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德战争,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但希特勒却下令放弃进攻莫斯科

原标题:苏德战争,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但希特勒却下令放弃进攻莫斯科

莫斯科保卫战,德军胜利近在咫尺,可希特勒为何败在莫斯科城下?面对着德军的疯狂进攻,苏军只能退守莫斯科。苏联认为,德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就是其中主力部队向莫斯科进攻。而苏联也认为,现在苏联已没退路,于是为了保住莫斯科,迅速抽调许多驻守地方的苏军部队前来支援莫斯科,准备以德军会战。莫斯科——莫日艾斯克防线被视为重中之重。德军离莫斯科最近的一次在红波利亚纳,距莫斯科仅27公里。当德军的元帅拿着望远镜凝视着克里姆林宫尖顶闪闪发光的红星时,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但德军离莫斯科越近,遭到的阻碍就越大。那时莫斯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强大的苏联已无处可退,因为后面就是莫斯科。”每个人都以誓死如归的精神,战斗到流干最后一滴血。死守驻地以至全营甚至全团一人不剩的壮烈事迹也时常发生着。

苏德战争,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但希特勒却下令放弃进攻莫斯科

但希特勒却在关键时刻暂缓了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他如此陈述自己的观点:现代战争是打经济仗,我们要夺取乌克兰得粮食、高加索的石油和顿涅茨地区的煤炭,必须南下拿下基辅。并且克里米亚也是重要目标,那里是苏军针对罗马尼亚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罗马尼亚对德国非常重要,每月所需的35万吨原油有15万吨来自于此地。

苏德战争,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但希特勒却下令放弃进攻莫斯科
苏德战争,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但希特勒却下令放弃进攻莫斯科

很多人都在讨论德军战役执行和战略选择,其实整个苏德战争,德国并没有犯下任何明显的战略错误。后人所讨论的不该先打乌克兰,不该在冬天进攻莫斯科,不该在进攻莫斯科的同时攻击列宁格勒等等,都是马后炮。站在上帝视角看历史自然会觉得德国统帅部都是白痴。试想,如果不先解决摆在南方集团军群面前的上百万苏军,这庞大规模的苏军如果突然出现在集团军群的后方会是什么后果?而攻击列宁格勒,同样也是出于相同的考虑。况且就连苏军都没能料到,1941年的冬天来的如此之快。要背锅,那也是德国情报部门背锅。战前,德国情报部门判断苏军最多只有200个师,结果开战后,仅查明番号的就有360个师。最为可笑的是,德国情报部门连苏联铁轨间距和西欧不一致这样关键的信息都未能搞明白,德军焉有不败之理?

苏德战争,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但希特勒却下令放弃进攻莫斯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希特勒的失败呢?

一、希特勒指挥失当。

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在战争前期,德国军队一路势如破竹,甚至连强大的法国也在几十天内就宣告投降。

1940年5月,英法联军被德军逼退到敦刻尔克。在德军装甲部队离敦刻尔克只有10公里时,希特勒却下达了原地待命的命令。这样一个决定,使得英法三十多万军队得到了充分的撤离时间,最终他们上演了奇迹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犯下的错误就更多了。比较典型的有两次事件。

第一次是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接连取得大胜之后,直接向莫斯科发起斩首行动。但希特勒却认为胜利早已注定。这使得德军浪费了宝贵的进攻时间,最终不得不在冬季临近时和莫斯科的苏军作战。

第二次事件就是在莫斯科战役中。希特勒下令军队务必在冬季来临前攻下莫斯科。但由于苏联雨季较长,道路泥泞不堪,德军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大大减慢。最终战争被拖入了冬季。而希特勒过于自信,根本没有给德军准备过冬的棉衣。再加上苏联执行坚壁清野战术,清空了莫斯科周围所有的资源。德军最终在莫斯科遭遇滑铁卢,苏德战争形势也开始逆转。

像这样的事例,在二战中比比皆是。如果希特勒能多听取统兵将领们的意见,德国也不至于在二战后期如此艰难。

二、被众多强国围攻。

德国在二战中最终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遭到了围攻。抛开几十天投降的法国不说,德国在二战中的主要对手其实是英国、美国和苏联。由于地理上的优势,英国凭借强大的空军和海军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只要德国向东发兵,或是苏联主动进攻德国,那么德国必定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中。

而在二战中抗击德国最为卖力的国家,显然应该是苏联。在苏德战争中,苏联损失了几千万军民,其伤亡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并且由于德国的入侵,苏联境内众多基础设施遭到了破坏,整个国家几乎陷入瘫痪中。因此苏联虽然出力最大,但其实也是挨打最狠的一个国家。

实际上,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还得数美国。

哪怕英、美、苏三国任意退出一国不与德国交战,或许德国在二战中都能坚持更久。

可以说,从德国侵略波兰,发动非正义战争那一刻开始,战争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点最为重要!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

申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