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水墨描绘,如何判断季节,王时敏《春山图》

这幅画是清初画家王时敏创作的《春山图》,典型的水墨山水。有人会问,画面没有色彩,为什么是春山,难道不能是夏天的山吗?这个问题很好,却很难得出一个大家都信服的答案。也许这就是艺术作品的美妙之处,见仁见智,允许有一家之言。

从画风上看,王时敏采用元人笔意,学习黄公望技法,用点苔法、牛毛皴、积墨法,画出山水的润泽之美。判断画中景色的季节,不能只看色彩,要看墨韵。墨色滋润不枯,山中草木茂盛,这般景色肯定排除了冬季。

水墨描绘,如何判断季节,王时敏《春山图》

王时敏 春山图

画面下方水面如镜,又排除了夏季。一般来讲水面无痕,只能是春秋两季。如果这一条理由还不够充分的话,再看画中石梁,光秃秃没有一点杂草。再次印证了画中山水,只能是春秋两季。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论证不严密。古人画山水,喜欢堆砌技法,尤其是王时敏,恨不得每一笔都有古人的风采。谁能保证,这幅画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王时敏的偶像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他一辈子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模仿黄公望的笔墨特征。为了学得像,他甚至会注重到笔墨浓淡、轻重、干湿、缓急这些细节。他连这些细节都要学,当然也要学一下黄公望的写生精神了。

水墨描绘,如何判断季节,王时敏《春山图》

王时敏 春山图 局部

这幅《春山图》带有明显的写生特征,无论山势走向,还是草木植被,都符合自然规律。诚然,王时敏在创作上略显保守,但恰好说明他把黄公望当成榜样,他要复制黄公望的创作之路。由此,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他是摹古派不假,但未必排斥观察生活。

前文提到,画中山水可能是春秋两季。接下来,就要看为什么不是秋日山水了。王时敏是明末董其昌的弟子,他在创作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南北宗画论的影响。董其昌追求平淡天真的美感,注重神韵。这幅画中充满浓郁生机,绝不能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季节。如果这点道理都不懂,王时敏就不是大师了。

水墨描绘,如何判断季节,王时敏《春山图》

经过一番分析,可以初步判断王时敏画的是春日山水。纵然论证过程稍显粗糙,但也能自圆其说。这样欣赏一幅画,是为了找到欣赏的快乐。

很多时候,一幅作品只看一眼,几乎不可能留下什么印象。转眼间,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欣赏作品的时候,最好找到一个感兴趣的切入点,这样才能留下一点儿印象。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拥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水墨描绘,如何判断季节,王时敏《春山图》

处处留心皆学问,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就会收获感悟。在欣赏方面也是如此,每一天一点儿小收获,积累之后会发现,原来名家作品这么美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