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作者:燊燊坔坔

个子娇小,面若银盆的,单从外貌论,她绝对算不得美人。

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18岁就登上了王位,一坐就是60余年。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

英国汉诺威王朝的维多利亚女王,见证了大英帝国最为兴盛的时期,科学、艺术、文学都在这一段时间绽放出了光彩。

那么漫长的一生,不妨来对维多利亚女王的情感故事一探究竟。

胜利者维多利亚

乔治四世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夏洛特公主在分娩的时候一命呜呼,因为他与妻子布伦瑞克的卡罗琳关系非常糟糕,眼见再无继承人诞生的可能之后,乔治四世那些曾经都在追求真爱的兄弟们纷纷回归婚姻。威廉抛弃了平民妻子多罗西娅·乔丹娶了阿德莱德公主,结果流产3次,生下了2个女儿都夭折了。而肯特公爵爱德华则娶了丧夫的维多利亚公主,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未来的维多利亚女王。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肯特公爵爱德华

维多利亚出生的时候是排在王位第五顺位继承人,她8个月的时候父亲去世,她开始了晋位之旅。随着她的长大,排在前面的继承人纷纷去世,而当威廉四世绝嗣之后,王位就落到了维多利亚手中。

赌赢了江山的姐弟

英国人的名字太过于麻烦,维多利亚的母亲和女儿都用了这个名字,在这里,我们就将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玛丽·路易丝·维多利亚称呼为玛丽·路易丝或是肯特公爵夫人。她是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爵弗朗茨·弗里德里希·安东和罗伊斯-埃伯斯多夫的奥古斯塔女伯爵的第七个孩子。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玛丽·路易丝·维多利亚

玛丽·路易丝的弟弟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也就是乔治四世的女婿。但是她本人又在二婚时嫁给了乔治四世的弟弟,也就是说弟弟是她的侄女婿……王室的关系可是真够乱的。

她第一次嫁人,嫁的是二婚的第二代莱宁根亲王埃米赫·卡尔,育有一子一女。在第一任老公去世后,适逢英国王室的继承危机。肯特公爵爱德华急切地想要找一位合适的女贵族成亲。在利奥波德的牵线下,爱德华向玛丽·路易丝求婚,公主大大方方的接受了,这对夫妻婚后1年就生下了女儿维多利亚,但结婚不过2年,肯特公爵爱德华就因为肺炎而去世。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玛丽·路易丝与女儿维多利亚

英国居大不易,丧偶的肯特公爵夫人本来最好的选择是返回科堡跟着自己的弟弟过活。毕竟她的丈夫去世了,皇室给的银钱大大缩减,而女儿现在不过是排行第三的继承人,想登上皇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但是肯特公爵夫人并不是一个没有追求的女人,她不愿意回到科堡等着再次嫁人或者平静地度过余生。她的选择是奋力一搏,以女儿继承王位为目标,当上这个国家最尊贵的女人。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玛丽·路易丝带着女儿在破旧的肯辛顿宫内居住,她用最严格的“肯辛顿体系”来约束维多利亚的行为。这一套规则和礼仪限制了维多利亚的行为,女孩子甚至每晚被要求与母亲共用一间卧室,按照严格的时间表与私人教师一起学习……越是压抑越是反抗,种种束缚反而让维多利亚在青春期的时候成为了一个有名的叛逆姑娘。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乔治四世逝世后,威廉四世登基,但他依旧没有存活下来的合法子女,维多利亚成为了英国王位的假定继承人。我们说过,女性的继承顺序是在男性继承人之后的,如果这时候威廉或者他的兄弟生下一个男性继承人,维多利亚的地位都会不保。只是,幸运之神站在了维多利亚这一边,1837年,英国国王兼汉诺威国王威廉四世去世,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但因为汉诺威试行《萨利克法典》,维多利亚作为女性无法继承汉诺威王位,于是,她只得将汉诺威王位让予叔父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自此汉诺威不再属于英国。

