《赛德克巴莱》:不自由,毋宁死,抗日题材中最伟大的电影史诗

俗话说,有压迫便有反抗,自古皆然,何况是本就向往自由的赛德克族。这个民族生于高山之上,长于深林之中,与溪流为伴,以野兽为食,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天生的自由者。面对一个突如其来的、与之格格不入的文明,一个虚伪无情、冷血嗜杀的异端,他们岂能甘为砧板上的鱼肉?在几十年的隐忍蛰伏之后,赛德克族首领莫那鲁道毅然决定发动起义,用鲜血和刀剑来捍卫他们的自由和尊严。

起义的地点选在了“雾社”,当天是日本人举行公学运动会的日子,人员相对集中,正好给了赛德克族起义的机会。也许是上天眷顾赛德克人,给他们制造了一场浓雾。于是在浓雾之中,一场对祖灵的血祭开始了!

《赛德克巴莱》:不自由,毋宁死,抗日题材中最伟大的电影史诗

一个个矫健的身影伴随着一声声激昂的嘶吼活跃在会场上,他们对准了每个日本人的头颅,手起刀落,飞溅的鲜血仿佛是一条条象征胜利的红绸,更加激起了他们心中积压已久的怨恨和不甘,释放出了那最原始的兽性。一幕幕残忍血腥的画面在赋予了自由与反抗的意义之后竟变得有些唯美,让人观之心中暗爽,这也许就是暴力美学带来的享受吧!

导演并没有刻意夸张、渲染或掩藏什么,只是如实地展现着当时发生的事情。其中也包括那些无辜被杀的日本妇女和孩童。有一个情节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当赛德克族的孩子们手拿短刀、长矛杀死了欺负他们的日本老师之后,他们发现了躲在屏风后面的十几个日本妇孺,其中最小的只不过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我本以为他们会放过这些无辜的人,可是出乎意料的,为首的男孩只是在一声无奈的哀叹之后,就毅然带人冲进去将其屠杀殆尽。这一幕是第一个令我触动的地方。一群未及弱冠的孩子屠杀了另一群手无寸铁的妇孺,是什么让他们抛掉了怜悯之心,或者说有一种凌驾其上的、不可磨灭的东西在催动着他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尊严的渴望。

《赛德克巴莱》:不自由,毋宁死,抗日题材中最伟大的电影史诗

但是如果说日本妇孺的死是无辜者的悲剧的话,那么赛德克族妇女和孩子为了让族里的男人安心杀敌、给他们省下口粮而全体上吊自缢,又算什么呢?若说前者无辜,难道后者不更无辜吗?倘若没有日本人的侵略,那她们现在都还过着自由自在、阖家团圆的生活,又何须赴死呢?

老人古朴凄凉的挽歌在幽林里回荡,妇女们一个个安然地踏上了归途,那一幕是何其凄美、何其壮丽的!这安然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何等的勇气与担当?赛德克妇女这种不逊于男人的胆识和魄力,加上她们本身的柔美气质,融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令人难以抗拒,甚至教人折服。

《赛德克巴莱》:不自由,毋宁死,抗日题材中最伟大的电影史诗

后顾无忧,前路何惧!

在莫那鲁道的领导下,三百赛德克男儿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战力,他们倚仗有利的地形与十倍于己的敌人展开周旋,敌人一次次地陷入他们的埋伏之中,被他们打得叫苦不迭。曾扬言一天拿下战斗的日军指挥官镰田也不得不感慨从对手的身上看到了日本遗失百年的武士精神,但这丝毫不能消除他的怒火。盛怒之下的他决定使用惨无人道的手段——毒气弹来彻底剿灭叛乱。事实也如他所料想的,炮弹一经发射,毒气便迅速弥漫山林之间,隐匿在山间的赛德克人遭到毒气侵袭,很快就窒息而死。之后,日本人又用飞机大炮进行了几番狂轰滥炸,族人死伤殆尽。生死存亡之际,莫那鲁道放手一搏,率领残众拼死一战,最后皆壮烈牺牲……

《赛德克巴莱》:不自由,毋宁死,抗日题材中最伟大的电影史诗

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死亡的另一种诠释。那就是死并不意味着灵魂的消逝,反而象征着将去往更美好的地方安居。在赛德克族传说中,只有赛德克巴莱(真正的英雄)才能在死之后踏上通往祖灵天堂的彩虹之桥,通过这座桥,人们就能在那里得到永恒的快慰与满足。我向来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是正因如此,我才更知道信仰的伟大。原始部族往往比现代人更重视宗教信仰,一方面是生产力所限,导致他们更加依赖自然,崇拜神灵,希望能从中获取回报;另一方面是他们天然有一种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感和对上苍赐福的感激之情,感谢上天赐予他们生命与自由。正因为他们珍视这得来不易的赐予,才更懂得要用更强大的力量去捍卫和守护它。而信仰便是这力量的源泉,是他们敢于蚍蜉撼树、最终悍然赴死的源动力。信仰的伟大之处在于此,它从不存在,却从来都存在!

《赛德克巴莱》:不自由,毋宁死,抗日题材中最伟大的电影史诗

影片全长4个多小时,大陆版删减了130多分钟,其中包括一些血腥的场面等等。但是我觉得还是原版更能带给我触动和震撼,因为它更直面残酷,直面现实,直面人性。虽然影片时长很长,但是在观影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内容的冗长,反而觉得每一帧画面都有它存在的价值,组合在一起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一部优秀的影片不仅要让观众为之动情,更重要的是使观众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回味。这部影片不仅讲述了自由、信仰以及生命力,还通过几个处于不同境遇的角色讨论了何为文明以及文明发生碰撞时该如何选择等等问题,我也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进行评论和分析,请大家多多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