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俞闲话丨超越苦难,努力发光!

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坚持每天过好,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每天改变一点,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老俞闲话丨超越苦难,努力发光!

今天录制了一段视频,文字如下:

“新年晚上,网上流传一句话,说你别把今天晚上整的像分水岭一样,你原来是什么老样子,今天就是什么老样子,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难道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德性吗?

当然这句话本身听上去好像挺机智,但是恰恰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就是认为自己改变不了,所以一辈子就没有什么改变。我们往往接受命运给我们的安排,我们往往接受艰难困苦对我们的重负,我们往往知道自己不管怎么努力,好像就不会有什么样的成果出现。但是,恰恰是因为你这样想了,所以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改变。其实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更不要说我们的每一个礼拜,每一个月,每一年。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说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我们愿意去改变自己,愿意日日新。你为了新的生命目标去奋斗,愿意打破自己旧的生活习惯,走向新的生活状态,所以在新的一年来到的时候,我希望朋友们真的能够发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每天改变自己一点点,每天向更加光明灿烂的生活走向一点点,每天突破自己困难的勇气,增加一点点,让自己的生命随着自己的努力不断的改变,把每一天当做新的生命来看待,为每个礼拜,每个月,每一年制定自己新的生命目标。”

这段话是公开的视频,更是我对自己的鞭策。

今天本来想到崇礼去滑雪的,去呼吸一下自由而冷冽的空气。但昨天和雪场联系,说需要在12月31日之前报备过的人才能去。我要去的话他们可以特别办理,但依然需要填写一大堆表格,做核酸检测。我看了一下觉得太麻烦,就打消了去滑雪的念头。2月份冬奥会在崇礼召开,为确保冬奥会顺利,1月4日之后,个人消费者就不能再去崇礼的滑雪场滑雪了。如此一来,滑雪场没有了顾客,不知道怎样才能够生存下去。我看到几个滑雪的群里,雪场老板都愁眉苦脸,不容易的感觉。

不去滑雪,就在家里呆着继续读书吧。上午翻阅了山东地图出版社的《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上下两册。这套书编的不错,从史前文明一直展现到了清朝,通过地图、插图、文字,呈现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华文明的发展。图片画的比较精美,地图和地名也很精确,文字可读性也不错。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阅读,都会对中国历史和文明发展的全面场景,有一个更加生动的了解。读完后我安排联系了出版社,录了个短视频进行推荐,到晚上已经卖出去几百套。

老俞闲话丨超越苦难,努力发光!

下午,我又翻阅了新世纪出版社出版,金色摇篮工作室出品的《会讲故事的经济学》,是一套20本的漫画故事系列。书的介绍是这样的:“这是一套教儿童如何理解经济原理的启蒙读物。绘本通过发生在两个村落、一座岛屿上,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故事,向儿童介绍了商业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构建不断发展的体系化商业场景,帮助孩子全面认识商业社会系统呈现。20本书讲述了20个商业重要原理,蕴含了经济学,数学,金融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思想,启迪孩子形成合作,创新,同理心等核心商业智慧,从而可以掌握经济,商业和财富背后的底层逻辑和哲学感悟,商业正道,最终成长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尽管整套书并不像介绍的那么完美,但即使成年人读一下,也会受到不少启发,因此对孩子应该是有启发作用的。我自己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全部翻阅完毕了这套书,并用视频做了推荐。

晚上,继续阅读斯蒂芬.科斯特的《跨越不可能》,明天准备用更多的时间来做一下读书笔记,中间的一些观点,可以用到我以后的演讲和讲课中。

晚上用了一点时间,去赴朋友的聚会。在去的路上,随着暮色一点点降临,看到了满天的晚霞,那是一种无言的美丽。即使最后都会归于黑暗,但晚霞的灿烂就是对明天朝阳的呼唤。

老俞闲话丨超越苦难,努力发光!

