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聊城非遗知多少?来到茌平品文化

据文旅聊城:

传统美术是在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发展、流传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品种浩繁,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传统舞蹈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传统戏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基于本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文艺。目前,聊城市茌平区的省级传统美术、舞蹈以及戏剧非遗类项目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茌平剪纸

茌平剪纸是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项目。茌平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风格自成一派。

茌平民间剪纸艺人们把朴实的情感、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倾注于剪纸艺术品之中。民间剪纸用手工剪制,以阴剪为主,阳剪为辅,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茌平剪纸种类繁多,花鸟、鱼虫、瑞兽、人物等无所不有,其中多数作品表现了富贵平安,团圆吉祥,福与寿的朴素愿望。茌平剪纸多是古拙和粗犷,“粗犷有神,刚劲有力”是其主要特点,茌平县城的南北东部多为粗犷之作,西部则以精细见长,可以说是“以心造型,以理选型,以美造型”。

茌平剪纸,闻名遐迩、驰名中外,具有久远的艺术价值和无限的生命力。1993年,茌平区还因茌平剪纸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茌平董庄中堂画

茌平董庄中堂画是山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项目。茌平董庄中堂画是形成于17世纪初鲁西地区,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杜郎口镇南董村(俗称董庄)为中心的民间美术画种,沿袭清代文人画风。

19世纪中后期董立元开创以大幅中堂画为主的人物、吉祥主题绘画。画面富有巧趣,笔墨简逸,兼工带写,描绘民间故事和吉祥题材,雅俗共赏。

茌平董庄中堂画在发展中样式逐渐固定下来,题材也逐步扩大,愈加贴近民俗,家乡群众效仿,以产量化的形式成为农村副业,成为一派民间美术样式,代表作有《三仙炼丹》《麻姑献寿》《八仙》等大型中堂画。

董庄中堂画曾畅销山东省各地及河北、河南、山西、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在北方民间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茌平花鼓戏

茌平花鼓戏是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项目。茌平花鼓戏的起源地和主要影响区域为聊城市茌平区,历经六代传承,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茌平花鼓戏,又称"花鼓荡戏",是在茌平花鼓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运河小曲、莺歌柳书、渔鼓道情等姊妹艺术养分,综合借鉴当地流行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的一种地方小戏,盛行于清末民初。

茌平花鼓戏形成之初,伴奏乐器仅有一个花鼓,一人演出多个角色。后来有了武场(不设文场),打击乐器有板鼓、大锣、大钹、小钹、手锣、堂鼓等,整个武场由板鼓指挥,演员在场上表演动作时,伴奏演唱时锣鼓停止,再后来发展为由多位演员表演,吸收民间花鼓、秧歌的跑场和其他舞蹈动作贯穿其中,表现形式活跃欢快、质朴奔放。其唱腔圆润悦耳、亲切淳朴,毫无生硬之感。

在艺术层面,茌平花鼓戏丰富和发展了山东花鼓,是山东地方戏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历史文化层面,一个地方戏的诞生、发展、兴盛的过程,往往蕴含着当地最深刻的历史精神和文化基因。

秧歌

秧歌是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扩展项目。茌平平调秧歌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四百多年历史。平调秧歌也叫“摆渡口大秧歌”,流传在茌平区的洪屯镇摆(泊)渡口村周围和贾寨乡一带。

南北贯通的京杭大运河与济南到邯郸的官道交汇于荏平县洪屯镇,以船为渡久之,村名随叫摆渡口,来往的官船与商贾常常云聚此地,歇息时无聊,请村上的老艺人表演传统节目,有时候也参与其中自娱自乐,相互学习,在滔滔不息运河之水的见证和伴奏下,渐渐形成了这一支摆渡口秧歌。

秧歌队由锣鼓队、伞、板、棒、大领、花大姐、白蛇、青蛇、憨老婆、憨小、渔翁、县官、衙役、旱船、毛驴等组成,农闲时人员最多达110多人,锣鼓队有鼓、大锣、中锣、小锣、大镲、小镲、唢呐、笙、鼓为令,唢呐吹奏《斗鹌鹑》《八月桂花香》等曲目,各种乐器相互配合,火流星开道,后面一杆大旗上写摆渡口秧歌队。

现存的秧歌词五十余首,词汇丰富,几乎涵盖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著名聊城民歌《对花》就出之于此,歌词中既有歌颂又有赞扬,又有抨击也有失望。

来茌平,品文化,感受来自茌平本地土生土长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以及传统舞蹈的艺术魅力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