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崖山海战有多悲壮?南宋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宋末三杰一战全殁!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公元1279年3月19日),在崖山海面上爆发了一场关乎华夏文明存亡的海战。这场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大规模海战最终以南宋的战败而告终,也给后人留下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悲叹!

崖山位于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之外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其出海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有多悲壮?南宋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宋末三杰一战全殁!

743年前的二月初六,崖山海面上风雨交加,宋元两正在进行最后的生死大决战,海面被鲜血染红。经过一番激战后,南宋战败,就此亡国。近20万南宋军民或战死、或投海,壮烈殉国。南宋丞相文天祥被俘,他在元军舰船上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悲恸不已!据蒙古人编撰的《宋史》记载,七日之后,海上浮尸近10万具。

宋蒙之战延续近半个世纪,这场战争是蒙古帝国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蒙军多次实施有计划地系统地种族灭绝。他们把孕妇的肚子剖开,杀死里面尚未出生的婴儿;把杀掉的平民的人头垒成高高的金字塔,来炫耀他们的赫赫战功;用腐烂的死尸污染水源,侥幸逃脱的人,不是冻死饿死,就是瘟疫染身而死;他们还假装撤走,引诱隐藏的幸存者出来,再把他们杀害。

崖山海战有多悲壮?南宋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宋末三杰一战全殁!

祥兴二年(1279年),忽必烈派汉人降将张弘范进攻南宋赵昺朝廷。后来在不久以前攻占广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带领援军加入张弘范军。此时宋军兵力号称20多万,实际其中十数万为文官、宫女、太监和其他非战斗人员,各类船只两千余艘;元军张弘范和李恒有兵力十余万(一说为三十万),战船数百艘。

这时宋军中有建议认为应该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南宋抗元名将,与文天祥、陆秀夫合称“宋末三杰”的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了建议,并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又下令将千余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将赵昺的“龙舟”围在军队中间,以便尽全军之力保护赵昺。

崖山海战有多悲壮?南宋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宋末三杰一战全殁!

起初,元军尝试采用火攻,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风纵火冲向宋船。但宋船早有防备,船身皆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元军的火攻。元朝水师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士兵无水可饮,只得饮用海水,导致不少人呕吐腹泻,极度困乏。

张世杰率苏刘义和方兴日大战元军,张弘范擒张世杰外甥韩某,给他官做,三次派他前去招降张世杰,张世杰历数古代的君臣说:“我知道投降了,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富贵,但是我为皇帝死的志向是不能动摇的!”

崖山海战有多悲壮?南宋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宋末三杰一战全殁!

张世杰

二月初六癸未,张弘范预备猛攻,元军中有建议先用火炮,弘范认为火炮容易打乱宋军的一字阵型,令其轻易撤退。次日,张弘范将军队分成四路,于宋军的东、南、北三面皆驻一军;张弘范自领一军与宋军相去里余,并以奏乐为总攻讯号。首先北军乘潮进攻宋军北边失败,李恒等顺潮而退。元军假装奏乐,宋军听后以为元军正在宴会,稍微松懈了。

崖山海战有多悲壮?南宋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宋末三杰一战全殁!

文天祥

正午时段,张弘范的水师于正面进攻,接着用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为进攻讯号。各伏兵负盾俯伏,在矢雨下驶近宋船。两边船舰接近,元军鸣金撤布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

张世杰见大势已去,抽调精兵,才割断拴船的绳子,带着十一艘大船冲出港口,其余的人收军回到崖山后,被元军的刘自立击败,宋军将领方遇龙、叶秀荣、章文秀等四十多人被俘而降。

崖山海战有多悲壮?南宋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宋末三杰一战全殁!

陆秀夫负帝投海

赵昺的船在军队中间,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壮烈殉国!《宋史》记载,战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民族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赵昺的死讯后投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

飓风忽大作,将士劝张世杰登岸,张世杰说了句:“不必了。”然后登上柁楼,露香祝道:“我为赵氏,能做的事都做尽了,一君亡,又立一君,现在又亡。我还没有死的原因是希望敌兵退,再另立赵氏以存祀啊。现在到了这个地步,岂非天意啊!”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中溺卒于平章山下(约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

崖山之战是宋朝对蒙古侵略最后一次有组织的抵抗,10万余人投海殉难,宁死不降、何其壮哉!此战之后,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崖山之战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因而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