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CBA本赛季的大黑马?
魔都大鲨鱼算一支,休赛期连续引进李春江与王哲林,他们的崛起源自于雄厚的财力;浙江广厦算一支,胡金秋、孙铭徽与赵岩昊等几位核心渐入佳境,他们的崛起源自于多年来对年轻人的培养。 而另一支球队的崛起,却只因一个人到来,这便是迎回功勋主帅杨学增的山西队。
翻开积分榜,他们目前以13胜4负的战绩高居联盟第五,跟排在第二的浙江广厦只有一个胜场的差距,甚至排在了卫冕冠军广东之前。 联赛第二阶段他们保持四战全胜,最近三场比赛,他们连续战胜广东、深圳与北京等强队,加上第一阶段击败辽宁,他们如今的排名含金量十足。
要知道,在强弱分明的CBA,能够战胜一次广东或是辽宁,都足够其他球队吹半个赛季。单赛季连胜这两支球队,对于常年在季后赛边缘的山西队来说,实在是不敢多想。
因为与其他排在积分榜前列的球队不同,他们既没有耀眼的明星,全队无一人入选国家队便是证明;也没有雄厚的财力,就在前不久球队还曝出经营困难,有意挂牌出售的消息。
即使是相比上赛季,他们也少了任骏威与刘冠岑两位锋线主力,唯一的变化是杨学增的回归。可见,以控制变量法的角度来说,山西队本赛季最大的功臣,便是杨学增。
杨学增算得上CBA特点最鲜明的教头之一,他被称为CBA的“跑轰大师”。可被问到自己有什么奥秘之时,杨学增却说:“我不太喜欢太复杂的战术,在我这里只要有3-5套就够用了。”
其实,杨学增的话说出了很多大牌教练无法在CBA取得成功的原因。比如之前执教山西的王非,以及上赛季执教上海的斯帕夏,都堪称战术大师,有着非常漂亮的执教履历。
可问题是,以CBA这些球员的能力,能够领会多少,又能执行多少,就像给小学生找个博导,效果未必好。体现在场上便是进攻滞涩,最后战术打不出来,只能靠外援一个人单干。
我曾询问过山西队的球员,老杨到底厉害在哪?他们回答最多的,是信心。杨学增鼓励锋线球员持球进攻,鼓励个人单打,强调反击速度。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此前被认为天赋平庸的山西,焕发出了高昂的斗志。
以昨天的比赛为例,北京队曾多次将比分差距拉开到10分开外,每次山西队都能将比分咬住,葛昭宝单挑李慕豪+范子铭的双塔砍下22+7+6,上赛季几乎沦为饮水机管理员的邢志强命中4记三分,张宁也摆脱了网红的标签。
即便是前三节被严防死守的球队一哥原帅,也在第四节找回场子。中投+偷溜篮下+标志性的三分,瞬间连得7分,率队打出一波11-0的小高潮将比分反超。
多说一句,此前三场比赛,原帅命中20个三分,尤其是与广东一战,他在杜锋眼皮底下投中8个三分。这样火热的状态是否会打动杜锋,给他一次入选国家队的机会呢?
说回本场比赛,杨学增说自己没有太多战术,显然是过于谦虚了。第四节最后7分钟,北京将比分拉开到了10分,杨学增叫了暂停。回来后山西突然改用联防,这让北京队极为不适应。而在北京叫暂停调整进攻后,杨学增又将防守变回了人盯人。最后3分钟,北京将比分迫近到了1分,杨学增再次使用联防,一波将比赛带走。
对于教练来说,会多少套战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键时刻,能够使出多少套战术,冠军教头杨学增绝非浪得虚名。
最后说一个趣闻,杨学增有个外号“杨三斤”。坊间传闻,杨学增喝酒特别厉害,三斤白酒仅仅是起步,啤酒随便倒。因为机缘巧合,我曾和杨学增同在一个酒桌。如何形容他的酒量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酒量的极限,只不过是老杨的起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