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5年,吉林监狱一名犯人,说出25年前杀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真凶

1965年,在吉林省的一座监狱中正在开展立功赎罪的活动,众犯人对这一活动是议论纷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然而在一个角落里,一名叫王佐华的囚犯似乎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希望。他想,只要说出当年那个天大的秘密,也许自己就有可能立功出狱了。

1965年,吉林监狱一名犯人,说出25年前杀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真凶

王佐华鼓足了很大的勇气说:”长官,我实名检举张奚若,他就是杀害杨靖宇烈士的凶手!”

监狱长听到王佐华这么说,顿时惊讶不已。因为这二十多年来普遍流传的说法都是杨靖宇是被敌人包围后自杀殉国的,这是许多史料和纪念馆都采用的说法,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现在王佐华突然这么讲,监狱长觉得事情肯定不那么简单,就又问道:“为什么你这么肯定?”

王佐华平复了一下情绪,说道:“因为当年杨靖宇遇害时,我亲眼看到张奚若用机枪打死了杨靖宇!”

监狱长听到王佐华这么说很是震惊,因为他只知道王佐华当年在抗日时期当过汉奸,给日本人做过事,没想到的是他还参与杀害了烈士杨靖宇。

1965年,吉林监狱一名犯人,说出25年前杀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真凶

杨靖宇同志当年在东北领导抗日联军给了日军许多次打击,有效阻止了日军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根据当时日伪机关的统计,仅在1935年,东北抗日联军在东三省各地发动大大小小的战斗有3.9万次,截至1940年,共发动大小战斗近7万次。

根据日本外务省发布的数据,日本在满洲损失将近27万士兵,除去苏联宣布歼灭的8万多人,剩下的超过18万人都是东北抗联及其他抗日义勇军消灭的。

与抗联取得的战果相比,抗联面临的环境很艰苦,加上日军对东北抗联实行分化瓦解,抗联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因此就出现了许多的叛徒和汉奸。杨靖宇就是因为叛徒的出卖,才被日伪军围捕牺牲的。

1965年,吉林监狱一名犯人,说出25年前杀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真凶

监狱长知道王佐华说的事情非同小可,就让王佐华详细描述杨靖宇遇害牺牲的经过。

原来对东北抗联造成致命性打击的叛徒,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叛变投敌时带了手下115人,其中王佐华就是这个时候和程斌一起当的汉奸。除了王佐华,还有机枪手张奚若,副机枪手白万仁,王佐华是他们的弹药手。

1940年2月23日,在包围杨靖宇的日伪军中,就有王佐华、张奚若、白万仁他们三人。在当时的日军指挥官西谷喜代人劝降杨靖宇未果下令开枪后,张奚若扣动了机枪的扳机,随即一串子弹打在了杨靖宇的身上,杨靖宇因此壮烈牺牲。

建国后,王佐华、张奚若、白万仁三人自知罪孽深重,于是都隐姓埋名。张奚若还对王佐华说:“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说出我枪杀杨靖宇的事,万一有人揭发出来,你就扛下,我一大家人都要靠我来养,不像你这个光棍!”

王佐华当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在肃反时他和白万仁因为当过汉奸都被逮捕入狱,此后许多年王佐华都遵守承诺,没有说出张奚若杀害杨靖宇的事实真相。然而坐了很多年牢,王佐华很想出狱,就趁着这次监狱开展立功赎罪的机会说出了这个天大的秘密。

既然有人检举公安机关就把张奚若抓了起来,但是审问时张奚若打死也不承认杨靖宇是他杀的,加上年代久远,证据不足,况且大家一直的认知都是杨靖宇是自杀殉国的,翻案难度太大,当时就不了了之了。

1965年,吉林监狱一名犯人,说出25年前杀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真凶

直到20世纪70年代,翻译整理出版了一批抗日战争时的日伪档案,才确定杨靖宇同志确实是被敌人开枪杀害的,而不是因为弹尽粮绝被迫自杀殉国的,虽然日伪档案中没有明确指明开枪的人是谁,但是开枪杀害杨靖宇的事实是明确的。

