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1925年的六月,北平的一户人家——陈家,终于又迎来了一个女童,他们唤她“香梅”,陈香梅。

望着好友怀中的婴儿,32岁的陈纳德此刻并不知道,这个看起来软软糯糯的小孩,会成为自己后半生的挚爱。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陈香梅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宠爱,她上有姐姐静宜,下又有六个妹妹,排名老二的她或多或少的都不被重视着。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好在陈家是书香门第,家里的长辈们也大多学识渊博,陈香梅的祖父年轻时候中过秀才,后来又当上了外交官;其父亲留学英国,后来又担任过多国领事;她的母亲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中,也在英、法等国进行过学习,精通多国外语。

这样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也熏陶着陈香梅,加上她聪明伶俐,很快,她在学校里便成为了人人夸奖的“好学生”。

这样平和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到她成年。

在她12岁那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争波及到了北平。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陈香梅只好跟着母亲逃难,彼时的父亲远在美国,她们没有办法联系到他,无奈之下,她们先逃到了香港。

原本以为可以安心度日,继续求学,不幸的是,次年陈香梅的母亲离开人世,丢下陈香梅和她的妹妹们。

随着母亲的离世,她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窘迫,陈香梅那时也不过是一个需要人呵护的小女孩,但望着妹妹们无助的双眼,陈香梅咬着牙扛下了生活的重担。

于是,她毅然带着家人从香港返回到了内地桂林。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在桂林,陈香梅并没有就此放弃对学业的追求,她一边打工赚钱养家,一边完成学业,

同时,她还要时不时地打听是否有来自关于她父亲的消息。

生活磋磨了她的双手,岁月在她脸上画上了一丝成熟。

尽管这个少女经历着不同于他人的艰难岁月,然而她没有向生活妥协,反倒变得更加坚韧勇敢。

终于陈香梅在漫长地等待过后,联系上了父亲。

父亲在得知女儿经历的磨难之后,提出要将她们接到美国与自己一同生活,可陈香梅拒绝了。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她在颠沛流离的路上见过太多人因为战争而生离死别,也见过太多的城因为炮火而成为了废墟,陈香梅深深意识到,在这个国家有难的时候,她不能就此离开,她得做点什么。

她一个人留在了国内,并在岭南大学学习新闻专业,经过几年的学习,1944年,她成功考入了中央通讯社

昆明分社,成为中央社的第一任女记者,这一年她才19岁。

小小年纪便有了这样的成就,人们在感慨之余,更多的是对她的佩服。

在进入报社以后,陈香梅接到的第一份采访任务就是采访父亲的好友陈纳德将军。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陈纳德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科默斯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里,后来随着父亲又移居到了路易斯安那州,成年以后,他在当地找了份教师的职务,并且与耐尔·汤姆逊结了婚,两人还育有三个孩子。

然而,命运的转盘选中了陈纳德,他在25岁那年,经过多次的申请,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一名飞行员。

在美国空军服役期间,陈纳德因为表现优异,先后担任中队长、基地指挥官,甚至官至上尉。

1937年,陈纳德退役,在这年年初,

陈纳德受到宋美龄的邀请,到中国来,对中国空军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察,并担任中国空军顾问一职。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那个时候的宋美龄,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加上有蒋介石的授权,宋美龄几乎是当时空军的一把手。

为了组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军部队,宋美龄可以说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外交才能,向外国采购飞机,并且大力聘请外国顾问,因此陈纳德刚一退役,便被宋美龄给“盯”上了。

陈纳德一接到邀请,便欣然接受,并于同年7月,踏上了来中国之旅。

陈纳德来到中国,与蒋介石等一众国民党共同参与制定中国空军作战计划。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次年,应宋美龄的要求,他前往昆明筹办航空学校,训练中国飞行员。

他在昆明一待就是好几年,在这几年里,他成功地打造出了一支队伍,名为“飞虎队”。

但“飞虎队”并不是由我们中国人组成的,它是陈纳德在1940年回到美国招募了一批飞行员,而后将他们带回中国而组成的。

尽管这是一支美国人的队伍,但它在抗日战争中可以说是为我们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当年陈纳德在中国完成了考察,正准备返回美国,不想抗日战争爆发了。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他那时连想都没想,决定暂时不回美国,

而是留在中国,借自己丰富的空战理论知识,全力协助中国共同抗日。

于是陈纳德大施拳脚,带着“飞虎队”在天上“横冲直撞”,不给日军空军肆虐的机会。

由于“飞虎队”在每一次的作战中都十分勇猛、所向披靡,很快便打出了名声,“飞虎队”就是我们中国老百姓给这支空军队伍起的名字,而作为“飞虎队”的长官,陈纳德自然受到了许多人的热烈追捧。