紧张的母女关系

维多利亚的母亲肯特公爵夫人对待女儿的方式是奇货可居。

她应当也是爱女儿的,但在她眼中,女儿更重要的是达成目标的工具。所以她限制女儿的各项行为,不允许女儿交朋友,甚至阻止了维多利亚会见那些她母亲心中“不受欢迎的人”。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威廉四世

那么,谁是肯特公爵夫人认为不受欢迎的人呢?答案是维多利亚绝大部分父系亲属,包括国王威廉四世。说到这里,看官们是不是都会有个疑问,肯特公爵夫人是不是脑子坏了,为什么要冒着触怒国王的风险来阻止国王亲近自己的女儿?原因其实很简单,她希望维多利亚能更加软弱更加依赖自己这个做母亲的,而不是跟其他人更加亲近。

威廉四世没有合法继承人,排在维多利亚前面的继承人纷纷去世,威廉很希望能与自己未来的继承人搞好关系。虽然国王本人没有合法继承人,但之前与乔丹夫人生的10个孩子都在,国王也希望自己百年之后维多利亚能善待他们。但是肯特公爵夫人并不这么看,她限制维多利亚的行动,十分漠视威廉四世与他的情妇多萝西娅·乔丹所生的私生子,不许自己的女儿与他们亲近。她的傲慢和冷漠导致了国王威廉四世在1836年的一次晚宴上当众发作,他宣称希望自己能够足够长寿使他的侄女维多利亚登基时能够无需任命摄政者并且强烈谴责了公爵夫人周围的人对假定王位继承人的不良影响。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对母亲也不无怨恨。她最讨厌的是公爵夫人的私人秘书约翰·康罗伊。这位私人秘书显然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野心家,他用情感操控公爵夫人,甚至还想要将手伸进维多利亚身边。他梦想着威廉四世能早点去世,因为如果威廉四世在维多利亚不满18岁的时候就去世,公爵夫人将会摄政,而他自己则能成为这个帝国的隐秘统治者。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墨尔本子爵威廉·兰姆

说实话,我觉得康罗伊并不算什么真正的聪明人,他的心思路人皆知,在他奉承交往公爵夫人的同时忽略了维多利亚。或许在他心中,维多利亚不过是个孩子,能有什么主见?但王室的孩子没有几个是简单的,维多利亚可是一个非常聪明且有想法的女人,当他试图强迫维多利亚在她继位后任命自己为她的私人秘书时,未来的女王已经深刻的厌恶了这个小丑。当时也有一种传言,就是约翰·康罗伊其实是公爵夫人的情夫,所以当维多利亚继位后,她就选择了辉格党的首相墨尔本子爵威廉·兰姆作为她的私人秘书,然后解雇了康罗伊,并且不让公爵夫人进入白金汉宫,而是给她挑了一座乡间别墅独自居住。

最甜美不过初恋

许多年以后,外孙女阿丽克丝要嫁给俄罗斯王储尼古拉二世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的女王维多利亚非常不赞成。她认为那个地方属于蛮荒之地,文明程度不高。另外俄罗斯的局势不太平,她极力反对心爱的外孙女嫁过去,但爱情冲破了家庭的阻碍。后来证明老祖母的判断是正确的,改名叫亚历山德拉的阿丽克丝与丈夫子女一起死在了那片土地上,成为了罗曼诺夫王朝的殉葬品。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看起来维多利亚很不待见俄罗斯人?并非如此,在维多利亚青春年少的时候,曾经和尼古拉二世的祖父亚历山大二世有一段情。

1839年,21岁的亚历山大二世在游历欧洲时途径伦敦,与20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初次见面。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亚历山大二世

此时的维多利亚刚刚摆脱母亲的看管,她就像是逃出樊笼的鸟儿一样,什么都想要尝试。因为母亲的严格看管,她并没有多少机会见到外姓男子。当她第一次见到身穿军装英俊潇洒的亚历山大二世的时候就深深被他吸引了。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日记中写道:“在6点40分左右,我见到了皇储,他在我的窗前行礼,我们在圣乔治大厅用餐,皇储挽着我进入大厅,我真的爱上了皇储,他是那么亲切友好的一位年轻人,我们一起跳舞,一起大笑,一起分享快乐时光,我以前从未如此快乐过,我于2点半上床睡着,但兴奋得直到5点才睡着。”

