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说起张学良,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放下张学良的政治立场,他的一生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恐怕就要数与赵四小姐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了。

殊不知他们的这段感情,

却对另外一位痴爱张学良的女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这位女子叫做于凤至,她与张学良的缘分还要从两人的父亲那里说起。

张作霖奉命剿匪时,梨树县的商会会长于文斗对他帮助很大,后来有一次负伤,又被于文斗所救。张作霖这个人很重义气,暗下决心在自己发达后一定会厚报之。

后来张作霖得势,做了奉天督军,一次到于文斗家做客,于文斗在书房招待了他。张作霖偶然抬头,看到于文斗书房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书法。

虽然他是个大老粗,但是字的好坏还是看得出来的。

见此字清秀柔美,就起了好奇之心。便问道:“文斗兄,你这幅字不错呀,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呀?”

于文斗顺着张作霖的目光看去,莞尔一笑摆了摆手,说道:“雨亭玩笑了,这不过是小女的玩笑之作,当不得你如此夸奖。”

张作霖听后双眼一亮,早就听说于文斗生有一女,名为凤至,秀外慧中,才貌双全,更难得的是身具凤命。

再说能写出这样一笔好字的人必定不凡。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于是张作霖就与于文斗商量着让张学良与于凤至结为夫妻

,这样一来两家亲上加亲,也算是对于文斗的报答,同时对自己的大业也十分有利。于文斗自然是满口应允,于凤至自小受到传统教育自然唯父命是从。

可是张作霖却忘了,当时的张学良可是一个妥妥的熊孩子,本来就对父亲的专制颇为不满,一听说张作霖没经过自己的同意就给他找了一个老婆,立刻就跟父亲闹翻了。

张作霖一生叱咤风云,飞扬跋扈,唯独对这个宝贝儿子无计可施。

为此事两人上演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父子大战,最好还是张作霖退了一步,

他答应张学良“只要你听我的娶凤至为正妻,今后纳妾娶小我都不过问。”

讲真,张学良本来都下定了决心不妥协,不让步的,可是张作霖提出的条件又实在是太诱人了,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张学良勉强答应了这门婚事。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1915年,

张学良与于凤至结为夫妻,这一年张学良14岁,于凤至17岁。

张学良虽然对父亲不满不过对于凤至却没有意见,虽然谈不上有多爱她,于凤至过门后始终恪守妇道,像姐姐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因此张学良对她还是非常敬重的,一直称呼于凤至为大姐。

于凤至在张家的地位非常高,在张作霖的眼里这个儿媳妇非常完美,张家的大事小情都由她来打理。张作霖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能掀桌子,每当这个时候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敢靠前,东北王的威风可不是开玩笑的。

偏偏于凤至三两句话就能让张作霖偃旗息鼓,可见他对于凤至的看重。

反观成家后的张学良,有了张作霖之前的承诺,这下是彻底地放飞自我了。

原来去风月场所还会有些顾忌,现在有了护身符就开始明目张胆地夜不归宿,眠花宿柳。于凤至虽然思想独立,能力出众,但是在婚姻方面她还是秉持着从一而终的想法。她对丈夫在外面的一切从不干涉,只能在夜深人静时默默流泪。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1927年,

张学良在一场舞会上邂逅了赵一荻,当时就惊为天人,对她展开了疯狂地追求。

对于花丛老手张学良来说,追求美女似乎很正常,并没有什么问题,没有表示才是不正常。但是对于赵家来说问题可就大了,要知道当时的赵一荻是有婚约在身的,张少帅这么搞至赵家于何地呀?

不过在位高权重的张学良和不谙世事的赵四小姐看来,这压根儿就不算个事儿,

不就是婚约吗?又没成亲退了就是了。

眼见自己女儿有被张少帅带偏的危险,赵父干脆将赵一荻关在家里,从此不让两人见面,为此事赵一荻还在家里大闹了一场。

回到奉天不久后,

张学良生病了,消息传到赵一荻耳朵里,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坐着火车就赶到了奉天。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赵一荻的本意就是看看张学良,过几天也就回家了。可是她的父亲显然会错了意,以为赵四小姐这是准备跟张少帅双宿双栖了,要知道赵家可是名门望族,出了这种事简直是颜面无存。