当陈香梅与陈纳德相遇之时,陈纳德已经51岁了,别看陈纳德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仍旧是“宝刀未老”。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陈纳德虽然在人民心里大受欢迎,但他在新闻界可是让人避之而不及。

因为陈纳德看起来太严肃了,面对问题一丝不苟,好多记者都不敢轻易上前去采访他,因此关于他的报道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

在那次采访中,陈纳德身着军装,身姿挺拔地走进了会议室。

不知是不是因为陈纳德总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和时间赛跑,岁月在他脸上并没有留下太深的痕迹,他还是满头黑发,脸上是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中午好,先生们。”陈纳德环顾四周,他一眼便看见了那个略带些紧张的陈香梅。

随后他赶紧补上了一句“女士们”,说着话的同时看着陈香梅,似乎是要给予她鼓励。

陈香梅被陈纳德折服了,尤其是见过他在面对记者们犀利的问题后,还能面不改色、从容不迫地回答问题,

他的那副谈笑风生、胸有成竹的样子深深的刻在了陈香梅的心里。

采访结束了,陈香梅看着远处的陈纳德,久久不能动弹。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过了一会儿,陈纳德带着笑容朝她走了过来。

“陈小姐?我最近与你的父亲有过联系,他向我转述了他的女儿即将要来采访我的消息。”

是了,陈香梅的父亲与陈纳德是故友。

“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一起喝杯茶吗?”

陈纳德看起来风度翩翩,陈香梅随着他离开了会议室,

她那时只以为自己对陈纳德是崇拜,毕竟这样的大英雄是人人都所喜爱的。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因此,当陈香梅回到家中向自己的姊姊转述自己见到陈纳德的场面与心情时,静宜却说了一句话:“安娜,你说话的语气,像是爱上了他。”

陈香梅惊住了,莫说两人才刚见面,陈纳德是个有妇之夫,年纪比自己大了许多,还是个美国人,自己怎么可能爱上他呢?

陈香梅稳住自己的心态以后,便开始了自己的采访工作,航空司令部是她最常去的地方。

她在那里经常会采访航空队的近况、工作以及其他的一些事情。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渐渐地,有关航空队的消息开始频繁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而陈香梅因为采访的缘故也与陈纳德越走越近,两人从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逐渐变成了亲密的朋友。

在长时间的接触下,他们发现彼此性格相投,在一起时总有说不完的话,如果忘却他们的年龄、国籍以及陈纳德的婚姻,那么他们大概会是人们眼中最羡慕的一对“鸳鸯”了。

可惜好景不长,

1945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胜利即将到来之时,陈纳德却要离开中国了。

原来,远在美国的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等人此时正在着手改组处在亚洲各处的航空队伍,陈纳德连续几次表明反对这一计划的实施,但都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回应,他失望之余递上了辞呈。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1945年7月,他的辞呈获得了批准,于8月,陈纳德带着无奈离开了中国。

他在中国待了8年,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在这里,有他细心栽培的空军队伍,有他呕心沥血奋斗起来的事业,更重要的,这里有他长期相处而爱上的陈香梅。

离别之际,两人四目相对,很久,他们都不知说些什么去缓和这悲伤的氛围。

飞机发动,陈纳德被催促着要离开了。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他弯下腰去拥抱陈香梅,在她的额间落下一纹,轻声说道:“我会回来的。”

陈香梅望着陈纳德坚定的目光,眼泪终于从眼眶中落下。

她怕她再也见不到他了。

陈纳德离开中国以后,陈香梅也离开了昆明,前往上海工作。

来到上海的陈香梅总是很忙,但她总会抽出空来去打听陈纳德的消息,终于在时隔四个月之后,陈纳德的消息再次传来——陈纳德要来上海了。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很快,陈纳德真的回来了。

他在人群里一眼便看见了陈香梅,不同于第一次的缓缓走来,陈纳德冲了过来,激动得抱着她。

等到只剩下他们两人的时候,陈纳德才开始吐露自己的心声。

他告诉陈香梅,自己此次回去并不是什么都没干,

他首先与妻子离了婚,其次带来了资金,决定留在中国。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陈香梅听后愣住了,她知道陈纳德与他的妻子总是聚少离多,彼此的感情也在长时间的异地分居下消磨殆尽,所以当听到两人离婚的消息时,她也只是感慨。

真正让她受惊的,是陈纳德的告白,

他大胆地告诉陈香梅自己已经爱上了她,希望她可以嫁给自己。

突如其来的求婚并没有冲昏陈香梅的头脑,反而她很清楚,尽管自己也深深的爱着面前的这个人,但现实因素会是他们爱情的最大阻碍。

她没有立即答应他,只是让他等一等,而陈纳德这么一等,就是两年。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在这两年里,陈纳德使出浑身解数追求陈香梅,他还在上海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民航公司。他们旁若无人的相爱着,但很快,爱情的绊脚石朝他们袭来。

