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势力纳粹德国,在西欧大陆开展了一系列的战争活动,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德国的石油等战略物资越来越匮乏!为了保证侵略步伐的继续,以及现有战线的军事行动不因资源而被动终止,纳粹德国必须展开新的战事活动,进行资源的掠夺,于是最后看中了苏联,意欲一举攻占资源丰富的苏联,一方面给自己补充资源继续战事,另一方面,苏联在国际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只要拿下苏联那么日后的侵略步伐一定可以迈的更大!苏联这方面也有所察觉,对纳粹德国希特勒的野心从不低估积极的发展自己军事实力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加强着自己的边境防线力量!一九三九年的冬天,苏联方面为了赶在纳粹德国对自己发起进攻之前强化西边边境的防御力量,苏联相继地和苏联西部边界地区的国家,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以及立陶宛等等一系列的国家,相继的签署了友好和平互助的条约,获得准许在其国土内驻扎军队的权力,但是在芬兰这个国家这里遇到了麻烦,苏联碰了“钉子”。苏联希望加强列宁格勒的纵深防御力量,所以和芬兰洽谈互换列宁格勒以北的三十公里范围的领土,但是遭到了芬兰拒绝。

苏联红军
最终苏联决定用武力征服芬兰,于是芬兰战役爆发!苏联在面对这个仅仅有着三百多万人口的国家,出动了一百万的兵力!但是,在芬兰这个国家面前却仅仅只是惨胜?在兵力比例一比六的情况下,芬兰是如何做到战损比一比三的呢?为什么百万军队的苏联武力征服一个只有二十万兵力的小国还是惨胜呢?在这场战役中,芬兰又是付出了多少的辛酸,才堪堪地守住了自己的主权呢?
视频链接:百万军队,不料折戟小国!仅仅惨胜二十万军队。
战役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纳粹德国的侵略步伐越来越快,在极其短暂的时间之内,就征服了整个西欧大陆上的国家。在整个西欧大陆上,还在抵抗着纳粹德国的仅仅只剩下了英国,而英国一国之力自然也是独木难支!而纳粹德国在一系列的战争之后,其实有等战略储备也是越来越匮乏了!为了保证自己能够继续战争的步伐,纳粹德国就必须再度攻占一个资源性大国。而苏联这个地域极广,资源丰富的国土无疑是纳粹德国眼中的一块儿肥肉!
而苏联虽然是和纳粹德国签订着和平协定!但是双方也是面和心不和,双方都打着小算盘,都在明里暗里地准备着针对彼此的战略准备!纳粹德国希望自己能够将苏联拿下,一方面进入东欧板块,再次将德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而另一方面苏联作为一个国际上的大国,而且资源极其丰富,他的资源是纳粹德国所短缺的!同时如果能够成功地征服这个大国,那么在东欧大陆上的战事,纳粹德国也是将摧枯拉朽般地将诸多的小国直接占领!
纳粹德军
苏联方面则是要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捍卫自身的领土主权,因此其和纳粹德国的战事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提高自己的国防水平,因此其开始在国界线上积极地建设防御工事,而经过苏联的战略专家的推算,最好能够在芬兰等周边境内增加一道防线!以此来配合苏联国境的防御。苏联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之后,成功地和周边的各国建立了和平互助的关系,在 他们的领土之内建设了防线,驻扎了部队!但是在芬兰方面,苏联却是接连被拒,芬兰不愿意苏联在其国界线布置防线,更不愿意苏联在其国境之内驻扎军队!因此最终苏联最终决定,派出军队武装征服芬兰!
战争爆发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苏联整理军备,对芬兰的进攻开始了!苏联对外宣称芬兰军队,用大炮轰击了苏联的曼尼拉村,造成了苏联士兵和百姓的大量死亡,一手制造了曼尼拉事件。之后苏联以此为借口,要求芬兰率领自己的军队,向后方撤退二十公里到二十五公里,并且要求芬兰国政府向死去的苏联士兵以及平民道歉,芬兰对于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当然回以拒绝和否认。苏联当即就撕毁了双方所签订的互不侵犯的条约——《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在一九三九年的十一月三十日,苏联出动了四个集团军,约合五十万人的兵力,在两千多量的坦克,以及一千余架的战斗机的掩护之下,四个集团军兵分四路,对着芬兰吹响了战争的号角!