是不是像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傻姑娘?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亚历山大二世可算是个老司机了,他15岁就开始和女孩子们厮混,因为看上了母亲身边的侍女并想要这个姑娘结婚,才被父亲尼古拉一世打发出来。他学识渊博且文质彬彬,很快就赢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心,女王甚至告诉自己顾问的妻子,她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位可爱又深情的俄国皇储。

然而英国议会非常不满,要求两人立刻划清界线。而亚二的父亲也不同意,他要求亚历山大二世立刻返回俄国。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在国家利益和政治考虑的双重压力之下,这对恋人就此分手。花心的俄罗斯王储很快在德国黑森—达姆施塔特公国找到了“真爱”玛丽,他玛丽郡主吐露真心,并顶着压力娶了这位“妾身不明”(据传有可能是一位私生女)的姑娘。

而维多利亚则在不久之后选择与阿尔伯特亲王结婚。

被安排好的王夫

阿尔伯特是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恩斯特一世的小儿子。恩斯特一世的妹妹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而他的弟弟则是娶了夏洛特公主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长子恩斯特二世继承了公国,次子阿尔伯特亲王则在相亲的过程中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看对了眼,成为了英国女王的王夫。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阿尔伯特亲王

阿尔伯特亲王的家庭并不幸福。他的父亲恩特斯一世在婚姻期间外遇连连,母亲路易丝公主则在小阿尔伯特7岁那年与丈夫愤而离婚。虽然婚是离了,但离婚协议中写明路易丝公主永远不可以再次与他人结婚。几年后,她与亚历山大·冯·汉斯坦的秘密婚姻被人发现的时候,这个可怜的女人就永远失去了自己孩子的探视权。她被送到瑞士居住,然后在31岁那年因为癌症去世。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恩特斯一世

小阿尔伯特和自己的父亲兄长一点不像,他更像母亲,性格温柔恬淡。他很聪明,并在语言、文化、哲学、音乐方面都有建树。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阿尔伯特,那他就是那种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王子。

而且,他算是为女王量身打造的王夫,在维多利亚成为王位的假定继承人的时候,维多利亚的母亲肯特公爵夫人和弟弟利奥波德早早就筹划好了阿尔伯特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婚事。阿尔伯特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从未挣扎过,而维多利亚女王却心有不甘。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幼年的阿尔伯特与母亲

两人第一次相遇是在1836年,17岁的少女遇到了表弟,满头金发眼睛碧蓝的阿尔伯特王子。其实阿尔伯特王子给维多利亚的印象不错,但这位顽固又非常有主见的公主抗拒的不是阿尔伯特,而是一桩被安排好的婚姻。她从未讨厌阿尔伯特,而是痛恨这种被安排的人生。她不止一次地对墨尔本子爵说:“此时,我的情绪对结婚十分反感。”,谈到与阿尔伯特的事,她在给舅舅的信中说:“我们之间并无婚约。”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然后就是那场轰轰烈烈的初恋。想来维多利亚女王也明白自己与亚历山大王储根本没有未来是,所以这段感情非常的单纯浓烈。在与王储分手后不久,母亲又要安排她与阿尔伯特相亲,这让女王殿下倍感煎熬。

金风玉露一相逢

那么,阿尔伯特王子真的对这段婚姻完全没意见吗?或许是有的,只是这个温柔而内敛的男孩儿从来没将一切都表述出来。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

阿尔伯特作为二王子,注定无法继承王位。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视作是维多利亚最为合适的联姻对象。阿尔伯特的外婆、爷爷、奶奶、父亲和舅舅利奥波德都会把他与维多利亚放在一起来谈论。就连他的保姆也经常对他说“英国的小小五月花”(维多利亚生于五月)将成为他的妻子。

从小阿尔伯特就是一个喜欢文学、艺术的男孩儿,他对政治毫无兴趣,没有野心,平易近人的不像是个王子。他单纯善良,聪明而又有教养,面对女王不卑不亢。当别人说起他与女王的婚事,他也特别坦然,并没有势在必得的野心勃勃。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1839年的10月10日晚上,阿尔伯特在哥哥欧内斯特的陪伴下,来到了温莎。第二天,两人有了面见女王的机会,维多利亚女王惊诧的看着眼前的俊美青年,那一双饱含深情的蓝色眼睛简直让她着迷。

