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国相王:形成战国合纵连横局势,周天子只能在一边“吃土”

五国相王,指的是战国中期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王权威的彻底消失。周天子只能黯然退场,去一亩三分地"吃土"了。

周朝时期,周天子称王,比如大家熟悉的周武王、周幽王、周平王等。而就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在爵位上分为公、侯、伯、子、男这五个爵位。

五国相王:形成战国合纵连横局势,周天子只能在一边“吃土”

当然,虽然周朝的诸侯国中,大部分诸侯国的爵位都是公爵以下的,但是,这些诸侯国的君主,往往都被称之为XX公,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等。

战国早期,各诸侯国之中仅有楚国、吴国、越国僭越称王。

首先,在"徐州相王"发生在"五国相王"之前。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34年,魏国的霸主地位已经摇摇欲坠,特别是在和齐国和秦国的较量中,魏国逐渐失利。

五国相王:形成战国合纵连横局势,周天子只能在一边“吃土”

为此,魏国君主魏惠王在这一年主动率领韩国和一些小诸侯国的国君,前往徐州一带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简言之,魏惠王、齐威王订立了同盟条约,相互尊对方为王。

不过,齐国和魏国的称王,自然引起了楚国、秦国等诸侯国的不满。特别是很早就称王的楚国,更是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希望齐国取消王号。

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

五国相王:形成战国合纵连横局势,周天子只能在一边“吃土”

元前323年,张仪约集齐、楚、魏三国执政大臣在挈桑相会,试图为魏国调停,以讨好和拉拢魏国。魏惠王在此后果然放弃公孙衍的合纵政策,而接受了张仪的联合秦、韩以对付齐、楚的政策。

次年,魏太子和韩太子入秦朝见,张仪也被魏王任命为相。由于齐、楚,秦的破坏。五国相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曾试图联合燕国、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五国相王:形成战国合纵连横局势,周天子只能在一边“吃土”

五国相王"后5年(公元前318年),宋国也自称王。中山国在当时是个中等国家,齐国表示"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反对中山称王,但是未获成功。

而宋国也不过是个二流国家,这样的国家都敢称王,周天子的权威又何在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