进攻芬兰的苏联装甲部队
在此之际,芬兰国摇摇欲坠,为了应对即将来临的战事,芬兰国把自己平时的三万军队扩充到了十万,但是面对苏联五十万的兵力,终究是显得那么的无力与苍白。在芬兰的军备中,坦克只有着不到一百两,就是空军战斗机也仅仅只有着一百出头。毫不客气地说,苏联对付芬兰所出动的兵力,可谓是坦克打蚊子,大材小用了。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终究是充满了骨感。芬兰的兵力虽然十分的弱小,相比苏联,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是芬兰在这次战役中,却是占尽了地利,以及人和,芬兰的军队的士卒们,依靠着修建的防御工事以及森林,河流以及沼泽等地形的巨大优势,给苏联军队的推进造成了极大的迟滞。同时上天也眷顾着这群保家卫国的正义之师,暴风雪,浓雾接踵而来,在本土作战的优势,以及军民一体的团结的力量,瞬间就发挥了出来,在暴风雪的天气,以及森林的浓雾的掩护下,芬兰军队的士兵们,纷纷的化整为零,充分的发挥着机动性的优势,以班,以排为单位的划着雪橇对苏联军队展开了攻击,目标直指苏联的后勤补给!在天气的掩护之下,成功的打了苏联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在随后付出了一定的伤亡,成功的摧毁了苏联军队的后勤补给站。在此之后,苏联红军的士兵,很多因为缺少棉服以及食物,或者冻死在冰天雪地里,或者饿死在冰天雪地中,幸存下来的苏联红军士兵也大多失去了战斗的能力!
冻死的苏联士兵
芬兰军队在战役中,还曾经组建了很多的狙击手小队,狙击小队的成员大都是猎户出身的百姓,他们往往都是胆大心细,枪法精湛的人才,经常给苏联的红军带来重大的伤亡。其中,更是有着一名狙击手,被苏联红军的士兵称之为——白色死神的西蒙海耶,他一个人就狙击杀死了五百多名苏联红军的战士。时至今日,这位“白色死神”依然是狙击手排名中,排名第一的一名狙击手。
芬兰的战术运用得当
芬兰军队在本土作战,对环境有着无与伦比的熟悉,这是苏联无论如何都无法追赶的,同时发挥着自身军民都会滑雪的优势,以极大的机动力,给苏联军队带去了巨大的伤亡,苏联虽然火力强大,兵力众多,但是在机动性极强的芬兰面前毫无办法。虽然芬兰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每次都无法给苏联红军造成巨大的伤害,但是蚂蚁多了还能咬死大象,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也渐渐的无法承受损失了。同时芬兰又出动大量的狙击手,对苏联红军进行射杀,苏联的损失可谓是惨不忍睹。最恐怖的不是白天,而是芬兰的夜晚。根据苏联士兵的回忆,当时的苏联红军战士们,围绕着篝火进行取暖,就是黑夜里的靶子,饥寒交迫的苏联红军战士们,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的倒下、死去,但是都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已经不抱有希望活着看见第二天的太阳了!
遭遇突袭的苏联红军
在芬兰军队的灵活性打击之下,苏联的红军战士损失惨重,在十一月底到十二月末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苏联军队就被芬兰的军队带来了十五万人的伤亡!其中更是有着这么一场战役,芬兰军队的士兵,仅仅是付出了九百人的伤亡,一千七百多人受伤的代价,就歼灭了三万的苏联红军,其中的两个师,更是被歼灭了整个建制。
至此之后,苏联十几天结束战事的想法也就彻底地落空。苏联对芬兰的第一次战争也彻底得以失败而告终!
