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都是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为何和珅称‘’奴才‘’,纪晓岚称‘’臣‘’?

都是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为何和珅称''奴才'',纪晓岚称''臣''?

随着清宫剧越来越火爆,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清朝官员中,有一部分在皇帝面前称''奴才'',而有一部分却在皇帝面前称''臣''。特别是热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和纪晓岚都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其地位也是孰轻孰重,但是在面见皇帝时,和珅却自称''奴才'',而纪晓岚却称之为''臣'',这是为何?

都是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为何和珅称‘’奴才‘’,纪晓岚称‘’臣‘’?

''奴才''在现代用于中,是一个极具讽刺、贬低的词语,而相对来说''臣''这个字,就中性温和的多了,并且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臣''要比''奴才''更有社会地位。可是在清朝的现实中,这两个词的代表含义却是截然相反的。在鲁迅的《隔膜》一书中,就曾这样描述过,满洲人之间其实是有严格的主奴关系,凡满人大臣奏事,必须在皇帝面前称之为''奴才'',而相对于汉臣,则直接称之为''臣''即可。而这并非是对''炎黄贵胄''的优待,而是因为在满洲人看来,''奴才''要比''臣''的地位更上等些。

都是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为何和珅称‘’奴才‘’,纪晓岚称‘’臣‘’?

并且在清朝统治时期,其皇族统治者对于汉人官员,始终保持着相当严重的戒心,所以,才在满汉臣子之间,换分出严格的界限,而以上提到的自称,便是严格规定的范围之一,除非有些汉族大臣因某项功绩,而被皇帝赐予满籍之后村民,才能在皇帝面前称之为''奴才'',否则汉人大臣无论官级再高,也依旧只能自称为''臣''。

如果有哪些汉人大臣稍不注意,自称为''奴才''的话,不仅会被严词呵斥,甚至会因此削官废爵的可能,因为在清朝统治者的眼中,这不仅是满族大臣的特权,也是以表亲近的方式之一,而作为汉人官员,毕竟是外人,也就不配拥有这项殊荣了。

都是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为何和珅称‘’奴才‘’,纪晓岚称‘’臣‘’?

在1773年就曾发生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当时清朝科举爆发严重的舞弊案,乾隆皇帝下令,由满人天宝和汉臣马人龙共同查办这起舞弊案,而在呈递的奏折中,汉臣马人龙可能是因为马虎大意,竟还满人天宝一同称之为''奴才'',乾隆皇帝看后勃然大怒,严厉痛斥汉臣马人龙,竟敢擅自称自己为''奴才'',实在是有违君臣之礼。但怒斥过后,乾隆又仔细想了想,为了避免这件事再次发生,最终决定废除这项规定,重新设定新的约法:凡大清朝一切臣属,无分满汉之人,在奏请公事上,皆一同称之为''臣''。

都是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为何和珅称‘’奴才‘’,纪晓岚称‘’臣‘’?

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够看出,在清朝统治者眼中,宁愿满人最终自称为''臣'',也不允许汉人称自己为''奴才''。

和珅和纪晓岚都是乾隆身边红人,为何一个称“奴才”,一个称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