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前言

2015年,这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在莫斯科举办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庆典,并访问了俄罗斯。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

在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中俄两国人民谁都不会忘记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毛岸英是毛主席与杨开慧的长子,小时候的他承受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之后还来到了苏联学习。可不幸的是,他却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苦涩的童年

1950年11月25日,美军飞机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进行了轰炸,正在作战室工作的毛岸英被美军的汽油弹吞噬,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彭德怀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以电报的形式发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后沉思了片刻,随后点起了手中的香烟,缓缓的说了一声:

“革命战争,总是要死人的嘛。”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毛主席和毛岸英

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十分难过,只不过这些悲痛都被他深深的藏在心里,只有无人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把他生前所穿过的衣物整整齐齐地叠在了柜子里面 ,毛主席经常抚摸着这些衣服默默流泪,想起儿子曾经的各种过往。

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是毛主席的长子。由于毛主席从事的是革命活动,所以毛岸英一直都跟随母亲和外婆身边生活。尽管缺少父亲的陪伴,但他们的日子过得还算平静。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把枪口对准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毛主席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率领一支队伍上了井冈山,为中国革命探路。

由于国共两党矛盾的激化,毛主席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多次下令搜捕毛主席及其亲人。因此,年仅六岁的毛岸英跟随母亲和弟弟四处躲避,先后来到了上海、武汉、广州等地,不久,杨开慧带着毛岸英兄弟回到长沙隐蔽了起来。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杨开慧与两个孩子

虽然杨开慧十分谨慎,但还是被反动派探听到了消息。军阀何健派人闯进了杨开慧的家中,连同毛岸英以及家中的保姆一起绑走,关在了警备司令部。

1930年10月24日清晨,有五六个凶神恶煞的敌人闯进了他和母亲所在的牢房,强行把母亲拖走了。杨开慧在临走之前对着毛岸英说道:

“等你你们长大了,就会过上好日子的。”

可毛岸英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母亲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

随后杨开慧便被人拖出了牢房,敌人将她折磨了整整20多天。军阀何健觉得从杨开慧身上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便做出了“枪决、暴尸三日”的命令。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杨开慧

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在舅舅杨开智等人的营救下成功逃离监狱,随后,他和弟弟毛岸青被送到上海,来到了叔叔毛泽民的身边。毛岸英经常在叔叔身边哭诉着要找寻自己的父亲,毛泽民无奈的说道:“你爸爸现在不在上海,他离这里很远很远。如果他来到上海的话,一定会来看你的。”

为了培养革命的力量,毛岸英来到了党组织所举办的大同儿童院学习,叔叔毛泽民不断的鼓励他: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同你的父母一样,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毛岸英谨记叔叔的教诲,他不仅乖巧懂事,还承担起了哥哥的责任,对弟弟岸青和岸龙也十分照顾。

然而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就遭到了叛徒的出卖,幼儿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毛岸英同两个弟弟被送到了牧师董健吾的家中。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毛岸英与毛岸青

由于上海的局势发生了变化,董建吾决定离开上海,前往武汉生活,毛岸英兄弟三人无法支撑现在的生活,开始了流浪的生活。而弟弟毛岸龙在流浪的过程中,病死在了一座破庙里面。

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两人一共在上海流浪了整整五年,1936年,地下党组织在上海找到了兄弟两人。在组织的安排下,毛岸英、毛岸青被送到了莫斯科学习。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毛岸英

1936年年底,毛岸英、毛岸青被送到了莫斯科市郊的伊万诺沃国家儿童院学习。兄弟两人与毛主席聚少离多,少年的时候又远赴他乡,所以毛主席对兄弟两人的学习十分挂念,他在写给兄弟两人的信中说道:

“你们近来可好?有进步否?我还好,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总是觉得不是很满足。我托林伯渠同志买了一批书,寄给你们,不知是否收到?”。

