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克之营救将军夫人,暗取秘密军用地图,潘汉年派人送往陕北

上一节说到华克之奉命去见刘善本(建国后为少将)的家人,谁知道进门没多久,就被一伙军统特务给包围了。潘汉年没有选错人,面对气势汹汹的军统特务,华克之镇定自若地拿出自己的证件,并解释他是采访前几天发生的新闻,想找到相关的目击者。军统特务一看是《时事新报》的记者,顿时不敢造次。就这样,他在军统特务的包围下从容离开。

华克之营救将军夫人,暗取秘密军用地图,潘汉年派人送往陕北

刘善本将军

(吴学华看天下原创作品,拒绝转载牟利)

因为

《时事新报》是老板是孔祥熙,连蒋介石都要给孔祥熙的面子,所以,军统特务不敢对华克之怎么样。潘汉年要华克之去完成这个任务,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因为他是百变刺客呀,他不但善于化装,而且头脑灵活,最了解军统特务的办事方式,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能及时脱身。所以除了他之外,别人完成不了这个任务。

尽管华克之已经联系上刘善本的家人,由于军统特务控制得很严,地下党费了很大的心思,都没能救出刘善本的夫人

周叔璜

和孩子。

既然无法救出,那就保障他们的安全。此后,华克之扮成清洁工,多次接近

,替组织传达问候,并不时送钱过去。几个月后,当军统特务将刘善本的夫人押到其他地方时,华克之才配合其他的同志,成功救出

华克之营救将军夫人,暗取秘密军用地图,潘汉年派人送往陕北

解放战争爆发之后,装备和物资极度匮乏的新四军队伍,与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作战。上海地下党搞了一批物资亟待北运,以支援江北的新四军。当时受战争的影响,南方几个省的食盐很缺,价格很贵,而北方却堆积如山。物资虽然有了,可是运输却成了问题。因为当时只有挂着美国国旗的船只,才可以在黄浦江和沿海通行无阻。怎样才能利用美国的船只,将这批物资运到新四军的手里去呢?这个任务再一次落到华克之的身上。他思考了一番之后,想到了曹霖生将军。

曹霖生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美军上将麦克阿瑟是他的校友,史迪威将军是他的同期同学,因而在美国军界有些熟人。但他回国后无所作为,因为帮过张学良,被张学良授予中将军衔。由于他看透了国民党的腐败,不愿同流合污,所以倍受排挤,日子过得很清苦。华克之在经济上帮助过他,两人有些交情。

华克之见到曹霖生后,只说要做一笔大生意,老板不想出面,以免生出事端,生意上面的事情,由他全权处理。他提出想租用美国的军舰,曹霖生见他的后台老板很强大,答应帮忙。几天之后,他告诉华克之,说他有一个叫约翰的中将同学正好在上海,可以约出来谈一谈。华克之以曹霖生副官的身份,在新新公司六楼摆下一桌宴席,邀请约翰将军赴宴。酒足饭饱之后,华克之说他有一批土特产想运到青岛,想求将军帮忙。

当时美国为了帮助国民党打内战,送给国民党几十艘大小不等的军舰,因国民党缺少海员无力接收,船都在港口里闲着。一些有门路的生意人也盯上了那些军舰,利用军舰来运送货物。所以约翰将军听了之后,并没有往其他方面想。

得知管理那批军舰的上尉是约翰将军的学生,他听了华克之的想法后,当即拿出一张名片,在上面写了几行字,要华克之直接去找那位美军上尉。就这样,华克之租用了一艘5000吨级的美国登陆舰,先从上海装满货物北上,再从青岛装运3800吨盐运到了南方。这一来一往,不但解决了新四军的物资问题,还做了一笔大生意,充实了地下党的活动经费。此后不久,华克之跟随潘汉年到了香港,但是在1948年初,他再一次回到上海。这一次,他是为什么而来的呢?

华克之营救将军夫人,暗取秘密军用地图,潘汉年派人送往陕北

潘汉年

历史的车轮转到1948年,此时的解放战争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战场已逐渐从解放区向国民党统治区转移,这就需要精确的大比例尺军用地图,而这种地图在解放区是找不到的。据了解,日本投降后,日军将这种地图均交给国民党政府。中共中央社会部向设在香港的华南情报局发出急电,要求潘汉年设法获取日制两万五千分之一的大比例尺地图。潘汉年把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同在香港的华克之。

几天以后,华克之飞回上海。没费多大劲儿,他就找到了时任国民党荣军教养院院长的陈光彬,并约他当晚在林森中路复兴饭店吃饭。

陈光彬是华克之的连襟兄弟,曾在中央军校教书,关系很多,而且他的哥哥陈光国,是国民党的左派,与华克之也非常要好。当年“刺汪案”发生后,并没有参与此事的陈光国因为与华克之的这层关系,被戴笠逮捕,并被秘密杀害。华克之对此事一直心怀愧疚。陈光彬是恩怨分明的人,虽然伤感兄长之死,却对华克之毫无芥蒂,只恨蒋介石滥杀无辜。其实他知道是华克之是共产党,而华克之在他面前,也没有丝毫隐瞒,两人一见面,就直接说出了来意。陈光彬看着国民党是一天比一天腐败,对国民党很失望,所以听了之后,表示愿意帮忙。

