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不论你是喜是忧,时光总如水流。

2021年终于过去。过去的一年,疫情阴影犹在,经济下行压力犹在。房地产资金紧张,教培遭遇“双减”,互联网巨头碰上反垄断,相比较而言,汽车行业还算平稳。借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汽车市场甚至显得很是热闹,也成为资本追捧的目标。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再往回看一年,2020年是造车新势力的生死之年,曾经五十家、上百家的新势力,大浪淘沙之后只剩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合众等少数几家,绝大多数名字随风而逝,连传说都没有留下。但是,战场并不寥落,更多实力玩家纷纷入场。甚至烧光了80多亿的拜腾,也被富士康从坟堆里扯了起来,死而不僵的前途也靠着元宇宙借尸还魂,果然是世事如棋局局新。可以想象,2022年,合纵连横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战事惨烈,但并非每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人都值得扼腕敬佩。先不说贾跃亭,毕竟还在折腾,姑且让时间去证明。就说那赛麟之流,怎么看都像是利用“不管了,先上车再说”的焦虑心理,到国内来刮刮油水。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还有宝能、恒大、华夏幸福、碧桂园、富力、雅居乐等房地产企业,也纷纷把魔幻之爪伸向汽车。从积极的角度看,是房地产企业为了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从消极的角度说,是希望能从股市筹集更多资金,割割韭菜;带着恶意揣测,恐怕是挂羊头卖狗肉,以造车的名义拿地。宝能从2017年10月开始,在杭州、昆明、广州等地选址建厂,总面积近万亩,据称投资总额高达1240亿元。如今,车可以说销声匿迹,估计厂房也没有踪影吧。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有人说,宝能是让新能源汽车给拖累了,这锅新能源汽车可不背。大张旗鼓四面出击,这么高调怎么看都不像踏踏实实做事,反而像是作秀。不过这样的表演,观众已经看太多。

恒大看起来要比宝能认真一些。“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霸道总裁就是这么粗暴直接。恒大汽车用400多亿买到了生产资质、动力电池生产技术、先进电机技术、产研基地、销售渠道等产业链上的各个模块。然而造车不是请客吃饭,要消化吸收没那么容易。“大大大”倒是一度见到效果,恒大汽车的市值一度超过6000亿港元,也只是曾经。至于“合合合”“圈圈圈”“好好好”恐怕无缘得见了。

或许房地产企业确实有必要也有动机去寻找新的增长点,可一旦下场,还是习惯于资本运作、金融杠杆等惯用手法,走上了急功近利的老路。殊不知,时代变了,曾经成功的经验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

如果说房地产企业造车多少有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嫌疑,那么家电企业显得真诚得多。早在20年前,家电企业就曾经试图进军造车领域,不过当时以商用车为主。21世纪头几年,春兰收购东风南京汽车,美的收购云南客车厂、湖南三湘客车,奥克斯收购沈阳双马汽车,希望以商用车为突破口切入造车领域。

然而,不论是从家电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还是汽车制造的产业链规模、人才积累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度等主客观条件都不足以支撑拓展赛道的梦想。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2016年格力投资30亿元入股珠海银隆,制造新能源汽车。可惜其制造的MPV艾菲、银隆5024EV没有获得市场认可,造车事业出师不利,进退两难。进,烧钱多,事难成;退,友商进击,心有不甘。或许车还是要造的,只是要换一种方式,不是整车制造,而是融入汽车产业生态圈,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毕竟,汽车在智能化,家电也在智能化,万物互联,殊途同归。海尔已更名为“海尔智家”,美的也在发力汽车部件相关的机电制造,格力自己也拓展物联网、通讯芯片等业务板块。

基于自身的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由内而外地延展、孵化新的业务形态,才是更加稳妥的进击之道。“为梦想而窒息”作为打鸡血的口号固然令人血脉喷张,但真要是窒息了,那就是搬起梦想砸自己的脚。

下一个流派是手机厂商。首先就是华为,当然华为并不仅仅卖手机,不过手机业务却最为大众消费者所知。华为曾经说过“不造车”,那要看如何定义“造车”。宽泛点说,并非只有自建工厂把车整出来再打上华为的商标才算造车。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和宁德时代、长安汽车一起打造高端电动汽车阿维塔,这不是造车么?华为还掌管着阿维塔的灵魂呢。华为智选SF5与问界M5,从搭载车机系统到设计、销售,这不算造车么?真香定律连商界大佬也逃不掉。