眼前的男子高大英俊,拥有白皙俊秀的脸庞,和一双过分温柔的蓝眸。女王突然意识到,几年前的那个男孩子已经长大了,他是如此的的温和,让她本已到了嘴边的拒绝咽了回去,兴高采烈的应下了阿尔伯特的邀约,一起骑马,跳舞,谈天说地。几天的时光一晃即过,维多利亚对自己的私人秘书墨尔本子爵说:“我已大大地改变了对结婚的看法,我已经决定和阿尔伯特结婚。”

维多利亚女王主动向阿尔伯特求婚,两个人在几个月后顺利完婚。

王夫不好当

阿尔伯特本以为婚后的日子或许有些难过,因为女王是一个脾气执拗有些小暴躁的女人。但没有想到两人非常的合拍,女王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情窦初开的小女孩,总是甜甜蜜蜜的叫着丈夫的名字。虽然她有时候表现的很强势,但有时候又很温柔小意,让阿尔伯特松了一口气。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阿尔伯特与维多利亚

阿尔伯特很快就要面对另一个问题:女王在英国并不常见,所以王室没想好如何给一位王夫安排职务。

王夫来自于一个德国小公国,傲慢的英国人将他看做是血统更加低劣的一方。那些排外的英国贵族们总是窃窃私语他的德国血统,“一看就是个德国人,他的长相一点也不英伦!”

阿尔伯特迟迟没有正式的职务,他性格又颇为敏感腼腆,对于外面的恶意只想要躲回自己的壳中。他宁愿躲在藏书室中如饥似渴的吸收知识,也不乐意参加一个又一个的舞会、沙龙。在英国民众心中,阿尔伯特就是个古怪的德国人,大家并喜欢。当然阿尔伯特本人对英国也没什么好评,潮湿阴冷的天气,常年灰暗的天空,粗俗无礼的王室家族……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作为妻子,维多利亚很喜欢阿尔伯特;作为女王,她并不打算让丈夫参与国家事务。一个被困在王宫的丈夫,一位性情独断果敢的妻子,两人时常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吵架。大到因为子女教育问题,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人都会争吵。通常是女王大发雷霆,而王夫隐忍退让。若是女王实在过于无礼,阿尔伯特会默默避开去研究他的学问。而维多利亚在发完脾气后又会很快的追着丈夫道歉,周而复始。

如水般的阿尔伯特王夫逐渐改变如火般任性暴躁的维多利亚女王,两人生下了9个孩子,而且在维多利亚心中认同自己的丈夫是一个真正的绅士,所以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女王希望他们以父亲阿尔伯特为做人的典范,也是唯一的标准。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老年维多利亚的全家福

阿尔伯特过于隐忍,他这种内敛的性格让他颇为受伤。40岁的时候,王夫患上了严重的胃痉挛,常常疼痛到无法忍受。偏偏他又是个慈父,每日为几个叛逆的孩子操碎了心。尤其是王储爱德华,这个儿子让老父亲耗尽了心力。

不检点的王储在父亲生病期间卷入与娜丽·克里夫登的绯闻,这件丑闻迅速发酵蔓延全国。而忧心忡忡的父亲阿尔伯特在温莎城堡中坐立不安,担心因此可能发生的勒索、丑闻,甚至未婚先孕。作为女王的维多利亚不能轻易离开,于是父亲阿尔伯特亲自前往剑桥探望儿子,并与他讨论如何处理这一系列的事件。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本来就病体沉重的王夫在这次行程中感染了伤寒,很快就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丈夫死后,维多利亚女王在后半生中再也没有脱掉丧服,且终其一生都不愿意与间接害死丈夫的儿子爱德华和解。

