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总磨蹭不要慌!5个技巧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我们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别”磨蹭“,起床磨蹭、穿衣服磨蹭、刷牙磨蹭、出门磨蹭、写作业、吃饭统统都很磨蹭。

面对孩子的磨蹭,作为家长的我们不由得火冒三丈,不停催促、埋怨。

而往往结果却是,磨蹭的时间越来越长,越催越慢、越催越磨蹭。

孩子总磨蹭不要慌!5个技巧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但真正面对孩子的磨蹭时候,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首先找一下磨蹭的根源与原因。低幼的孩子,往往反应速度会比常人要慢,他们需要用慢来体验生活与体会成长的乐趣。

慢慢的刷牙,来感受泡沫在口腔中吹泡泡的好玩。

慢慢的起床,在脑海里还在回味着梦中有趣的记忆。

慢慢的穿鞋,孩子在学习一点点把鞋带穿好的那种成就感。

0-6岁的孩子,他们在用自己的感官来体验、接触与感受这个世界,而慢一点,则会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更加细致、更加用心的了解、认知与学习世界的一切。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要允许他们慢慢来。

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来讲,通常磨蹭的孩子背后会有一个急躁脾气的家长,并且习惯于把孩子的事情变成自己的事情。

事实上,这种”越界“的管理与教育是孩子磨蹭的根源。

家长把孩子磨蹭的问题变成了自己的问题,于是将自己置于一种狂躁、焦虑与沮丧的情绪中。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与蔓延下,家长越催,孩子越磨蹭,逐渐将亲子互动陷入到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与魔咒中。我们往往还会发现一个细节,如果让孩子打游戏、看电视、玩,几乎不会磨蹭,分分钟就点燃热情。反而是对于写作业、做家务、睡觉、起床等事情会磨磨蹭蹭的。

究其根源,孩子的磨蹭是有选择性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毫不磨蹭,抓紧一切时间来完成。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则会能拖就拖,能磨蹭就磨蹭。

孩子总磨蹭不要慌!5个技巧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昨天特意跟孩子讨论了关于“磨蹭”的话题。我突然觉得孩子的分析非常到位,对我也很有启发。

这里分享出来给各位家长与老师,也希望对各位有所启迪。

孩子跟我说,其实我不是磨蹭,是对于时间管理的观念不强,也就是分不清什么是重要又紧急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家长不断催,就会让我觉得这个是家长的事儿,而不是自己的事儿,也不觉得这个事情不做或者做的慢会有什么后果。那不如就磨磨蹭蹭的呗。

孩子分享说,其实自己对待有些事情也会磨蹭的,但是他分得很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磨蹭下,什么时候是不能磨蹭的。同样的,也必须知道对待重要的事情是不能磨蹭的,而对于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偶尔的磨蹭其实也是一种心态上的放松。

孩子告诉我,他希望自己可以来掌控与决定自己的时间和计划安排,我可以给些意见,适当提醒就好。但不希望我过多参与与催促,因为他希望我可以信任他。

孩子特意嘱咐我,对于事情是否重要与紧急,不能仅仅是家长说了算和判断的,我们要从尊重孩子的角度,跟孩子共同商讨与确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紧急的?

孩子总磨蹭不要慌!5个技巧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把时间管理权还给孩子呢?

首先,我们要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磨蹭的结果负责任。

例如:早上磨蹭不起床,就承担上学迟到的后果。晚上写作业磨蹭,但是按时间就要必须睡觉,就承担交不了作业的后果。忘记带午餐,就要承担没饭吃的后果。

其次、催促会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就是我不相信你,我对你没信心,所以我要监视着你,只有我不断提醒你,你才能按时完成。

一个完美的搭配=没计划的孩子+唠叨催促的家长

让孩子学会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以及学会让孩子承担自己磨蹭的后果,比催促更有效果。

孩子总磨蹭不要慌!5个技巧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小的技巧来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能力:

第一、少用“快点、赶快、来不及了”等类型的词汇。

第二、对孩子的时间直接提出希望和要求。例如:电影将在一个小时后开始,我希望我们可以在十分钟内出门。

第三、帮助孩子分析磨蹭的后果,以及事情的重要与紧急程度。提供选择方案,供孩子选择。例如:电影将在一个小时开演,要么我们在十分钟内出门。要么我们就选择明天再去。

第四、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让孩子适当吃几次亏。提醒孩子主动思考与体会磨蹭的后果。

第五、父母在提示与帮助孩子分析后果的时候,请务必保持平和的情绪。减少自己本身的焦虑等负面情绪,当自己的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则可能会更冷静地思考自身时间管理的问题。而一旦孩子的情绪平和了,也没有被父母的负面情绪所干扰的时候,他们自己的行动效率会提高很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