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总观看量破千万次!李敬泽梁晓声李洱等以文学之名相聚“文学春晚”

总观看量破千万次!李敬泽梁晓声李洱等以文学之名相聚“文学春晚”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为何重读经典?写作如何改变了作家的命运,阅读又为生活带来了什么?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开文学跨年直播的先河,十八位作家学者以文学之名相聚,通过18家主流网络平台为全国读者呈现了长达5小时的“文学·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文学跨年盛典”直播,全网总观看量破千万次,被网友们称为“文学春晚”。

文学盛典以“文学的力量”“经典的魅力”“阅读的盛宴”“青春的希望”四个主题展开对谈,莫言、冯骥才、阎晶明、阿来、格非、苏童、东西、董卿、马未都、葛亮等近50位人士纷纷以视频形式送出新年祝福。

对阅读的人来说,文学是通往更广大生活的起点,让我们穿越时间和空间,超越自身的视野,认识到更为辽阔的世界。开启第一个话题的分别是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作家梁晓声,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李敬泽从汉字“文”之独特角度分享文学之重要:“‘文’意味着我们有想象力,有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建立一个意义世界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确实重要,在这个‘文’中,文学是特别基本的。”

总观看量破千万次!李敬泽梁晓声李洱等以文学之名相聚“文学春晚”

“社会科学,像历史、哲学,更多的是靠理性的力量去打动人,文学也有理性,但是理性是用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作家把我们生活的场景用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每个人从中都可以找到自己或者找到自己周边的人……所以它的情感性特别强,它的力量在整个人文科学里也有它的独特性。”朱永新这样看待文学的力量。

梁晓声分享了自己如何由迫于家中压力的“逃学鬼”,因一篇意外被发表的作文开始走上文学之路,“作文给了我最初的小孩子的尊严,为了守住这点自信和尊严,更喜欢写作文,更要求自己把作文写得好一点……所以读了大量的书,这成为后来走上文学之路的一个营养,或者说最初的文学维它命。”

曹文轩谈及文学的力量之一是培养悲悯情怀:“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都是教育。而现在的中小学的教育理念里面没有情感教育这个维度,面临这种情况,最好的途径或者说唯一的途径就是阅读文学作品,因为文学本来就是感情的产物,文学从来就是讲悲悯精神和悲悯情怀的。”

总观看量破千万次!李敬泽梁晓声李洱等以文学之名相聚“文学春晚”

人文社还特别邀请青年作家笛安、江南、孙频以及漫画家白茶录制“问题盲盒”短视频,以场外提问的方式参与盛典。

从气象万千的唐诗宋词到各具魅力的四大名著,从文艺复兴时的莎士比亚到20世纪的卡夫卡,经典总能让我们沉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当被问到当今人们阅读经典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以李白的诗作为例解答:“世界上自从有了瀑布这种自然现象,就会有文学家不停地去写它,但是只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刷新我们对瀑布的印象……最杰出的经典文学家会刷新你对它的认知,从而使你对它产生新的情感。”

在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傅雷翻译出版奖主席董强看来,能够被称得上经典的文学具有这样的特质:“我觉得它肯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采取独特的视野,用独特的文字,给你展开一个独特的世界,有了他以后,你就觉得后来的所有人,出不了他已经打开的那个疆域,甚至是在重复他。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品对我来说是经典。”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陈更分享了经典文学对于她的意义:“我们常常说读史使人明智,而经典就是最温暖的、最迷人的、最有人情味的历史……我们要和整个历史长河里最优秀的人交朋友,通过读经典可以与他们隔纸相望,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让这些经典照耀我们的心灵……让自己摆脱俗气和平庸。”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洱分享了清代李伯元所著《南廷笔记》:“它讲乾隆皇帝进行殿试的时候出了一个题,只有一个考生答对,乾隆批卷时说,他舍不得告诉别人,搞得别人都不知道,这个人以后当官肯定是刻薄寡恩的人。我们无法理解圣上的心,但是你可以看到乾隆对人情世故的理解,他有他看问题的角度。”

北京大学教授、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赵白生是北大第一位给研究生开设非洲文学专题研究课的教授,谈及2021年“世界文学的非洲年”现象,他说:“为什么要打通南北?因为二十世纪最大的跨文化模式实际上是中西模式,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贡献什么新东西呢?打通南北。这就是学非洲文学和文化的意义。我们谈非洲的时候,刻板印象度特别高……但是我想说,南非这个国家,5200万人口,一共出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这样的非洲,你了解吗?”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文铮回顾了但丁与中国读者的渊源:“但丁《神曲》第一次走进中国人的视野,北大的钱稻孙先生第一个翻译《神曲》……但他是用楚辞体翻译的,发表在当年《小说月报》上,整整一百年。今年除了纪念但丁逝世七百周年,还是纪念中国人读到《神曲》一百周年。”

总观看量破千万次!李敬泽梁晓声李洱等以文学之名相聚“文学春晚”

作家、《当代》副主编石一枫分享了成为作家的缘由:“我小时候没有什么职业设计,那时候真是一头雾水,生活都是糊涂的,也没想到要干什么。当作家是因为在杂志社当编辑,看人家写,有时候跟人家商量怎么改,商量久了,我说自己也行,就当作家了。”

网友们积极参与文学对谈、互动猜谜,弹幕里“没听够”“明年一定要继续办”等刷不停。“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等以何其芳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为2022年送上新春祝福。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