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2021最后一周,汽车K线统计在册的主要汽车股终于止跌回升;不过已很难弥补前几周的连续“大出血”。2022新年钟声敲响,汽车股会迎来新气象吗?
【要点提示】
· 乘用车、新能源与零部件板块股价平均上涨1.97%和1.77%,市值各自增加约580亿元和1000亿元;
· 经销商集团板块股价平均上涨0.92%,市值微增约15亿元;
· 商用车板块股价平均仅上涨0.11%,市值缩水8亿元。
2021年最后一周,汽车K线统计在册的73支股票终于止跌回升,股价平均上扬1.39%,市值增加1629亿元,结束了连续几周的下滑态势。不过,面对进入12月来已经蒸发近万亿的市值,这只是杯水车薪。
大盘方面,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恒生指数集体收涨,涨幅分别为0.6%、1%和0.75%,涨幅有限。
从总榜单来看,恒大汽车凭借26.16%涨幅领跑,也是唯一涨幅超过20%的股票;来自新能源与零部件板块的天齐锂业、雅化集团和三花智控,以超过10%的涨幅进入前五;同时*ST众泰涨幅达到15%,位列总榜第三。
跌幅方面,北京汽车跌幅最大,为8.22%;科力远下跌近6%,跌幅居前;此外小康股份、精锻科技、中国重汽H股、国轩高科和均胜电子的一周跌幅,均超过5%。
整体而言,汽车股表现略好于前一周。以下,汽车K线将统计在册的股票分为上下两篇、四个板块,逐一进行分析。
上篇·乘用车:恒大汽车继续坐庄,众泰汽车原地起跳
12月第五周,(乘用车)整车板块18家上市公司(23支股票)股价平均上涨1.97%,市值合计增加581亿元。其中10支股票上涨,11支股票下滑,海马汽车一周股价持平。
具体来看,恒大汽车“气势不减”,以26.16%涨幅继续领跑板块和总榜单。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该股报3.52港元/股,市值恢复至381.7亿港元。在28日和31日,恒大汽车分别大涨17%和10%。可是与2月份的70多港元高点相比,落差还是非常之大。
消息面上,恒大集团发布的内部消息可能对股价产生了提振影响。12月26日晚,恒大集团披露,其复工复产保交楼工作初显成效;许老板还强调,“绝不允许恒大任何一个人躺平”。此外,有报道称恒驰5,于12月30日在天津工厂下线,比原定时间提前12天。不过随后又有报道辟谣并非下线,而是生产线贯通的庆祝仪式……
自宣布造车以来,恒大汽车的风吹草动总能牵动股市和市场神经。在管理层的信誓旦旦中,量产已近在眼前,但还有一个问题,问世后恒驰的市场接受度,又有多高?
上周,*ST众泰以上涨15.25%位列第二,截至31日收盘报6.35元/股。此前一周,该股还在垫底。该股27日跌停,但随后4个交易日连拉4个涨停板。
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众泰汽车明确表示,财务投资人与众泰汽车、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及主要债权人,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看来这不仅是股民关心的问题,也是监管部门的担忧之处。众泰汽车也在时代的洪流中,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截至目前,众泰汽车下属7家子公司的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而江南制造的重整计划,也已经得到长沙中院的裁定批准,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28日,金华中院裁定确认众泰汽车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终结众泰汽车重整程序。
这将有利于化解众泰汽车债务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众泰汽车表示后续将向深交所申请撤销公司股票因重整而被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不过,众泰汽车面临的风险依然很大,亏损、净资产为负值、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哪一个都是难逾越的大山。
众泰汽车目前的实际控制人,已由无变更为黄继宏,后者可以控制众泰汽车24.22%的股份对应的表决权,而黄继宏是江苏深商控股集团的法定代表人,也是中国曾经最大汽车集团——庞大集团的控制人。
至此,众泰汽车改名换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众泰汽车董事会已同意聘任喻黎黎为公司财务总监,而其在华为的履历背景,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资本市场,看不到的比看得到的,更有带市值起飞的能力。
说完众泰,再来看下同样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的造车新势力。上周,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和蔚来三家造车新势力表现非常整齐,依次占据了榜单的第三至第七,市值合计增加近700亿元。
新年第一天,三家企业陆续披露了全年销量。其中小鹏汽车12月交付量为16000万辆,全年交付量达到98155辆;理想汽车12月交付14087辆,全年累计交付90491辆;蔚来12月交付10489辆,全年累计交付91429辆。
不管是12月单月销量还是全年累计销量,小鹏汽车都更胜一筹,看来P7功不可没;而目前只有一款车型的理想汽车,以及2022年才推出3款新车型的蔚来,需要加把劲儿了。跌幅方面,上周北京汽车以下跌8.22%垫底。2022年合资股比放开,戴姆勒是否会增持北京汽车,成为一大看点。
小康股份出现5.76%跌幅,截至31日收盘报59.55元/股,该股27日大幅下挫9%。12月28日,小康股份5636.89万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近32亿元。
虽然其与华为合作的第二款车型问界M5已高调发布,但资本市场却并没买账,股价自12月23日来出现断崖式下挫。另外一支华为概念股北汽蓝谷,一周的跌幅也达到了3.75%。
整体而言,乘用车板块上周走势不强,尤其传统车企表现平平。
上篇·经销商:和谐汽车领涨,股价创52周最高
12月第五周,汽车经销商集团板块股价平均上涨0.92%,市值微增14.76亿元。其中有6支股票“飘红”。
具体来看,和谐汽车以上涨7.64%领涨,截至12月31日收盘报4.93港元/股,并盘中刷新52周最高5.06港元/股。29日,花旗首次给予该股“买入”评级,目标价8.8港元。
汽车之家美股则实现了4.43%上涨,主要得益于30日拉升13%,即便29日刷新52周最低26.1美元/股;而在2021年初,该股股价还维持在100美元左右。不过,汽车之家H股下跌了2.93%。
近日,汽车之家年底大规模裁员的消息铺天盖地。对此,汽车之家回应称,“这次裁员属于正常组织架构调整优化,人员优化幅度不超5%,不存在网上说的大量裁员的情况。”
