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朝鲜战场上的后勤司令,却被降职为厅长,后两次被授予上将

他是朝鲜战场上的后勤司令,却被降职为厅长,后两次被授予上将

朝鲜战争能打赢,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此战,我志愿军武器落后,最重要的是弹药不足,空军火力略等于没有,反之,美军是世界第一强国,作为刚刚和德国,日本交过手的美国人趾高气扬,根本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结果让美国人傻眼,志愿军硬是让美国人后退到三八线一带,怎么都攻不进来。

他是朝鲜战场上的后勤司令,却被降职为厅长,后两次被授予上将

在我军的战争史上,是没有后勤这一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第一,长期以来,我军在国内作战,对手的国民党和日本人,战役规模时间长的不超过2个月,短的只有几天。所以支前的几个人就够了,第二,实力不具备,当时刚刚解放,尽管军委有这个想法,但是考虑到种种,还是不了了之。

朝鲜战场不是这么简单的,无根据地,无后方,异国他乡作战,一粮一弹都需要从国内运,当时志愿军出国作战,没有自己独立的后勤,是东北军区的后勤部负责组织后勤保障。志愿军的后勤机构和东北军区的后勤保障机构衔接非常困难,几次战役打下来发现后勤保障跟不上,使组织战役很困难,很被动。于是,1951年5月份,志愿军决定要组建自己的后勤体系,后来中央批准了,由于原来洪学智分管后勤工作,就让他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这个时候总后勤部因用而生,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洪学智一开始看不上后勤这个工作,但是彭德怀实在找不出人手了,而且志愿军司令部大部分都同意让洪学智去兼任后勤部司令。于是洪学智走马上任。他就提两个条件,第一,如果他没有干好,马上把他换下来,不要影响工作。第二,在前线他可以兼任,但他是个军事干部,回国以后不要再叫他搞后勤工作了。

他是朝鲜战场上的后勤司令,却被降职为厅长,后两次被授予上将

洪学智接手的后勤部是一个烂摊子,美国的飞机24小时盯着交通要道,对志愿军是狂轰滥炸,东北鸭绿江道路修好之后再损坏,在没有制空权和频繁遭受洪水袭击的情况下,建立起了“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粉碎了美军策划的“绞杀战”,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为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在战争中积累了一系列现代战争后勤保障经验,已成为我军后勤工作的宝贵财富。

记得美国飞机对我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因此很多连队连锅灶都搭不起来,为此志愿军总部致电后勤部,要求送炒面过来,东北军区决定要保证补足前方战士每人十天的炒面。但因前方部队数量多,需要量大,仅靠现有的加工生产能力,按时间要求加工出来有困难。于是我们就组织动员各级党政机关的厨房加工炒面。为了防止敌特在加工的炒面中进行投毒破坏,我们各级党委组织党员干部不分昼夜地在厨房中轮流值班。为了给战士增加营养、恢复体力,另外还尽量设法供应一些猪肉和罐头。东北军区和志愿军后勤部金诚合作,基本上保障了前线部队的供应。

他是朝鲜战场上的后勤司令,却被降职为厅长,后两次被授予上将

但是美国人的后勤补给世界第一,他们是22个士兵供应前线一个人,而我军是一个兵供给16个前线士兵,我前线士兵携带的弹药量,还有粮食等不足,被美军称之为是礼拜攻势,意思是我军只能有一个礼拜的进攻,如果拿不下目标,那么将会撤退。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一个师防御作战日消耗弹药平均为30多吨(目前我军高达500吨左右)。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人均日消耗物资29公斤。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军消耗物资7300余万吨,中国军队消耗作战物资560多万吨,不到美军的十分之一。

志愿军汽车初期有1400辆,但是不到一个月就剩下不足500辆,这个战打得非常艰辛。

他是朝鲜战场上的后勤司令,却被降职为厅长,后两次被授予上将

以这个条件我军能把美国人打趴,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洪学智居功至伟,彭德怀也说过,朝鲜战争的胜利百分之60在于后勤。

他是朝鲜战场上的后勤司令,却被降职为厅长,后两次被授予上将

1955年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来被降职到农业厅担任厅长,被边缘化了十几年。不久后官复原职,还是在后勤部,洪学智这个后勤司令干了一辈子,直到1982年洪学智卸任,在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解放军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在十七名上将中,洪学智名列第一,这反映了洪学智在军内的地位。曾有人问他对此事的看法,洪学智淡淡地说:“这主要是由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的,人的一生名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哪些贡献,干了哪些好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