赵父一怒之下就登报与赵一荻解除了父女关系。

这下可好,本来是一次旅游,最后竟弄得赵四小姐无家可归。没办法,

张学良只能带着赵一荻来到了于凤至面前。

张学良看着面前一脸疑惑的妻子,将他与赵一荻的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最后十分坚决地说:“大姐,我要把一荻留在这里。”

之前一直逆来顺受的于凤至这次却一反常态,坚决不同意张学良与赵一荻的事。

因为她明白,以前张学良到处留情不过是逢场作戏,那些女人根本不会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但是赵一荻不一样,丈夫对她是有真感情的,把她留在身边那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赵一荻苦苦哀求,她说自己不在乎名分只要跟张学良在一起哪怕做佣人也愿意。于凤至本就是位善良的女子,看着这位泪眼婆娑的小妹妹,她终于还是心软了。

于凤至虽然同意把赵一荻留在张学良身边,但也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张学良不能娶赵一荻,哪怕做小也不行,换句话说赵一荻一辈子都见不得光;

第二、赵一荻不能住在张府,更不算张家之人;

第三、如果赵一荻将来跟张学良有了孩子,不能姓张。

实话实说,于凤至的这三个条件非常过分,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会同意,她的本意也是希望通过不近人情的条件劝退赵一荻。可她实在没想到,

赵四小姐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竟然十分痛快地答应了所有条件。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得到于凤至的首肯,张学良和赵一荻非常开心,张学良更是马上将赵一荻安排进了自己的北陵别墅住下。从此以后,于凤至就很少见到丈夫的身影,

张学良每天晚上下班后都回别墅居住,俨然忘记了于凤至的存在。

恐怕此时的于凤至已经悔不当初了吧。

1936年3月,于凤至放心不下在英国读书的孩子,只身赶往欧洲,此时张学良身边只余赵四一人。同年12月12日,张学良为了促成全国统一抗日的局面,下令将蒋介石软禁在西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蒋介石立马变了脸,将以下犯上的张学良关在了南京。

1937年,得知自己的丈夫得罪了蒋介石,被关了起来,于凤至十分着急,她一边准备返回国内,一边联系上宋子文,希望宋子文能在蒋介石面前美言几句,不要治张学良的罪。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不过这次宋子文的面子似乎不太好使,

尽管宋子文一气之下辞去了财政部长的职务也没能动摇蒋介石降罪张学良的决心。

从英国到南京的于凤至又求到了宋美龄的头上,宋美龄为张学良说尽了好话,蒋介石也只是答应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他先是通过高级军事法庭将张学良判为有期徒刑10年,尔后又改为长期软禁。

自此以后于凤至和赵一荻就轮流陪在张学良身边

,要知道幽禁的生活可不是那么好过得,于凤至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的,再加上长期幽禁,心情愤懑,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3年后医生检查出于凤至患上了乳腺癌,必须马上到美国医治,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为此张学良找到了戴笠,希望戴笠向委员长求情,

希望蒋介石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允许于凤至到美国治疗

,很快蒋介石同意了张学良的这个要求。

临走时似乎是感觉的今生恐难再会,于凤至不断叮嘱张学良要照顾好自己。

据说为了确保蒋介石不对张学良下杀手,于凤至还带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当初9.18时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抵抗的电报。

与张学良洒泪分别之后于凤至来到了美国,在宋美龄的安排下,她很快进行了乳房切除手术。手术后于凤至与女儿张闾瑛住在一起,想到身陷囹圄的丈夫,

于凤至决心尽快养好身体想办法营救张学良。

于凤至的身体恢复得很好,但很快她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家里快没钱了。正在她为生计而发愁时,一位好朋友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于凤至今后的人生。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这个女人叫做莉娜,是于凤至在美国的好朋友。这次是听说于凤至刚做完手术,特地来探望她的。结果看到了于凤至生活非常窘迫,就对她说:

“凤至,你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有没有想过今后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先找个工作吧总得有饭吃不是。”

“其实美国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有人一夜之间成为富翁,也有人一夜之间就沦为穷光蛋。我相信以夫人的智慧,一定属于前者。”

于凤至疑惑的问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地方吗?如果你指的是赌博就算了,我是不会去的。”

莉娜摇了摇头说道:“夫人,你误会了,我说的不是赌场,

而是华尔街的股票市场

。我早就开始炒股了,还赚了不少钱呢。”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于凤至被丽娜说动了,不过出于谨慎,

