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公费派遣10人,到美国西点军校留学,归国之后为何都寂寂无名

中国近代史上,出大将的摇篮是哪个,很多人会直接说道——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黄埔军校。的确早期很多著名将领,都是出于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后期黄埔军校出的更多。可大家是否知道,在这两个学校闻名中国之前,大清曾经派遣10人到美国西点军校去学习过。按照学校的资历来说,西点军校绝对不比这两个差,为何这10位留学生,归国之后,寂寂无名呢!

西点军校,是美国培养陆军的专业院校,他是美国最早的理工学院之一,威名录取李一直可以比肩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西点军校,出现了很多的人才,比如大将军麦克阿瑟、巴顿,美国总统格兰特,艾森豪威尔,其他领域更是数不胜数、鸦片战争之后,让中国看到与西方列强在军事上差距,由于李鸿章和格兰特私交甚好,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西点军校。罗斯福“庚子退款”之后,中美关系进一步友好,于是西点军校也接纳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从1905年开始,一共有10个中国人,进入学校学习,他们是陈挺甲、温应星、王赓 、曹霖生 、王成志、张道弘、王之、严朴生,泽兰、张毅。

清朝公费派遣10人,到美国西点军校留学,归国之后为何都寂寂无名

是不是上面的名字,大家和小编一样,都不认识,他们回国都干什么去了呢。其实严格地说起来,也是他们命运不济,回国的时候,大清王朝即将崩溃,根本对这批留学生无暇顾及。温应星,回国之后,在广州一个军校当教员,后来跟孙中山投身革命,担任他的英文秘书,后来又担任广东大元帅府第二科科长。这个时候,从1911-1928年,是中国政局最混乱时期,出现9位总统,40多位总理,让这些留学生,深深地感到不适应。

清朝公费派遣10人,到美国西点军校留学,归国之后为何都寂寂无名

后来当过铁路工程师,煤矿工程师,也在清华大国校长,可是都不长久,之后逐渐隐没在历史中。王赓,因为第一次时间爆发,他没有完成四年学习,提前毕业。回国之后,任职于北洋政府陆军部,还参加过巴黎和谈。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家伙就是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和徐志摩有着众多的回忆。曹霖生,也是因为一战,提前毕业,直接担任中国驻美使馆,也在巴黎和谈上担任秘书。1922-1926年在清华大学担任体育老师,后来还给张作霖当过军事顾问。

清朝公费派遣10人,到美国西点军校留学,归国之后为何都寂寂无名

后来,王赓、温应星、王之,都在宋子文的麾下工作,在税务总团内工作。最杰出的还算是温应星,最后做到中将的位置,有机会我们详细介绍下他的事例。其他的人,资料记载就比较少了。陈挺甲,回国之后,在北洋政府干过一段时间,在担任过中东铁路警务处少将顾问,民国时期,还担任过财政顾问,去了香港之后,就鲜为人知了。曹霖生,离开军队之后,到香港定居,后再在澳门成立了“霖生学院”,从事教育事业。王成志,回国之后在交通大学当老师,在东北军停留过,回到上海之后,杳无音讯。

清朝公费派遣10人,到美国西点军校留学,归国之后为何都寂寂无名

张道弘,回国之后,被段祺瑞看中,成为段祺瑞的二女婿,担任税警学校的校长,抗战时期,主管华中地区的铁路运输,还担任过农林总务司司长,最后定居香港。严朴生,毕业后在纽约领事馆工作,定居加州。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西点留学生,回国之后,得到一定的重用,可是很多时候,都不是从事军事专业,并没有做出引人注目的成就。

清朝公费派遣10人,到美国西点军校留学,归国之后为何都寂寂无名

这不怪他们,是中国当时的大环境决定的。同一个时段,中国在军事上根本没有什么建树。而他们同期的同学,比如戴维斯成为欧洲盟军总司令,巴顿成为大将军,一共成就了28名将军,这是由于当时正好赶上二战,逐步的磨练才成就威名,这10个人根本没有得到机会。时间往后看,经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尤其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涌现出了大量的名将,这是历史环境做早就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