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
芬兰军队的战斗是为了保家卫国,而苏联则是为了一己私利进行入侵抢战。在道义上,苏联就最先的显露出了丑恶的嘴脸,虽然双方都各执一词,各持己见。但是苏联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却损害了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的利益以及一些战略上的部署,使得苏联一下就从希望中的单线作战编成了对抗多个国家的结果。在这次战争中,瑞典出动总兵力约八千四百多人的军队援助芬兰,英国以及法国也准备着为芬兰提供总兵力约为十三万的联合军队,来抵抗苏联对芬兰的侵略,并且为芬兰提供了军火上的支援,英国支援了一百四十四架的战斗机,以及一百多门的大炮,数以万计的手榴弹地雷等战略物资。同时,法国除了这些还额外的为苏联提供了五千挺的轻型机枪,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芬兰的火力。而且美国也为芬兰提供了低息贷款,同时给予芬兰购买美国先进武器的机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芬兰火力上不足的缺陷。德国也为芬兰提供了军事指导,在芬兰容易受到苏联进攻的地方,都再次修建了防御工事,很多的堡垒处,都布置了许多的壕沟以及铁丝网,经过计算之后,这些防御工事的存在,可以极大的提高各个防线的防御能力和生存的机会。
芬兰军队
反观苏联,作为侵略者出场的苏联,不仅仅受到了国际社会上的谴责,以及其他国家的敌意,也没有可能会得到任何的援助,所有的困难都需要依靠自己去独自支撑,在战略的失误,和骄傲自满的情怀下,再加上指挥官的缺乏,这场战争可谓是损失惨重。
随着第一次对芬兰的战役的失败,苏联上下对此都表示十分的震惊,苏联的国家领导人——斯大林。甚至因此和国防部的军官产生了争吵,斯大林愤怒地对国防部的军官吼着,言其无能,但是国防部的人民委员也不甘示弱,伏罗希洛夫也大声的喊道:“还不是因为你把将军们都杀掉了!”
苏联军队的指挥官能力参差不齐,相互推卸责任
历史上有着一份关于这次战役的战士报告,是出自苏联的一名名为伏罗希洛夫的元帅手中。这份报告中深刻地指出了苏联红军的军队在指挥上出现了重大的问题!指挥官的素质是个短板,这也是这次战争中苏联作战艰难的最大原因!在这份报告中,伏罗希洛夫元帅明确地指出,在军队中的指挥官,上至师部下至连部,他们很多都缺少了实战的经验,根本就没有指挥战斗的资质,使得在作战时苏联红军的军队,在各个环节上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场面一度混乱,命令不通达,士兵很难去有效的执行上级的命令,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各个战区的士兵乱作一团。这便给了芬兰机会,用极少的兵卒将战场不断地进行分割,再利用部队的机动性和有利地形将苏联红军予以消灭。其中的典型,就是苏联红军的第四十四师和第十八师,这给苏联红军的士气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打压!
苏联指挥官
各个级别的指挥官指挥官的能力严重不足,始终是抱着消极的态度,不但让芬兰用极少的兵力完成了巨大的战果,还严重的打击了苏联红军的士气,各级的指挥官在面对失败之后,都是一昧地夸大芬兰军队的实力,推卸责任,为自己的战略失败,寻找理由为自己开脱。
战时换将
在争吵之后,双方很快地就冷静了下来,最后决定通过更换前线的将领来解决问题。最终斯大林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军官身上,他之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就是铁木幸哥。
铁木幸哥接收到上任命令之后,迅速地赶往了前线奔赴岗位。随后便开始提升威望,以及布置作战策略。
铁木辛哥赴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大批的不能胜任所处职位的军官予以下任;第二件事是加强对军队的思想纪律方面的教育工作,以及对士气进行一定的提升;第三则是对前线进行支援,改善后勤的供给条件,以及最后的吸取失败的战斗经验,加强队伍的训练。
铁木幸哥
师夷长技以制夷
芬兰的军队在面对暴风雪的天气的时候,不仅士兵们会穿着白色的吉利服,而且还有专门的滑雪作战部队,在白色吉利服的伪装下,凭借着滑雪板的机动性,芬兰的战士们在战场上来回的穿梭,给苏联的红军战士,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铁木幸哥上任之后,便开始学习芬兰,组建滑雪部队与之抗衡,此次苏联军团足足地休整了一个多月!
