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到底有没有“尹喜”这个人?

《四库全书总目·道教类》“关尹子”条:“旧本题周尹喜撰。案《经典释文》载:'喜字公度。未详何本?然陆德明非社撰者,当有所传。李道谦《终南祖庭仙真内传》称‘终南楼观为尹喜故居’,则秦人也。”

到底有没有“尹喜”这个人?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九子部“关尹子”条案语则否定了《四库企书总目》所说尹真为秦人的说法。他说::“《经典释文·庄子音义·天下篇》关尹条下云:'关令尹喜也。或云尹喜字公度。《提要》所引,盖即指此。殷敬顺《列子释文·黄帝篇》关尹条亦云:'关令尹喜字公度,著书九篇。考葛洪《神仙传》卷九云:'尹轨字公度,太原人。’德明之言,疑出于此。但传不言为关令尹,亦无见老子及著书九篇之事。且编次于孔安国之后、介象之前,其人似生后汉时,与尹喜必非…人。按《云笈七签》卷四列尹轨为道教第三十代,在葛玄之后,玄为二十九代。惟《困学纪闻》卷二十云:《太霄经》以尹轨为尹喜。《太霄经》之作,当在陈、隋以前,宜乎陆氏牵引为一矣。《列仙传》及《关令内传》均不言喜为何许人。《初学记》卷十三引《楼观本纪》日:周穆王尚神仙,以尹真人草制楼观,遂召幽逸之人,置为道士。’《元和郡县志》卷二云:"楼观在县东三十七里,本周康王大夫尹喜宅也。穆王为召幽逸之人,置为道士。相承至秦汉皆有道士居之。晋惠帝时重置其地,旧有尹先生楼,因名楼观。武德初,改名宗圣观,事具《楼观本记》及《先师传》焉。’此亦六朝以来相传之旧说,而李道谦因之。道谦元人,其出最晚,岂可用为根据。且只称为宅为故宫,恐尹喜未得便为秦人也。”认为尹轨(公度)并非尹喜,尹轨为后汉人。说尹喜为周康王大夫,不过是传说而已,尹喜未必就是秦人。

到底有没有“尹喜”这个人?

蒋伯潜《诸子通考》上编《老子传考》按语:“函谷关不知置于何年。但孔子之时,二崤固尚属晋也。老子如与孔子同时,固尚无函谷关也。‘关尹’,守关之吏。'令尹’,楚官。此非楚地,'令’字衍。详本文语气,乃关尹见老子至关而喜。后人乃云关尹名喜,著有《关尹子》一书,谬矣。”从根本上否定了有“尹喜”其人。

接着,蒋伯潜按曰:“函谷关之置,最早约在献公十年,献公以周孝王五年嗣立。则献公十年,上距孔子之卒(周敬王四十一年)已五十二年。孔子寿七十三岁,假定以三十五岁时适周见老子,则下距献公十年已九十年矣。老子见孔子时,至少当已五十岁。则献公十年,老子已一百四十岁矣。老子,楚人。如辞去,当如《庄子》所云‘免而归居’,胡为以百四十岁之风烛残年,尚远游于秦耶?故西游过关之老子,决非孔子适周所见之守藏率史也。”

此说否定了周守藏吏老聃西游过涵谷关之说。既然无老聃西游之事,则何来“关尹”喜见老聃并强要老聃为著书之说?《诸子遥考》下编《关尹子考》又说:“《汉志》又有《关尹子》九篇。自注曰:“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此据《史记·老子传》为说。但《史记》不言喜去吏而从之也。且按《史记》原文,'喜’亦非人名,而老子过关事办不足信。辨见上编。则所谓'尹喜’者,直是亡是公,乌有先生之类耳。其书之伪,不言可知已。而《庄子·达生篇》,《吕氏春秋·审己篇》均言列子问于关尹子,《庄子·达生篇》且以关尹与老聘并举。则战国时,关尹子已成传说的人物矣。”

到底有没有“尹喜”这个人?

蒋伯潜《诸子学纂要》:“《汉志》道家有《关尹子》九篇,今存一卷。旧题‘周尹喜撰’。《关尹子》,不但今存的本子靠不住,作这书的人,也是不可靠的。《经典释文》载'喜字公度’,不知何据。李道谦《终南祖庭仙真内传》说:"终南楼观,为尹喜故居。’也是道士们底澜语。按'关尹子’,《列仙传》又作‘关令子’。可见称他为关尹子,是因为他曾做关令尹,并非姓'尹’,何得还称之日尹喜呢?”

郭沫若《十批判书》:“‘关令尹喜曰‘(《史记》)本来是'关令尹高兴而说道’的意思,到了《汉书·艺文志》竟有了‘《关尹子》九篇,名喜’的著录了。这九篇出于伪托,是毫无疑问的”。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关尹:即关令尹,以官职作名称。关尹与老聃并列,见《天下篇》。旧说关尹名喜,共实‘喜’是高兴的意思(见《史记·老子传》),误为人名。”

《古史辨》第四册下编顾颉刚《从推测之成书年代》中说:“关尹的事实也不能详,说他是老聘的弟子,恐和说孔子为老聘弟子一样的不可靠。”

总的来说,学术界经过具体的历史考证,基本上均以为史无老子西游之实事,亦无“尹喜”其人。《史记·老子传》乃据先秦之传说,非真实生平传记。考《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疏》:“楚臣,令尹为长。……令,善也:尹,正,言用善人正此官也。”“令尹”乃春秋时楚国颇高的官职。

是否当时曾有以“关令尹”之官职为名的思想家开创“贵清”之说呢?有可能是春秋楚令尹子文这样一类的人吗?我以为“关令尹”当有其人,他开创了“贵清”之说,后人讹传为函谷关令;又因其思想近于《老子》,故又传说他是老子的学生。为把两者联系起来,更虚构了老聃西游、关尹得而见之的故事。司马迁据传说撰《老子传》,有“关令尹喜”句,后人便误会出一个“尹喜”来了。

(摘自:李养正《道教与诸子百家》,第45-48页。)

作者简介:李养正,湖北公安县人,1925年出生。著有《道教概说》《当代道教》 《道教义理综论(上下)》 《新编北京白云观志》。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按:本平台为纯粹公益学术平台,本平台所刊登之文章多为原创,所刊发内容仅作为学习交流之用,凡本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此外,本平台拒绝任何人予以本平台任何形式捐赠。

到底有没有“尹喜”这个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