2022年1月3日 星期一

今天依然可以相对放松在家一天。不用上班对我来说也是一件有点轻松的事情,当然思考工作的节奏其实并没有减轻。

天气很好,早上起来,太阳刚刚从东边升起,天空晴朗,阳光透明,天气不算特别寒冷,穿着羽绒服散步很舒服。小鸟叽叽喳喳。我每天都会在门口放上一把小米,小鸟天一亮就会习惯性来吃早餐。有的时候如果忘了撒小米,它们就叫个不停,似乎在提醒我它们饿了。

上个星期,和陶勇约好了今天晚上进行直播连麦对谈。陶勇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百度的介绍如下:陶勇,男,1980年5月出生,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从事为眼底疾病和葡萄膜炎的诊治,以及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抗青光眼手术,玻璃体切割和扣带术 。2020年1月20日,朝阳医院眼科发生暴力伤医事件,陶勇左手骨折、神经肌肉血管断裂、颅脑外伤、枕骨骨折,两周后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5月13日,陶勇恢复出诊。8月,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12月,其参与的出版作品《目光》被评选为“南都2020年度十大好书”。

老俞闲话丨超越苦难,努力发光!

通过阅读他的书籍《目光》,我知道他是一个超越了自己的苦难,还愿意把心中的阳光洒向别人的人。此前一直没有机会和他认识。最近,他又出了新书《自造》,十几天前他通过出版社,把签名的书送给了我。我认真读完了他的书,里面的一些观点让我感动。书中,他通过一些病人的故事,讲述了他对疾病、人生、精神需求、人际关系、信任、理解等的看法,故事中包含哲理,哲理中透露境界。他遇到的不幸,使他对于人生有了更好的思考,通过重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就像敬一丹在序言中说的:“他仅仅是眼科医生吗?不仅仅是。作为眼科医生,他有深厚的专业造诣,更可贵的是,他看到眼睛,也努力看到人,看到人的病,也看到人的心。”

我通过微信和他沟通,是否可以安排一场对谈,他欣然答应。于是约好了今天晚上对谈的时间。为了对谈,我今天特意又重读了他的《目光》一书,也上网看了他接受各种媒体的视频采访约两个小时。我还特意列出了一千多字的采访提纲,他也发了一些问题过来。

晚上8点半,我们互相连线进行了对谈,谈话从8点半进行到10点40。大概80万网友参与了这场对谈。我们聊了很多,涉及到了职业发展、职业精神、医患关系、个人成长、人性善恶、苦难作用、超越苦难、公益慈善等。对谈的具体文字,未来会发到“老俞闲话”里来。整体感觉,陶勇遇到的不幸,对于他来说,就像一次高温的淬炼,让他成为更优质的材料,让他的精神立于不败之地。不幸,对于有些人是生命的摧毁,对于另外一些人,是伟大的新生。陶勇,毫无疑问属于后者。

老俞闲话丨超越苦难,努力发光!

除了和陶勇直播,今天把昨天还差一部分没有阅读完毕的《跨越不可能》读完了,可惜还没有来得及做笔记。我打算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书中的内容,做一场主题为“挖掘潜力,成就自己”的直播,把书中的一些要点和自己总结的一些体会告诉大家。

今天散步了一万多步。散步的时候,听完了王志纲老师在得到上的课程《王志纲年度报告》。在一百多分钟的课程中,他就民营企业的机会、房地产企业的未来、“双减”政策和教育公平、老龄化问题、二代接班问题、共同富裕、碳中和、中美关系、内卷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值得大家一听。当然有些观点我也并不完全苟同。前段时间,我推荐了王志纲老师的两本书《大国大民》和《战略》,他因此半夜来到我家里,和我一起喝小酒,聊天畅谈。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看问题有高度并且全面,对祖国未来的发展有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在讲课中还提到了我。讲课中的主要观点我就不再赘述,你可以上“得到”去听课,或者可以搜索公众号文章“王志纲 | 辛丑之惑观察录(年度雄文)”。他的主要观点,在这篇万字的文章中,基本阐述得很透彻。

直播完,写完这篇记录,已经过了12点。到外面散步10分钟,伸展一下疲劳的躯体。星星闪烁,空气清冽。那棵路边的槐树,伸展着刚劲虬龙般的枝丫,似不屈的英雄,在黑暗中探寻天空的深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