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轻人要警觉,最新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导致精神障碍

咱们人类,面对甜蜜诱惑时,难以抵挡。目前,全球每年的食糖消费水平,已经达到每人平均23公斤。添加在饮料和食品中的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以及存在于蜂蜜、果汁中的糖,统称为游离糖。研究发现,游离糖极易被人体吸收,而且,甜味容易让人上瘾,从而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加征糖税,试图控制食糖消费。最近,《科学》杂志的《进展》分册上发表了1篇论文,提出了更扎心的结论,研究表明,高糖饮食会引起精神疾病。咱们现在就来介绍这项研究的要点。

年轻人要警觉,最新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导致精神障碍

《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是由日本东京都医学科学研究所完成的。研究证明,当参与解毒的乙二醛酶缺乏的时候,高糖饮食会诱发与精神障碍相关的行为,比如,多动症、记忆力下降、感受能力变差、中间神经元功能受损。高糖饮食还会导致乙二醛酶缺陷小鼠大脑的微血管损伤,导致大脑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

年轻人要警觉,最新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导致精神障碍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数据,结果发现,这些患者的大脑,也出现了与小鼠类似的血管损伤,表明精神障碍与代谢压力引起的大脑血管病变有关。通过分析青少年的每天单糖摄入数据发现,单糖摄入量达到每天总热量的20%时,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比同龄健康人高出大约2倍,这些受影响的人,会在30岁之前出现精神障碍。

年轻人要警觉,最新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导致精神障碍

研究还发现,摄入较高蔗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出更加严重的症状。此外,软饮料消费量较高的青少年,发生精神障碍、多动症、行为障碍的风险更高。研究表明,抗炎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大脑的血管病变,增加大脑的葡萄糖摄取,防止异常行为的出现。研究证实,高糖饮食可能通过乙二醛酶相关的代谢通路,影响大脑对葡萄糖的摄取,造成微血管损伤和大脑功能障碍,最终引起精神疾病。

年轻人要警觉,最新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导致精神障碍

经不住甜蜜诱惑,会影响大脑功能,这个现象,此前就已经引起科学界的关注。比如,2012年时,英国学者发现,吃太多果糖,会损伤记忆和学习能力。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则发现,给小鼠喂食6周果糖后,小鼠的导航能力变差,行动迟缓。

年轻人要警觉,最新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导致精神障碍

堪萨斯大学的学者,2019年时经过研究发现,吃糖虽然可以短暂改善情绪,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身体出现炎症,与炎症相关的某些激素则会导致大脑进入抑郁状态。吃太多糖,还会对肠道微生物菌群产生影响,打破菌群平衡,产生某些可以诱发抑郁的化学物质。

年轻人要警觉,最新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导致精神障碍

虽然,按照人们的生活传统,吃甜食被认为是减轻压力和增加快乐的方式,但是,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摄取过多的糖,不仅带来龋齿、肥胖、皮肤老化、慢性疾病,还会诱发精神障碍。1995年时,世界卫生组织就制定了《成人和儿童糖摄取量指南》,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的摄入量,应该将游离糖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内。咱们的膳食指南,则建议大家将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控制在25克以内。值得注意的是,添加糖会满足味觉,让人产生对糖的渴望,也就是对糖上瘾,因此,减少对糖的依赖,需要从心态入手,真正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抵挡住甜蜜的诱惑。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