在杨靖宇遇害的过程中,有几个叛徒汉奸是很无耻的帮凶,一个是破坏力极大摧毁抗联70多个“密营”的程斌,一个是出卖杨靖宇最后藏身地的伪军排长赵廷喜,一个是曾经和杨靖宇关系最为密切、杨靖宇一手养大的贴身警卫员张秀峰。

张秀峰在15岁起就被杨靖宇带到了抗联队伍里,杨靖宇对待他亲如父兄,曾经对他说:“你是孤儿,没有爹妈,我也没有儿女,你就和我儿子一样。”张秀峰一直跟随在杨靖宇的身边,转战南北,出生入死,但是当杨靖宇身边只剩下几十名近卫排战士的最艰难时刻时,张秀峰坚持不住了,选择了叛变投敌,并且还带走了抗联的机密材料和9000块大洋。

20世纪80年代,吉林靖宇县委宣传部史志办的刘贤同志几经周折找到了张秀峰,让他提供一些关于杨靖宇的资料。因为张秀峰是跟随杨靖宇最久、最亲近的人之一,所以他还是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1965年,吉林监狱一名犯人,说出25年前杀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真凶

张秀峰对杨靖宇的情感很复杂,有亲情也有感恩,但最多的还是背负一生的愧疚。所以张秀峰得知刘贤让他提供杨靖宇的生前资料,张秀峰也很配合。当刘贤问到究竟是谁开枪杀害杨靖宇时,张秀峰斩钉截铁地说:“杨靖宇是被张奚若打死的,这个绝对不会错。”

据张秀峰说他当时并没有和日伪军一起上山围攻杨靖宇,没有亲眼看到杨靖宇牺牲的全过程,但是他却亲耳听到张奚若讲述射杀杨靖宇的过程。

杨靖宇牺牲当晚,一群叛徒汉奸在饭店里喝“庆功酒”,张奚若在酒桌上夸耀说:“正当杨司令抬起腿要跑的一刹那,我一个点射,齐刷刷地都给他点在这儿上了。”说着他用手指指胸口,那里正是杨靖宇致命的位置。

张秀峰坐在邻桌,虽然背叛了抗联,但是他与杨靖宇的感情非同一般,杨靖宇的牺牲,他的内心其实很痛苦。当听到张奚若不知廉耻的炫耀时,张秀峰重重地将酒杯放在桌子上,骂了一句:“混蛋!不得好死!”当时在场的很多人心情都很复杂,最后酒宴也不欢而散。

1965年,吉林监狱一名犯人,说出25年前杀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真凶

刘贤从张秀峰那里得知张奚若射杀杨靖宇的线索后,通过靖宇县史志办多方查找,找到了张奚若。但是张奚若对史志办的调查很是抵抗,不但不承认自己杀害杨靖宇,连自己参加过抗联都不承认,很是狡猾。当史志办的人拿出张奚若在日伪军中的合影时,他指出了合影中的很多人,但是唯独对照片中那个很像自己的人不认识。

因此令人唏嘘遗憾的是,出卖、叛变、杀害杨靖宇的这些人中,除了赵廷喜在1946年被群众抓获,枪毙于杨靖宇坟前,程斌在1951年被人举报后枪毙,其他人都因为历史原因缺乏有效的证据,过了案件追诉时效,而使这些人逃过了制裁和惩罚,特别是张奚若、白万仁、王佐华这三个人,不但是直接杀害杨靖宇的凶手,还是将杨靖宇头颅砍下的直接执行人。

不知道在他们这些苟活后半生的人当中,有没有遭受良心谴责的,还是说他们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良心。白万仁一生潦倒,在垂暮之年接受靖宇县史志办的访问时,竟也留下了忏悔般的总结:“我们这帮人呀,做人不成人,做鬼难成鬼。这都是报应。正应了老程(指程斌)在临解放时跟我们说的:‘咱们今后就是混吧,夹起尾巴悄悄眯着,死哪儿埋哪儿。’”

这说明这些汉奸叛徒也是明白自己的最后下场的,也说明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做坏事,否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最后,我们以郭沫若先生为杨靖宇同志写的诗句作为对抗日英雄杨靖宇的纪念:

头颅可断腹可剖,

烈忾难消志不磨,

碧血青蒿两千古,

于今赤旗满山河。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