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善为志,利众为志

定期推送传统文化课程信息,传统文化新闻、精彩善文,传统文化用品、礼品,传统文化修学书籍、音像等诸多优质内容,一站式传统文化学习资讯服务微信平台!构筑您的幸福人生!

大善为志,利众为志

宋代大儒朱熹先生说:“百学须先立志。”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教育特别重视孩子立志,有志向的孩子和没有志向的孩子,成长效率是不一样的。没有志向的孩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直在画曲线,始终不能在一个领域坚持。

何者为志?

什么是志?出名、挣钱、当官,是志吗?好像不是。看看历史上有志之人,比如我们所敬仰的周公、唐太宗、孙思邈,他们都是有志之人,他们的志是怎么体现的?

志,从字面上看,上是士,下是心。士在古代是社会的一个阶层,高于庶民,低于卿大夫,有专业能力,有学识,为社会做事,即今天所说的读书人,知识分子。

古代读书人的心是什么呢?回溯历史,尤其儒家,一直以贡献社会、名垂青史为志。《学记》说:“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e)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孟子》说:“夫欲治国平天下者,舍我其谁。”这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

用现代汉语解读,一个人为了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而致力于某一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这样的心愿就叫作志。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第一,为了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有的孩子长大想当医生,这个是不是志呢?不一定,还要继续往下看,当医生是为了什么? 是赚很多钱,还是疗病救苦?

第二,致力于某个领城。一个人不可能跨很多学科,倾尽一生只能在一个领域钻透,于是出现了专业划分,政治、经济、医学、教育、物理、化学等。

第三,做出重大贡献。把这种志浓缩出来,大善为志,利众为志。志不是一般的善,是大善,利益天下人,表现为某一职业,内涵是利众。立志不是立欲,志和欲之间有差别。志一定是利益社会的,欲只是利己,甚至是极度利己。有人认为,这种极度利己也是志,出很大名,挣很多钱,家长有时也会这样怂恿,结果给孩子指错了方向。

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误?那些大慈善家确实有很多钱,伟人们名气也很大。可是再仔细追问,挣钱出名是他们的第一目标吗?肯定不是。这只是外相的部分,不是志的本质。

- END -

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文中观点不代表发布方,仅供参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