毛岸英的学习兴趣十分广泛,除了学习课堂上的知识以外,还在空闲时间学习哲学著作。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毛岸英在苏联时期的照片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在教学的同时,他们要求学生们只讲俄语。毛岸英因为此事专门写信给自己的父亲。毛主席得知后,专门向苏联的中国共产党派驻机构发出指示:孩子们的教育必须纠偏,全面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在苏联国家儿童院学习的五年时间里,毛岸英聪明好学,热爱军事和时事,逐渐成为了儿童院里面的“小领袖”。在此期间,他写了一篇《中国儿童在苏联》的文章,文笔流畅优美。这篇文章正好被在莫斯科治疗臂伤的周恩来看到,并带回了国内,后来刊登在了《新中华报上》,受到了众人的一致称赞。

1941年,毛岸英的老师劝他加入苏联国籍。毛岸英坚决的拒绝道:

“我是一名中国人,我要报效自己的祖国,如果我加入苏联国籍的话就不太方便了。”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德军发起闪电战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发动了闪电战,大举进攻苏联。战争爆发后,伊万诺沃市开始组织市民挖掘反坦克战壕,而国际儿童院的学生也参加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在零下40多度的气温下,孩子们手里拿着铁锹一下一下地挖开像石头一样硬的冻土层。中国孩子在劳动中积极主动,多次受到当地政府的表扬,毛岸英作为儿童院里面的“孩子头”,更是受到了大家的尊重。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

1942年5月,毛岸英用俄文给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写了一封信,陈述了自己上战场的请求。毛岸英在信中写道:

“我是一名中国青年,我在苏联学习了五年,我爱苏联就如同爱我自己的祖国一样,我要替千千万万被杀害的爱好和平的人们报仇,我坚决上战场,请您一定要批准我的请求。”

信件投出去几十天后,没有任何的动静。有一天,苏军政治部副主任曼努意尔斯基将军来到了伊万诺沃市来视察,毛岸英便主动向他提到了参军的请求。

曼努意尔斯基将军看到了毛岸英的决心,但他担心毛岸英的安全。最终,毛岸英在曼努意尔斯基将军的帮助下,来到了苏雅士官学校学习。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苏德战争中的一幕

1943年1月,在全体苏联人民的努力下,苏联红军把侵略者赶出了国界。而毛岸英一再要求去前线参战,苏联政府便专门派出了一位军官陪同毛岸英来到各个战场转了一圈,但是毛岸英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战争当中。

1944年,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已经结束了苏军最大规模的战略进攻——白俄罗斯战役,成功抵达了波兰和普鲁士边境,而当时的毛岸英则成为了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见习生。

1945年,苏联的的卫国战争取得了胜利。战争结束后,斯大林接见了毛岸英,并送给了他一支手枪留作纪念。这场战争虽然毛岸英没有直接参与,但是他心里却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毛主席:你再上一年的劳动大学吧

1945年12月初的一天,苏联的一架飞机抵达了延安。在苏联政府的安排下,外科医生阿洛夫和内科大夫米尔尼柯来到了延安为毛主席看病,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毛主席与毛岸英

毛主席得知自己的儿子回到了延安,他专程跑到了机场迎接。随着毛岸英缓缓的走下飞机,毛主席走上前去同儿子紧紧握住了双手。毛主席仔细地打量着儿子不断的感慨道:“ 都长这么高了。”

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身边,毛主席的身体和心情开始好了起来。虽然毛主席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可父子两在一起仅仅吃了两天饭,毛主席便要求毛岸英来机关食堂吃大灶,不准许他搞特殊化。

有一天清晨,毛主席突然把毛岸英喊去,父子两交谈了起来。毛岸英把自己近几年在苏联学习的情况汇报给了父亲。毛岸英说完后,毛主席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在苏联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国内的环境不太熟悉,你在苏联已经大学毕业了,现在回到了国内,再上一年的劳动大学吧。”

毛岸英谨记父亲的教诲,第二天他就扛起了锄头,来到地里跟着大家一起下地干活。碰到什么脏活累活,毛岸英从来没有任何的怨言,他一直都在勤勤恳恳的干活,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称赞。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延安时期的毛主席

1946年,胡宗南调集重兵对延安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在毛岸英离开延安之际,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前来送行。