女王再婚之谜

在阿尔伯特王夫去世之后,女王不论出席任何场合都是以丧服示人。但是在英国流传着一些小道消息,曾有学者在温莎堡的皇家档案馆中,发现证明维多利亚女王再婚的文件。而这份证书上写着维多利亚和约翰·布朗的名字。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当然,之所以说是一个小道消息,因为故事的结尾是:当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祖母玛丽太后看到这封文件的时候,她将之付诸一炬。也就是说,这不过是个段子,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证据可以佐证这段感情的存在。

但是一些自由派分子乃至左翼势力等因为种种原因对女王有地下情人的传言不断添油加醋,这个故事被描补了无数次之后,看上去非常真实。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约翰·布朗与女王

约翰·布朗原本是阿尔伯特王夫的属下,和王夫与女王本人都保持非常好的关系。阿尔伯特王夫去世后,女王将自己封闭起来,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仍无法从悲痛中走出。为了帮助维多利亚走出抑郁的生活,约翰·布朗被大臣们从外地紧急调回,成了女王在怀特岛奥斯本城堡中的近侍。

女王在对约翰·布朗的倾诉中逐渐加深了和他的友谊,而约翰·布朗服侍女王十分用心周到,时刻为女王的安全着想。女王有时候后会称呼他:“迷人的约翰尼”,这显然也是那些反对派抓住不放的一点。那些与女王政见不同的政客,或是反对君主立宪制的人们私下里四处传播,将维多利亚女王称为“布朗夫人”,还说私下里几位公主都把布朗称作“妈妈的情人”。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约翰·布朗与他的爱犬

但是曾经担任过王室秘书的亨利·庞森比爵士认为:“布朗肯定是女王的宠臣,但也只是个仆人而已。开始只当是笑话,后来被引入歧途,变成了诽谤”。

这种流言蜚语四处传扬,直到1872年,布朗参与挫败了一次刺杀女王的阴谋,才使得舆论转变风向,交口称赞他为忠义的英雄。就这样,布朗得以继续在维多利亚身边侍奉,直到11年后因病去世。

当约翰布朗去世的时候,女王的亲笔信中写道:“布朗是她最好的、最忠心的仆人,也是她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他的辞世令她悲痛欲绝。

布朗去世后,接替他工作的是来自印度的阿卜杜勒·卡里姆,于是维多利亚女王与印度男仆的黄昏恋故事取代了之前的版本,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故事中到底能挤出多少水分了。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阿卜杜勒·卡里姆与女王

女王也是人,为什么非要给她立一个对感情忠贞不二的人设?维多利亚活到了82岁,而阿尔伯特42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鉴于这对表姐弟年龄只相差了3个月,也就是说维多利亚的后40年都是一个人生活。如果她和其他的男子发生一些超友谊的关系,完全可以理解。

毕竟其他的男性国王们丧偶几个月就续弦的比比皆是。维多利亚的舅舅利奥波德一世因为曾与一个酷似前妻夏洛特公主的演员结婚,被冠上了挚爱夏洛特之名(夏洛特公主分娩时难产而亡),但这也没耽误他娶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的长女路易丝为第二任妻子(之前娶的女演员因为贵庶不通婚,所以从未得到承认)。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的子孙们

世人对待女性统治者还是过于严苛,他们首先是以男性看待女性的角度,希望她们忠贞不二,丈夫死后最好一辈子守贞。故而强大的男性统治者风流,会被认为强悍又有魅力;若女性统治者风流些,则会被冠上淫乱宫廷的名头,具体人物可以参考武则天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维多利亚也没有能逃出这个圈子,一部分人称颂着她与阿尔伯特王夫的“神仙眷侣”,两人举案齐眉,生活和谐而美满。所以在阿尔伯特去世后她一辈子都无法走出丧夫之痛。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维多利亚和男仆们有着怪异而扭曲的情感,她不单与约翰·布朗私下签署了再婚文书,还在布朗死后与印度男仆产生了一段恋情。

18岁登上王位,初恋俄国王储,又与王夫恩爱数十年的维罗利亚女王

孰是孰非现在已经无从分辨,只是觉得挺可笑。一个执掌了日不落帝国的女王长达60余年的女王,大部分人包括我对她那些执政手段和政策完全不感兴趣,津津乐道的是她那些隐秘的不足为外人道的情感生活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