陈光彬随后通过关系,了解到国民党国防部非常看重这批地图,还专门在国防部第二厅设了一个科来保管。领取地图的程序也十分严格,不仅要办理多道手续,而且最后都要经第二厅的厅长郑介民亲笔批准。不过,陈光彬在打听的过程中也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国防部专门设立保管地图的科室的科长程志锐,竟然是他在南京中央军校教书时候的学生。

程志锐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一直渴望去战场建功立业,以求飞黄腾达。但他却被分到国防部当了个小小的科长,整天困在案犊之中,眼看许多不如自己的同学都升迁了,颇有几分怀才不遇的怨气。华克之决定针对程志锐的这种心理,设一个局。

陈光彬回到南京的第二天,就邀程志锐到他家做客。程志锐一听是当年的教官邀请,感到十分荣幸,马上赶来。席间,两人畅叙师生之谊,自然十分亲热,进而谈到当前的严峻形势。陈光彬说:“这两年我总考虑一个问题,共军力量那么小,我们力量那么强大,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打不过他们呢?究其原因,是他们善于打游击战。现在面对共军的步步紧逼,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吗?我们也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共军占领区开展游击战,协助正规部队反攻。这一两年我在大江南北已联络有二三万人,不久我要报请总裁批准,指挥这支队伍在沦陷区同共军决战。你我都是党国培养的有为之士,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干,待我呈报总裁任命你为师长。”

此刻的程志锐早已被老师这诱人的军事计划吸引住了,当场表示愿意追随。陈光彬看到索取秘密地图的时机已到,就对程志锐说,你手里的那些地图很有价值,与其搁在国防部里成废纸,不如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你把它们交给我,到咱们打游击的时候,只要有了它们,指挥作战就有十足的把握胜利,你等于是事先为党国立下一功啊!

程志锐说提取地图要经郑介民批准。陈光彬说,要郑介民批,你看他那官架子,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批下来呢!现在时间紧迫,不容等待,我们只需替总裁分担国难,其他的就不用管了。到时候我们立下大功,即使郑介民追查此事,总裁肯定为我们说话,你还怕什么?

程志锐觉得老师说得在理,心想取地图虽然担些风险,但只要老师的计划成功,还怕以后没有升官的机会吗?于是爽快地答应下来。就这样,华克之不费吹灰之力,就弄到了一大捆二万五千分之一的中国秘密军事地图。当时国民党在前方战场屡吃败仗,对后方的防范更加严密。无论邮局、海关,对违禁物品的检查都十分仔细。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方法,就不可能把这些地图安全地运出去。华克之苦思了多日,终于想到了一个人。

那个人就是他的好朋友季常。

当时华克之住在好友季常家里,季常的父亲在北洋政府时代担任过驻欧洲几个国家的公使,是享有盛名的外交家。日本占领上海后,南京汪伪政府拉他父亲当部长,被严词拒绝。为躲避日伪迫害,老人决定逃亡欧洲,就在准备上船之际被歹徒杀害。而蒋介石的中央日报却趁机大发评论,说季常的父亲是伪政府的部长,是被革命志士刺杀的。所以季常恨蒋介石,在思想上偏向共产党。他受他父亲的影响,与欧洲几个国家的公使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以华克之要找他帮忙。

华克之营救将军夫人,暗取秘密军用地图,潘汉年派人送往陕北

这天,华克之回到季家,便将季常请到自己住的房间来。他小心地把房门掩上,然后指着桌上的一捆东西对季常说,这是我从国防部搞到的日本制中国军事地图,我要把它们送到香港去,但是现在特务盘查得很紧,我想请你帮忙。

按国际法规定,各国驻外使馆的邮件,只要经过该国大使签字,东道国的一切机构、个人均无权拆检,否则就引发外事纠纷。所以华克之想通过季常的关系,让外国大使在邮袋上签字,那样的话,便可免去海关以及国民党特务机构的检查。季常明白华克之的意思,想了一下之后,说可以帮忙。但问题是,如何让那个外国大使,在已经封号的邮包上签字呢?

想来想去,季常想到了英国驻上海办事处的大使斯瑞德爵士。

季常告诉华克之,大使是商务参赞出身,对国际贸易很有兴趣。华克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化名张颂南,扮成杭州龙井茶种植主,提出要与大使合作在欧洲开辟茶场,种植龙井茶。就这样,在季常的帮助下,华克之跟那个大使见了面,一番寒暄之后,就把话题转到了茶场上。他说他祖上几代人都是种植茶叶的,而且有相当的规模,共产党眼看就要打来了,他是大资本家,将来必定要被‘共产’的,所以想将资金撤到国外。大使清楚龙井茶的价值,深信若在欧洲种植和销售,必然能够赚钱。当时中国富有阶层普遍对国民党政权有失望情绪,对共产党也十分恐惧。因此大使对这位“杭州龙井茶商”的话并不怀疑。在季常的极力担保下,他欣然同意了华克之的建议,与他合作种植龙井茶。

华克之趁机提出,开辟龙井茶园必须有充足的资料。他曾准备带一箱种植龙井茶的资料到欧洲,被海关发现,立即被扣,说是国家对种植龙井茶的资料有所限制,不能出口。大使一听这话,只是微微笑了笑,当场表示可以利用他的关系,把那些资料放在使馆邮袋里,万无一失地送出去。

华克之通过这位大使的关系,分四批将军用地图邮寄到了香港。潘汉年得到这批地图后,立即派人送往陕北。这批秘密军事地图,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