之后,毛岸英便继续回到了毛主席的身边,他同父亲畅谈了这几个月以来自己在基层的劳动收获。毛主席望着儿子结实的臂膀、黑不溜秋的脸庞,高兴的说道:

“好啊,白胖子变成了黑胖子。”

1947年3月,在党中央的安排下,毛岸英参加了中央的土改工作团,他来到了山西吕梁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之后他又随同中央工作团来到了西柏坡,旁听了在此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

1949年,北京解放以后,党组织对毛岸英的任务重新进行了安排,他带领小分队来到了城中,在中央首长的重要活动区域,扫除了所有的风险,从而确保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能够安全进入北京。

1950年春天,毛岸英随李克农访苏并担任了此行的翻译,此后,他主动来到了基层,担任了北京机器总厂的党支部副书记。他虽然是毛主席的儿子,但是他时时刻刻都在严格要求自己,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毛主席及其家人

李克农拒绝毛岸英入朝:你还是回家问你父亲吧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出飞机轰炸中国的东北边境地区,把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党中央和毛主席随即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决策。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李克农在总参谋部里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他的目光成百次地从朝鲜半岛上划过,这是一张特大号的军事地图。

有一天,毛岸英把一叠文件放在了李克农的案头,同时抽出几份请李克农签字。李克农签字完毕后,并没有顾上和毛岸英说话,便继续投身到了工作当中。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李克农将军

李克农也察觉到了毛岸英这些天的一些变化,他正准备抽时间找毛岸英谈谈心,但此时,他显然没有留意到毛岸英脸上细微的表情。

毛岸英是1950年年初调到李克农身边当秘书的,对于李克农,毛岸英并不陌生。他在和刘思齐结婚的时候,毛主席在家中宴请了几位客人,在席间的时候,毛主席指着一位表情和蔼的老头说道:“这就是李克农同志”,毛岸英早就听说了李克农的名字,此次见面,更是在毛岸英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后来,他又和刘思齐把家搬到了李克农的住地,住在了四合院里面的一间平房里,由于刘思齐周一的时候就回到学校去了,平时只有毛岸英和李克农两个人朝夕相处,李克农对毛岸英的性格也十分了解。

在李克农埋头工作的时候,毛岸英直接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李部长,我想去朝鲜打仗,你就放我走吧。”

李克农心中一惊,他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他更没有想到毛岸英这几天心神不宁是因为此事引起的,李克农劝道:

“在哪里干革命工作都是一样的,我看你还是不要去了。”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李克农(右二)在朝鲜停战谈判当中

而李克农实际上担心的毛主席的儿子上了前线,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紧接着,李克农以紧急电文需要毛岸英处理为由转移了话题,但毛岸英并不甘心,他多次央求李克农,希望他能够放自己出国作战。

最后李克农被磨得没办法,只好对着毛岸英说道:

“你的事情我也做不了主,你还是回家问你父亲吧。”

毛岸英听到李克农这么一说,觉得事情还有转机,便急匆匆地找到了父亲商议此事。

对于儿子出国参战一事,毛主席表示了极大的赞同,随后,毛岸英便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到了朝鲜战场上。

来到朝鲜战场后,毛岸英担任了彭德怀的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人们崇敬毛主席,所以对毛主席的儿子也就格外的尊重。但毛岸英非常的平易近人,他对着周围的人微笑地说道:

“我又不是青脸红发面目狰狞的妖怪,你们大家为啥总是躲着我。”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毛岸英在朝鲜前线

毛岸英的话一出口,大家都开始笑了起来。

1950年11月25日,美军派飞机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正在作战室工作的毛岸英不幸被美军所扔下的汽油弹所吞噬。

在毛岸英牺牲的当天晚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了第二次战役。战役结束后彭德怀感慨道:

“岸英是第一个向我提出参加志愿军的,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为了党和人民挺身而出,这一点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留在朝鲜的毛岸英烈士墓

毛岸英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信仰,他至今都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60多年过去了,那些在异国他乡的像毛岸英一样的烈士,会永远见证那段难忘的岁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