她第一次只是拿出500美金进行投资。没想到的是,半个月之后于凤至拿回了1500美金。

于凤至尝到了甜头,干脆将自己的全部积蓄的十分之三到拿出来投到股市上,结果却有如神助,就这样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在股市转的盆满钵满之后,于凤至并没有被股票的高利润迷住心智,作为一位大商人的女儿,她十分清楚,高利润往往意味着高风险。

于凤至十分果断地由股市中抽身而退

,将手里的资金投资到房地产上,渐渐地她的财产越来越多,最终拥有了不小的家业。

而她所做的一切,包括想尽办法赚钱,

最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张学良救出来。

只是后来于凤至在这件事上似乎有些用力过猛了,结果非但没有救出张学良,还将自己的婚姻搭了进去。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1964年7月1日,

台湾《希望》杂志在创刊号上刊载了一篇名为《西安事变忏悔录》文章,作者是张学良。

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于凤至是瞢的,她一点也不相信这篇文章是出自丈夫之手。因为离开南京时,张学良曾经说过自己是绝对不会认罪的。

但于凤至不知道的是,这篇文章真的是张学良写的,只不过当初写的时候文章并不是这个名字,内容也不是对西安事变的忏悔,至于忏悔录三个字确实是台湾特务机关特意加上去的。

于凤至借此在美国掀起一波“为夫叫屈”的传媒大战。

《洛杉矶太阳报》首先刊发于凤至谈话,进而向台发难,接着《纽约时报》也载长文抨击台湾长期羁押张学良。

由于张学良在西方的政治影响及于凤至女士借台湾“伪造”《西安事变忏悔录》一事在国会参众议员和司法界上层人士中的奔走呼号,很快就造成了对蒋介石极为不利的声势。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而让于凤至始料不及的是,她的这波造势,反而让蒋介石感到了危机,他觉得只要张学良的妻子儿女在美国一天,张学良就不会诚心认错,此时的蒋介石甚至动了杀掉张学良以绝后患的心思。

别说是蒋介石了,

就连一直对于凤至青睐有加的宋美龄,都对她的这种做法感到了不满

,你要救自己的丈夫,就可以不顾我丈夫的脸面吗?

在台湾有一个人敏锐的洞悉了蒋介石的这种想法,这个人就是张群,

他与张学良私交很好,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杀。

于是他找到了宋美龄,出了一个既能保住蒋介石颜面又能保住张学良性命的办法。那就是让张学良跟于凤至离婚,娶赵一荻为妻。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宋美龄打心眼里是不希望张学良出事的,对于这个办法也觉得非常可行。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蒋介石,也得到了他的首肯。现在就差当事人点头了。

赵四和张学良这边好办,可是于凤至那里谁去呢?

张群这时自告奋勇担下了前往美国劝说于凤至的重任。在洛杉矶的比佛利山上,张群见到了于凤至,当得知他的来意后,于凤至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在张群陈明利害之后,于凤至还是流着眼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就像她后来回忆时说的“我思考再三,他们绝不肯给汉卿以自由。汉卿是笼中鸟,他们随时会捏死他,这个办法不成,会换另一个办法。为了保护汉卿的安全,我给这个独裁者签了字。但我要向世人说明,我不承认强加给我的、非法的所谓离婚……”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就这样1964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一荻在台湾正是结为夫妻

,这一年,张学良64岁,赵四小姐53岁。

1990年,90岁高龄的张学良终于恢复了自由,为了表示庆祝,他想在自己生日当天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大家见一见面,聊一聊这些年的经历,

张学良也给远在美国的大姐于凤至发去了一封请柬。

此时的于凤至已经93岁高龄,收到请柬时她已经卧病在床,不能下地行走了。但这并不妨碍她为最爱的丈夫能重获自由而感到开心。她喃喃地说:“我一定要在临死前到台湾见你一面。”激动地泪水静静滑落。

1990年,收到张学良90岁寿宴请柬,于凤至: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然而天不遂人愿,

苦等了50年的于凤至,终究没能再见张学良一面

,1990年3月20日,午夜12时半,于凤至因突发心脏病于家中离世,床头摆放着张学良90岁生日的请柬。

她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张学良,

同时留下了“虽不同生,死要同穴”的8字遗愿。张学良曾到于凤至的墓碑前长跪不起,抚摸着她的墓碑长叹 “生平无憾事,唯负此一人”。

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

张学良死后还是选择了与赵一荻合葬在一起。

于凤至一生为爱执着,换来的只是张学良一声歉疚的长叹,也许无论付出多少,也无法打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