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拉贝:舍命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救,我国是怎么做的

南京大屠杀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块伤疤,日军不仅屠戮我国30万同胞,更是违反人道主义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它时刻提醒着中华民族铭记历史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但是当下,日本当局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但须知人在做,天在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狡猾的日军虽然销毁了历史证据,但是依旧有心怀善良之人铭记下了这段历史,今天就让我们在史海中找出证实记录这段历史的书籍--《拉贝日记》。

拉贝:舍命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救,我国是怎么做的

《拉贝日记》是德国汉堡作家约翰·拉贝亲历南京大屠杀时所撰写的日记。1882年拉贝出生于船长家庭,生活平淡且富足,即使在那个欧州遍地饿殍的年代,拉贝也能接受优秀的系统性教育,可随着父亲的病逝,拉贝只好中断学业,成为了一家商行的伙计以此来赚钱补贴家用。1908年8月,拉贝同自己的未婚妻从德国汉堡启程来到了中国北京。同年,他与自己的未婚妻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即使拉贝一来到北京便被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迷住了,他不仅收集了大量的照片和绘画,还对老北京的“地道”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拉贝:舍命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救,我国是怎么做的

随着二战的阴云笼罩了欧洲大地,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登上了德国的政治舞台。1934年,他在自己的住处附近修建了一所德国学校,在这过程中,纳粹势力突然找上门来,表示愿为修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但是要拉贝加入德国纳粹党,为了修建学校的拉贝同意成为一名纳粹党员,之后他被纳粹德国任命为南京分部副部长。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兵临南京城下,南京城惨遭攻陷,在那之后的事情每个中国人都已熟知,当时的拉贝由于其身份特殊,他的住所和办公室成为了在南京大屠杀的暴风雨中收纳难民的25个国际收容区之一,相比于已经成为人间炼狱的南京城,这小小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了“一叶天堂”,在他的庇护下,超过25万同胞得以保全性命,拉贝更是成为了“东方辛德勒”。

拉贝:舍命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救,我国是怎么做的

1938年新年,由于特殊原因拉贝被要求返回德国,临别之际,收容所内的所有难民们在其向拉贝给予了最高规格的致谢,国民政府也授予了拉贝98号三色彩玉勋章。

回到德国拉贝立即写信向希特勒汇报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残忍行径,但由于同为轴心国同盟,因此拉贝的报告并未公开,同时拉贝遭到了德国盖世太保的逮捕,他们带走了拉贝在南京时拍摄的影片和胶卷。1946年6月,彼时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早已灰化,而拉贝也因为被确认无罪获得了去纳粹化和释放的机会,出狱后的拉贝生活拮据,全家濒临饿毙状态。

拉贝:舍命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救,我国是怎么做的

“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此消息一出,南京市民纷纷筹措捐款,他们为拉贝捐款一亿元,后经南京政府按照当时的物价计算折现,一笔2000美元的转款携带着百姓的浓浓感恩之情来到了拉贝手中。1950年,拉贝突发中风逝世,他的日记也交给了他的孙子保管,后经多次辗转,199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此书。

拉贝:舍命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救,我国是怎么做的

时间转到了2020年3月,此时的中国早已徐徐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南京城也早已变成幸福快乐的海洋。但是在这年的3月一个医生的求助电话又牵动了南京人的心绪,他正是拉贝的孙子,由于德国疫情十分严重,只能向中国求援,得知此消息的南京市民纷纷慷慨为其筹措抗议物资,没过几日,600多瓶急需药、200多套防护服和3万多只口罩被送到了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医生托马斯·拉贝手中,这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但倘若没有那场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无尽痛苦的战争,这个世界或许会更加美好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