然而,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只是正常程序,又为何会引发如此多的关注?据内部人士表示,这次裁员很突然,被裁员工获得的赔偿差不多是N+1+1.8,还可以获得差不多两个月的年终奖……
面对易车与懂车帝的“异军突起”,汽车之家你还高傲得起来么?上周,永达汽车上涨1.56%,广汇汽车上涨1.14%,庞大集团和中升控股的涨幅,则均在1%以内。
消息面上,12月30日,瑞银将永达汽车目标价由19.5港元下调至18.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以反映芯片短缺的影响。该股31日报收10.44港元/股。
12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库存指数。1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1%,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该协会预计12月很难像往年出现翘尾效应,预计当月全口径乘用车销量约210万辆,较11月环比上升18%左右。这也意味着2021年汽车销量约2580万辆,与2020年基本持平,其中乘用车销量约2100万辆,与2020年的2000万辆相比,增幅不足5%。
另据该协会数据,有36.5%的经销商认为2022年汽车市场是负增长;有27.6%的经销商认为2022年新车销量将有5%-10%增长,另外17.2%认为增幅在0%-5%之间,18.7%认为增幅将大于10%。
下篇·新能源与零部件:整体回暖,板块市值涨幅超千亿
12月第五周,23家新能源与零部件上市公司涉及的25支个股整体以涨为主。其中,股价增长的个股16支,下滑的个股9支,一周股价平均增长1.77%。
具体来看,前一周领跌该板块的天齐锂业,上周以17.27%的周涨幅领涨该板块,同时位列总榜单涨幅第二位,截至12月31日收盘,该股报107元/股,一周市值累计增长232.79亿元至1580.5亿元。
12月31日,天齐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裁宋愚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参股公司任何职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宋愚未持有公司股票。雅化集团和三花智控则分别以11.91%和11.45%的周涨幅位列该板块涨幅第二、第三位,同时位列总榜单涨幅第四、第五位,截至12月31日收盘,前者报28.66元/股,一周市值累计增长35.15亿至330.32亿元;后者报25.3元/股,一周市值累计增长93.37亿至908.58亿元。
12月28日,雅化集团披露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14名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1204.21万股,占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1.04%,授予价格为14.39元/股。本激励计划中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公司股票数量未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三花智控则未发生重大事件。
跌幅方面,科力远以5.94%的周跌幅领跌该板块,同时位列总榜单跌幅第二位,截至12月31日收盘,报7.13元/股,一周市值缩水7.44亿至117.88亿元。12月31日,科力远发布公告称,科力远控股股东湖南科力远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解除质押6000万股。
精锻科技和国轩高科则分别以5.53%和5.48%的周跌幅位列该板块跌幅第二、第三位,同时位列总榜单跌幅第四、第六位;截至12月31日收盘,前者报12.81元/股,一周市值缩水至61.71亿元;后者报51.25元/股,一周市值缩水49.44亿元至853.16亿元。
12月30日,精锻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江苏大洋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大洋投资”)因投资需要,将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0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19%)质押给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华泰证券”)。
此外,大洋投资将质押给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信证券”)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9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99%)解除质押。国轩高科则未发生重大事件。整体而言,上周新能源与零部件板块表现回暖,平均股价取得正增长,板块累计市值涨幅超过千亿。
下篇·商用车:股票整体以涨为主,市值整体却出现缩水
上周,商用车板块13支股票以涨为主,股票实现上涨的个股达8支,下滑的个股仅5支,一周股价平均增长0.11%,但一周市值却累计缩水8.28亿元。
具体来看,安凯客车以2.54%的周涨幅领涨该板块,截至12月31日收盘,报收4.03元/股,市值累计增长至29.55亿元。
中国重汽A股和中通客车则分别以2.43%和1.98%的周涨幅位列该板块涨幅第二、第三位;截至12月31日收盘,前者报16.89元/股,市值累计增长至198.44亿元;后者报5.67元/股,市值累计增长至33.62亿元。从消息面上来看,上述三支股票均未发生重大事件。
跌幅方面,中国重汽H股以5.51%的周跌幅领跌该板块,截至12月31日收盘,报收12港元/股,市值累计缩水19.33亿港元至331.32亿港元。
五菱汽车和福田汽车则分别以2.33%和1.99%的周跌幅领跌该板块,截至12月31日收盘,前者报收1.68港元/股,市值累计缩水至55.41亿港元;后者报收3.44元/股,市值累计缩水至226.19亿元。
从消息面上来看,上述三支股票也未发生重大事件。
Views of Autoskline:
中国汽车股在经过连续四周下滑后,终于在2021年最后一周,整体表现出现回暖,仅新能源与零部件板块,一周市值涨幅便超千亿。
虽然2021年最后一个月,汽车股在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较差,但从去年汽车股整体表现来看,还是比较突出的。2021年已经结束,不管各大汽车股这一年表现如何,都已经成为过去,2022已经来到,一切还得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