休整了一个多月之后,在一九四零年的二月份,苏联的红军战士再次发起了进攻!为了取得胜利,苏联更是直接再次投入了四十五个师的兵力,将近六十万人重新部署到了战斗的前线。
凭借着庞大的兵力优势,苏联红军不再顾及伤亡,采用那人海战术,对着芬兰军队的阵地就是一顿死磕!苏联军队的飞机大炮也不再顾及弹药,对芬兰军队的阵地进行了一片狂轰滥炸。芬兰微薄的兵力面对苏联的人海战术,防线被一道道的摧毁突破,面对有着压倒性优势的苏联,芬兰的兵力在急剧地消耗着。
最终芬兰在瑞典,英国以及法国等国家的帮助下才停止了这场战争,这场继续下去只会使得芬兰亡国的战争!
苏芬战役
苏联历史上最耻辱的一战
这场战役对苏联而言,无疑是耻辱的战争。对比苏联以及芬兰,在兵力上,苏联投入了约合七十六万的兵力,而反观芬兰,芬兰的兵力只有大概十二万七的样子;再看飞机坦克等战略物资,苏联在这次战役中投入了三千多辆坦克,反观芬兰呢?没有,一辆坦克都没有!虽然芬兰的确有着一些飞机,但是芬兰的战斗机加起来也只有一百四十架左右,同样的对比苏联,苏联在这场战役中就直接投入了一千多架的飞机。
抛开兵力以及坦克,飞机之类的战略武器先不谈,苏联红军的士兵们的武器装备,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绝对的优于芬兰,或者会有读者疑惑,美国不是支援芬兰了吗?是的,美国支援芬兰是事实,但是是买的呀!芬兰一个总人口才只有几百万的国家,怎么会有经济实力全员武装美国的最新的武器装备呢?所以说在装备方面,苏联绝对还是有着巨大的优势的。
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想来所有人都会觉得等待芬兰的只会是一面倒的屠杀!这会是一场没有丝毫的悬念的战争,苏联的红军一定会推枯拉朽般的摧毁芬兰的防线,然后芬兰迎来灭亡!但是当战果一统计出来,可谓是震惊世界啊!在这场战争中,芬兰军队的伤亡大概在十万零五千左右,但却是歼灭了几倍于自己的敌军。苏联的伤亡是是芬兰的三倍还多,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七万五千余人之多,空军更是损失了五百四十多架,坦克也是损失惨重,达到了一千二百多辆!最为严重的后果不仅仅是自身现在的实力极为的虚弱,军队的指挥官一团糟,而且还损害了自己的国际形象,为了自身的利益,去侵犯周边小国的领土威胁其国家主权!同时也把芬兰推向了德国,给日后的纳粹德国军团进攻列宁格勒埋在了忧患的种子,提升了苏联红军后期作战的困难程度!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当然啦,无论是站在芬兰的角度上考虑,还是站在苏联的角度上考虑,他们双方各自都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从而才推动了战争的诞生!苏联为了确保边境不会被德国后期快速的攻占,芬兰为了保护国家的主权,都无法说其有什么错误!但是战争这个东西,本身就没有对错,无论胜负,双方的国民都会受到极为严重的苦难!
战争本身就无法定义为正义的,不义的战争更是会带来惨痛的损失,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争总会带来土地的损失,财产的流逝,国民的伤亡,以及无数个家庭的毁灭。纵观历史长河,每一次战争的出现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给世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战争的破坏威能更是巨大,遥想广岛长崎,君不见瞬间化为飞灰!所以身处这个时代的诸位同仁,我们更应该呼吁和平,今天的生活虽然有苦有泪,又心酸有无助,但是终归我们还是一大家子,平平淡淡的生活着,不是吗?衷心的祝愿这个和平的年代,能够亘古长存,祝福全人类日后不会再有战争,各国之间可以和平稳定的发展,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迎接新人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