陈香梅的家人在得知她与陈纳德的事情后,坚决表示绝不同意他们在一起。

他们二人无论是从国籍、年龄还是背景来看,都是不合适的。但爱是不分这些的,陈香梅花了两年时间劝慰家人,努力争取家人的理解。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香梅的家人终于点了头,他们在1947年12月21日共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这场婚礼受到了很多人的瞩目,大部分人只是抱着好奇的态度,想要看看这对老少恋是如何携手走向幸福的,虽然真心祝福的人少,但他们还是在众人的目光中交换了戒指,做出一生的承诺。

婚后的两人十分甜蜜,他会亲切的唤她“小甜心”,而陈香梅这时也会调皮的回上一句“老头子”,两个人热恋般的婚姻生活,羡煞了许多人。

随着两个女儿的诞生,外界那些质疑他们的婚姻的声音终于越来越少,

没有人再觉得陈纳德是“老牛吃嫩草”,也没有人再会讲陈香梅只是看上了陈纳德的地位、金钱和名声才会同他结婚。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他们随后搬去了美国,在美国的十年,是陈香梅最幸福的日子,没有工作的时候,她与丈夫会手牵着手,一起在夕阳底下散步。

丈夫也会带她回到自己的故乡,在故乡的小河旁,给陈香梅讲述他小时候的事情。

哪怕陈香梅之前错过了陈纳德的青年、壮年时期的生活,但从陈纳德的口中,她仿佛一直都在他身边。

他们的生活如果能一直这么下去就好了,然而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打破了他们安稳的生活。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这一天,陈香梅接到了来自来自华盛顿的美国陆军总医院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告诉陈香梅,

陈纳德的体检报告出来了,他们在他的左肺叶部发现一小块肿瘤,而且必须要进行手术切除,

做化验。

陈香梅得知以后为此夜不能寐,甚至到了每天都是以泪洗面的状况,反观陈纳德,他十分淡定,总是会回过头来安慰妻子,告诉妻子要看淡生死。

也是,一个曾经带领军队打仗,每天都不知会不会在战场上死掉的人,生死对他来说,早已是过眼云烟了吧。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为了不让丈夫分心而专注接受治疗,陈香梅强打起了精神,将丈夫送进了手术室。

她在为丈夫整理床单的时候发现陈纳德的枕头下有一封信,是陈纳德亲笔写下,句句皆是深情。

“我不知如何向你说起,我爱你如许之深。仅你一人造成我的整个幸福,我将爱你至我死时。离开你的残酷和寂寞是太可怕而不敢想象的。设若我必须要过早离去,我将依赖你,尽你完善的爱抚育、引领,并教导女儿。令她们以她们的先人为荣耀,过着诚实,光荣的生活。”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幸好陈纳德的手术成功了,但他的情况不容乐观,仍然需要静养。

陈纳德不喜欢医院压抑的氛围,他回到了家中,在生病期间,他总是闲不住,喜欢“折腾”一些花和菜,为此,他总会趁机跑到陈香梅面前,像个孩子一样,向陈香梅邀功。

圣诞节那天,他们裹着厚厚的毛毯谁也没有出声,一起坐在落地窗前,看着屋外下起了鹅毛大雪,没人愿意打扰这一刻的岁月静好,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一起看雪了。

一年以后,陈纳德终于抗不过病痛的折磨永久地闭上了双眼。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那天是1958年7月27日,而他的妻子才刚33岁,他的两个女儿还都不满10岁。

很多人在陈纳德离世以后都会以为陈香梅会改嫁,事实上陈香梅在后来也遇到过不少的追求者。

可在陈香梅的心里,爱不会随着陈纳德的死亡而消失,她拒绝了那些向自己求爱的人,把自己的心全部放在了两个女儿的培育上,并且写下了《一千个春天》一书,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

她到处演讲、作报告,在她38岁之时,终于成为了第一位在白宫工作的华裔。

之后的她便开始在中美两国之间来回游走,目的就是为了中美之间的友好合作,就在2010年,晚年的她还获得了

“2009-2010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嫁大32岁美国军官,33岁守寡后入主白宫

直到2018年之前,她还是一直将自己投身于中美民间的和平外交事业上,被称为“中美民间大使”。

2018年3月30日,陈香梅结束了她的一生,她思念了丈夫60年之久,终于可以与他在另一个世界相会。

在陈香梅葬礼的那天,许多人纷纷赶来,带着两束花,一束放在她的墓前,一束放在她旁边丈夫的墓前。

他们从此,依旧会幸福的生活下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