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王文举, 黑龙江省克山人,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齐齐哈尔市书画院特聘画家。

《孔子著书图》“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大展 2000年

《归路雪初融》中国精神201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2016.南京

《一样的家园》悲鸿精神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7南京

《暖意》第三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7 深圳

《北坡》翰墨青州.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7 青州

《知青老屋》写意中国.大美辽宁--第二届中国画水墨大展2017 营口

《龙江三月》首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 2017 重庆

《幸福至万家》邮驿路·运河情中国画作品展 2018 淮安

非由述作·首届宝龙艺术大奖优秀作品展 2018 上海

《晚归》品真格物-全国青年工笔画作品展 2018 天津

《暖冬》悲鸿精神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9南京

首届五四艺术季“永不停熄”艺术作品展 2019 上海

《庚子之春》第五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 2020哈尔滨

《春之韵》入选第三届“神圣长白”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21吉林

致敬守望2020西安美术馆主题艺术作品展 2020西安

黑龙江省第十四届群星奖 金奖 2015年

黑龙江省首届农民文化节书画摄影比赛 金奖 2016年

黑龙江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 2019

作品及评论文章发表于《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工人日报》《鹤城晚报》等媒体。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敦煌美术馆,辽宁昌宇集团,黑龙江倍丰集团,博正文化传媒等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庚子手记

庚子新春伊始,开启了预料之外的宅居创作模式,原计划假期是要创作两张大画,可是不能在随意出入,由家到工作室还会受到次数的限制,还要接受小区工作人员的盘问,所以就懒得再出去。把工作室的小方桌搬回去了,在家里画卡纸,画四尺对开的条幅,这样不会受到尺寸的影响了。朋友圈里所有的同道好友都是宅在家,没事画画,累了发朋友圈,刷手机,看方方日记,关注疫情。出于对医护人员的尊敬决定要画两张医护人员的作品,不为完成人物,也不为歌颂什么,完全属于自己的敬意,画了三张医护人员,没想到三张完成之后第二天李文亮先生病故,早起特别激动的画了一张李文亮像。就这样画了四张疫情内容的小画。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生活还是要继续,而且也不能只有愤怒,压抑,更需要舒缓,尤其是在封闭的状态之下。虽然对于我们这些画画的人来说封城也好,封小区也好感觉差别是不大的,平时每天也就是以画画为主,并没有觉得别扭或是不适应。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几乎每天除了发发自己的画作啊,书法啊,文章啊这些之外或是同时也会发一下自己宅居的书房,案头。这在平时是不多见的,尤其是集中这么干,所以我就觉得很有意思,也是一种特殊时期的一种生活状态,我就决定要用画笔记录下来,每天整理朋友们的朋友圈中的照片。开始是画了几张小卡纸,后来觉得不过瘾,就画四尺竖幅,画了一段又画了十几张横幅。形式上多是传统岁朝清供图的延续,适当加入自己的设计。不知不觉的画了几十张,完全都是用墨,也就是墨稿,待到疫情基本控制好了,小区解除封闭之后,才到工作室统一着色。都整理完之后发现有些作品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喜欢上了这个题材。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房清供是笔耕丹青的必要条件,它既是书房的用具,亦是文人雅客赏玩之物,悠悠历史长达千年。清供,又称清玩,由佛前供花发展而来。最早是以香花蔬果替代告朔之牛羊,而后发展成为包括金石、书画、等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文雅物品。旧时的文人,就都喜欢在书斋摆点盆景,菖蒲赏石,称之为“案头清供”。“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这清供不在乎是否名贵,一般是就地取材,有自用的文房四宝,有佛手、莲蓬;古玩摆件等。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今人似乎热爱此类的多以书画家为主,作家诗人少有些许。文房清供,是文人书房中那些表达文人高雅气息物品。它是在中国传统的文房笔墨纸砚四宝基础上,派生出的辅助用具,是书案上清雅的实用陈设品。包括有笔筒、笔插、笔匣、笔掭、笔洗;墨盒、墨床、水注、水丞;镇纸、臂搁、裁刀;砚滴、砚屏、印章、印盒、帖架、文具箱等,可谓包罗万象、古人讲究道在器中,案头器物本身已远远超出了其实用价值,而更多的为赏鉴之途。今人的生活已经不再有这样的讲究精致,很多器物早已远离我们的生活,今人对这些文房用品的热爱与怀念,更多是在诉求一种致精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文房清供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的人文历史提供丰富的佐证,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古代文人雅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世界。我画这些也是出自于这样的一种诉求,不是怀古,不是做作,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单纯的热爱,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清心,多一份雅致。

作品欣赏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文人雅趣清供图|王文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