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首款量产车型将定位10万元以上高端家用轿车或SUV。且不说10万元级别算不算高端,就看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旗下关联公司的动作,决心还是蛮大的。

分析人士表示,这是其专注造车的重要信号。不过,笔者看来,此举倒颇有些悲壮的意味,背水一战,万一造车失败也可以因为事先切割而降低对原有业务的影响。

小米本来就投资了小鹏、蔚来等新势力,且一直在进行定速巡航、导航、行驶辅助等汽车智能技术的研发和积累,如今更是大张旗鼓进军智能汽车领域,根据小米对小米生态的执著,大概率采用整车工厂代工甚至直接收购工厂的形式来制造小米汽车。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此外,OPPO也在持续申请汽车软件方面的专利,与传统主机厂、理想等新势力进行合作,希望在智能汽车浪潮中有所斩获。

接下来是互联网科技巨头。除去前面说过的华为,还有阿里、腾讯、百度、美团等,凡有余力者都想分得一杯羹。阿里和上汽、浦东新区合作打造高端纯电汽车品牌智己汽车。百度拉上吉利组建集度汽车,计划从事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业务,计划未来五年投资500亿生产智能汽车。腾讯也说过,“不会造车”,目前主要涉及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

不过,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还有一位重量级的玩家——苹果,于2014年启动了泰坦计划,目前比较低调,但是一旦拿出产品,很可能是除了特斯拉之外的另一个能给自主品牌造成巨大压力的竞争者。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终于盘到正主——那些汽车厂商,包括新势力和传统燃油车制造厂商。蔚小理初步站稳脚跟的新势力,下一步将进一步迭代产品,完善产品结构,构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比亚迪已经靠着新能源汽车在今年狂飙突进,长城、吉利等立下了flag。吉利计划2025年销量达到365万辆,而长城的目标是到2025年达到400万辆。一个比一个狠,相信这些销量可能包括出口的销量,否则中国市场容量虽大,也不能保证所有的车企都实现自己的宏大计划。

为什么但凡有点资本有点技术的都想造车?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从产业的角度看,如今能够支撑起未来的希望的,汽车是为数不多产业之一。汽车制造堪称一种轴心产业,产业链够长,能够带动一批制造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不同的流派都能在其中找到潜在盈利机会。

在此基础上,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打破了原有的产业界限,也降低了造车的门槛。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已经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底层技术,共通的技术必将带来产业的融合。打败你的并不是传统的竞争对手,而是另一个不相干领域的人,这种情况将会成为常态。

从经济形势看,2021年不少行业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手机、互联网流量都从增量开始转变为存量市场,追求高增长的上市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而资本需要新的故事。偏偏汽车市场迎来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环保议题的推波助澜下,被欧美汽车制造商提上日程,禁售燃油车的日子都订好了,一点动作都没有怎么也说不过去。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示范之下,既定的进程将加速推进。连一向稳健、对电动车不怎么感冒的丰田都一下子发布了十几款电动车,还发出风声要和比亚迪合作,这是有多着急啊。

新能源汽车不仅收到政治正确的加持,当它和智能化联系在一起后,又产生了奇妙的化合作用。汽车将不仅仅是一个运载工具,而将和手机一样成为人肢体的延伸,成为万物互联的一个关键节点,直至成为元宇宙的一个超级入口。

可以说,除了手机,汽车是第二个现代都市人每天都离不开且具有高科技延展性的物品。既具有现实的功用,又承载着未来的想象;既具有成熟的消费市场,又蕴藏着全新蓝海市场的可能性。还有什么领域能拥有如此广阔的想象空间?难怪有人一次又一次为了造车而窒息,难怪资本市场如此看重特斯拉。

造车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希望总是有的,然而未必是你的。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毫无疑问,在这一波造车大潮中下海的玩家,并非都能走到终点。大概有三种结局。

第一,是用心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汽车产品,甚至是创造出如iPhone那样颠覆行业生态的产品;这样的企业将在汽车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并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留下名字。

第二,用心做事,在造车的过程中取得某一种技术的单点突破,或者发现全新的关联市场,成为新蓝海的开创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或者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的企业自然会在更大范围的产业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三,或中道而废,或误入歧途,最终化作传说,或者沦为笑柄,毕竟造车这件事,不是你想造就能造。

在这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都会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怀有敬畏之心、工匠之心、创造之心的从业者都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2022,剧情更精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