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辽、金谁是正统?如果宋是,为何向辽金称臣纳岁币?

导读:一个政权是否是正统和国力强弱没有关系,当然我们在潜意识中都希望二者如同汉唐一样保持一致性。但是是否是正统王朝和是否是大一统王朝还是有区别的,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宋朝作为大一统王朝不够格,疆域不够且军事战斗力低下。更重要的是没有尚武精神,外战屡战屡败。但是宋朝文风鼎盛,有三千年文明造极于赵宋的说法。更何况正统王朝的定义是“道先王,法五帝,尊周为正”,也就是说华夏血统一脉相承。在这一点上宋朝是正统王朝是毫无疑问的。辽、金等政权虽然在吸收汉文化的基础上对政治制度以及施政纲领做了调整,但是远没到道先王、法五帝的地步。单单凭借自己的武力掠夺,这算什么正统?辽金两个政权自己也没有以华夏正统自居过,更何况史书?但是从大的方面讲,辽金又确实是我国历史文明范畴内的政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称呼宋朝,而从没有称呼辽朝、金朝的原因。

宋、辽、金谁是正统?如果宋是,为何向辽金称臣纳岁币?

关于宋辽金正统性的定义,其实最后统一中原的元朝更为头疼。如果仅仅承认宋朝是华夏正统的话,那么和元朝类似的辽、金等政权就成为了蛮夷。从这个角度说,元朝入主中原的合法性如何保证?所以当时元朝丞相脱脱(修宋史)弄了个四不像,宋、金、辽都是正统。

我先说明本人不是唯血统论的顽固不化者,辽金确实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范畴。这个不用怀疑,包括元朝、清朝也都是大一统王朝。从法统上说,洪武万岁朱元璋都承认明朝继承的是元朝的法统;清朝宣称继承的明朝的法统。况且正统王朝还有第二个标准,那就是天下共主。所以元朝、清朝都是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正统王朝。PS:本文纯属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金、辽政权不是正统王朝的原因

无论大一统还是正统的定义,都有一点相同就是尊周。因为儒家普遍认可都是周礼,所以在南北朝之前无论是大一统还是正统王朝的定义是非常严格的。到了五胡入侵中原后才逐渐的宽松一些些了。

《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看到没,大一统的定义还是遵周礼。

正统王朝定义中有“道先王,法五帝,尊周为正”的规定,也就是说不但要承认以宗周为正尊先祖是五帝,才能获得政治上的统治合法性。对正统的追求称为拨乱反正、尊王攘夷。所以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宋朝在崖山海战失败后才有君臣十余万人跳海殉国的刚烈行为。

正是由于正统的强大号召力,所以到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都拼命的把自己往正统上靠。替代西晋的匈奴人刘渊,甚至说自己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后裔;胡夏的创建者赫连勃勃更是宣传自己是夏启的后人。这些政权说白了就是篡改自己的出身,为正统的身份好吸引民众的支持。

宋、辽、金谁是正统?如果宋是,为何向辽金称臣纳岁币?

在南北朝这段时间里把华夏正统包装的最好的要属于北魏,人家从史书上就注明祖上就来自三皇五帝。再加上深刻的汉化制度,所以北魏得以稳定的统治黄河流域长达百余年成为北朝的开端。很多汉族士子加入北魏政权,为北魏的长治久安做出了贡献。原因就是北魏包装的这个正统。

北魏官方史书《魏书》第一篇内容就是介绍鲜卑拓跋氏是皇帝后裔: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而契丹建立的辽虽然从唐朝就开始和中原接触,但是地道的游牧民族。如果从现代文明圈层的定义看,辽金政权绝对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无论从文化传统还是辽金对自己的认知,都无法符合正统王朝“道先王,法五帝,尊周为正”的定义。更何况女真的金国崛起于白山黑水间,从奴隶社会直接崛起吞辽灭宋。虽然非常生猛,在没有汉化的情况下在靖康之变中险些灭正统苗裔。这纯粹凭借武力杀戮的行为,绝对不是正统所为。

宋、辽、金谁是正统?如果宋是,为何向辽金称臣纳岁币?

辽金两个政权中辽做的是不错的,一国两制、汉化政策执行的比较到位。再加上辽国边界纵贯东西,所以西方国家史书也有把中国成为契丹的。但是辽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传承、没有法五帝和尊周,所以没有获得中原王朝认可为正统。即便元朝为了政权合法性的需要,给辽金定义成正统也不行。

宋朝帝王有自己的年号、一脉相承的货币、传承的历法、服饰、用色国朝礼仪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在法五帝、尊周的基础上,这些才是一个正统王朝的底蕴和传承。所以说虽然宋朝向辽金称臣,但是辽金没有获得汉人的普遍认可不是正统王朝。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