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进洞出来后,为什么要下令永久封闭?

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进洞出来后,为何要下令永久封闭?

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进洞出来后,为什么要下令永久封闭?

提起曾国藩这位著名历史人物,许多人都十分熟知,他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洋务派代表人物,由他亲自组建并统帅的湘军成功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让当时岌岌可危的清王朝,又有了一次得以喘息的机会。

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在晚清政府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杀人如麻的“曾剃头”,有人却将他写的家书都当作传世的宝贝。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的陵墓曾被盗多次,猖獗的盗墓贼不止一次光顾这里,对陵墓外围大肆破坏,但终因陵墓墙体坚固,未能对墓穴造成实质性损害,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进洞出来后,为什么要下令永久封闭?

曾国藩之死

1872年3月20日,正值初春时节,天气有些清冷,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在江苏南京自己的官邸刚刚用过午膳,长子曾纪泽陪他在花园散步。

这时候,62岁的曾国藩突然感到双腿发麻,头晕目眩,曾纪泽马上将父亲扶到书房,曾国藩在床榻上端坐三刻,便赫然长逝了。

曾国藩死后,朝廷追封他为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遵照遗嘱,儿孙决定将曾国藩的灵柩运回老家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安葬。当时,曾国藩灵柩由弟弟曾国潢、儿子曾纪泽、曾纪鸿全程护送,由于路途遥远,约莫走了两三个月,时至初夏,气温升高,尸体已经开始出现了腐臭现象。

面对此等境况,儿孙们便于长沙南门外的金盆岭,择了一块风水宝地,修了陵墓,于六月中旬将曾国藩下葬。

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进洞出来后,为什么要下令永久封闭?

但是,如今我们在长沙坪塘镇看到的曾国藩墓,都不再是原来纯正的了,而是经过后世修复的。这又是怎么会事情呢?原来,自建国后,曾国藩墓时常有盗墓贼光顾,据当地人介绍,其中最厉害的有三次。

陵墓三次遭到破坏

上世纪50年代,正值大生产运动的高峰,同时大量开展农村合作社也在当时蔚然成风,由于当地农民要修建房屋、猪圈以及池塘,便将曾国藩陵墓地面上的石碑、封土全部毁坏,弄得曾国藩陵墓地上部分一片狼藉。

第二次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当时轰轰烈烈的全国大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反封”、“反孔”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国藩墓自然难逃厄运,一些革命激进分子甚至还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想挖开地宫,一探究竟。

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进洞出来后,为什么要下令永久封闭?

但是由于地宫全部采用坚固的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浇而成,这些革命小将根本无从下手,所以终究是无功而返!

直到1989年,曾国藩墓的厄运才真正来到!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少城市刮起了一股淘金热,墓穴中的随葬品自然是一些热衷财富和冒险人的重点目标。

话说那是一个十分寒冷的冬夜,几名盗墓贼带着炸药悄悄跑到曾国藩陵墓这里,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声,曾国藩墓穴被炸开一道口子,当惊慌失措的村民赶到墓边后,盗墓贼们已经不知所踪。

后来经过长沙市考古队员的细致勘测,曾国藩墓已被盗墓贼用炸药炸出一个大洞,而且位置还相当精准,正好对着曾国藩的棺椁,只是洞口太小,盗墓贼身子根本无法进去,棺椁才得以基本保存下来。

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进洞出来后,为什么要下令永久封闭?

就在棺椁的旁边,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顶清代官员的官帽,考古队员当时就此推断,盗墓贼极有可能已经对棺椁进行了破坏。

为了证明推断的正确性,以及地宫内的真实情况,考古队经过认真勘探,仔细研究,最终决定派遣一名身材矮小的队员下到地宫一探究竟。

但当那名队员在下去的过程中,上面拉绳的队员便发现,没一会儿,绳子就拉不动了!这让所有队员都错愕不已。

正在大家惊慌失措的时候,只听下面的队员传来了回应,原来这名队员下到地宫后,发现盗墓贼并未揭开棺椁顶盖,仅仅只是在上面弄出了小洞。

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进洞出来后,为什么要下令永久封闭?

但是,当这名队员在折返途中,却不幸被狭小的墓穴口卡住,经过几次小心翼翼地调整,才慢慢爬上来!

通过这次实地勘探,专家得出结论,由于炸开的口子太过狭小,盗墓贼无法完全进入地宫,所以曾国藩的棺椁应该并未遭到盗墓贼的破坏!

他们至多拿走了小量的随葬品而已。这一消息让考古队员兴奋不已,不久,大家就协商研究出了保护曾国藩墓的具体措施,决定用钢筋水泥将洞口永久封死,并制定出相关保护制度,将曾国藩墓永久地保护下去。

对历史文物加大保护措施

2019年9月10日,湖南省文物局召集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长沙市岳麓区委区政府、坪塘街道、湘江新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湖南大学相关领域专家教授赴现场调查,专题研究曾国藩墓的保护管理工作。

不仅对曾国藩墓周边的基建实行管控,还重修古墓地上部分的神道及石造像、桂花井、牌坊等附属建筑、构筑物,以期达到曾国藩墓的原有布局。除此之外,新增墓区旁的人文风光带,如和尚墓地、桐溪寺、湘军文化园等。而且,团队还加强了墓区周围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坚决不让文物再造损害!

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进洞出来后,为什么要下令永久封闭?

文物,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记录着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它理应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图腾,对唤醒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儒家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应该值得我们中国人永久缅怀,对于他的陵墓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