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刚满8岁的孙耀庭声泪俱下,求着父亲成全自己进宫过“好日子”的愿望。怎么成全呢?父亲惆怅地叹气,那是一个“太监梦”。

手起刀落间,男孩今后的一生似乎被注定。消息闭塞的村子不知道,此时的皇帝已经下诏退位。而知道消息后,一家人情绪崩溃。
这个孩子为何执意要成为太监呢? 又是什么让他觉得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就能过上好日子?听子牙童趣人物纪接着往下讲,看看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在宫外度过的一生。
冥冥中生根发芽
出生于天津静海县西双塘村的孙耀庭一家六口人,却没多少地。饭都吃不饱,更别提想要穿好衣服。本来没有比较,他也许在贫困中就这样过完一生。
可6岁见识到了“有出息”的人的生活,也知道了对方“有出息”的办法,他的一生便就此改写。
1910年的一天,村里人传言,年少进宫的张兰德要回家探亲了。言语中既有艳羡又有着几分瞧不起。为什么大家的态度如此奇怪呢?
张德兰少时进宫,另取名字“小德张”。之后一路摸爬滚打进入贵人的视线,得到赏识,不仅被授予了三品顶戴,后来更是成为了长春宫四司八处的大总管。
他回乡的那一天,衣着华丽,满面春风,有人护卫的张德兰深深印在了孙耀庭的脑海。戏台子从早唱到晚,一个村的人谁都能去听;肉包子挨家挨户管,人人有份的那种阔气让孙耀庭羡慕进了心坎。
当他问父亲:“张大人为什么这么阔,他是怎么进宫当大官的?”父亲指着他的裤裆,说没了这个,再像他一样进了紫禁城,慢慢熬出头当了大太监,就可以这么风光了。”
小小的孩子没有在意父亲言语中的调侃与打趣,只想着是不是我也可以这样带着过上好日子?
眼中明显的羡慕与跃跃欲试,让孙家父亲吓了一跳。阉割是男性一生都忘不掉的痛,是让家里变成绝户,被人戳脊梁骨,还没有未来。
听着父亲的严厉言语,孙耀庭暂时搁置了这条看似能“飞黄腾达”的路。
可就在此后,孙家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土地被有心人设计强占去,父亲与大哥反而被关。
孙家整日愁云惨淡,直到父亲和大哥被放出来,孙耀庭心中的慌张才有了出口。但那不知不觉中产生的恨,让他再度想起了当初想要“出人头地”的梦。
1912年,孙耀庭8岁。在他的苦苦哀求与不断劝说下,父亲寻着一个妻子外出的日子,为儿子完成了身份转变。
梦想得以实现
之后养伤期间的孙耀庭极为坚强。直到3月的一天,人们将在静海县听到的消息传回村里,“皇帝退位”四个字让刚有一点行走能力的孩子呆愣在原地。
随着父亲的破口大骂和母亲的泪流不止,孙耀庭害怕极了。心中的梦碎了,身体也自此残缺。他颤抖着声音问父亲是否能接上,之后便听到了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
一家人艰难度过这段痛苦岁月后,经过一番商量,孙耀庭走进私塾,成了一家人全力供养的读书人,只为他能在将来有条出路。
好在小小少年十分争气,受到过先生的多番夸奖。因为先生会些医术,于是想要收孙耀庭为徒,为他增加一份保障。可就在这时,孙耀庭的梦有了实现的机会。
京城的贝勒府正在招太监供职。15岁的孙耀庭收拾东西连夜出发。凭着读过几年书,懂些知识人又机灵,他很快得到了贝勒的青睐。
可因为世道不同了,他就算在王府里有了芝麻大点的地位,也没挣到多少银钱。想到曾经“小德张”的风光无限,孙耀庭决定放弃贝勒府,只往皇宫里钻。
不断往外托关系,将手里被赏赐的物件塞出去,孙耀庭进了宫。得到的却是伺候当时已经老迈的,九堂副督大总管任德祥的活。
任德祥十分爱“使唤”人此时的孙耀庭可算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皇宫内最底层的人的心酸。
好在他一心向上的念头始终不灭。经过打听,得知端康太妃爱听戏,他便将自己在贝勒府中学到的把式全拿出来,最终进了宫内的戏班子,也顺利受到了贵人的赏识。
可能也是命运向他有所倾斜,之后孙耀庭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时刻”。
溥仪大婚,新皇后婉容选了孙耀庭为管事。因为皇后心善,对待下人也算和善,孙耀庭十分效忠对方,结了一段较好的主仆情。
可惜时间来到1924年,冯玉祥的到来,赶走了当时皇宫里的大部分人。
当人群躲难到达摄政王北府时,只有孙耀庭愿意将自己悄悄藏起来的银钱全部献给婉容,让她前后能够打点。可只过了三天时间,他心中奉若珍宝的“主仆情”就被践踏一地。
贵人们一夜之间全部撤离,婉容并没有带着他一起走。瞬间心里凉了半截,孙耀庭就此回到老家安置。
而几个月后,一个伪满洲国皇宫建立的消息传来,孙耀庭又在心里为贵人“开脱”,想是他们走得太急而不是故意丢下,于是再次来到宫中。
一生有所见证
可此时的眼前人已经不是曾经的人。性情大变的溥仪不信任身边的任何人,孙耀庭这样的“旧人”也经常受到打骂。后来被调御前,于每餐饭前试毒之后,孙耀庭开始慌乱。
他不仅要忍受时不时加诸于身的毒打,还要承受日日心惊的心理压力。好在后来他被诊断患有传染性肺病,这才得到几百大洋,狼狈离开。
没有选择在外地自生自灭,孙耀庭回到了老家。许久不见的家人真心接受了他。可也是这段时间,各自知道底细的村里人对他散发出了极大的恶意。
在乡间小道遇见,孙耀庭主动问好,有的人会捏着鼻子退出很远,嘴里说着“晦气”二字。村里稚子们隔着一段距离相遇,男孩会指着他大喊“太监”,说着他身体的残缺,以及家里人对他的评价。
毫不遮掩的言语令孙耀庭渐渐陷入痛苦,随后家里人也开始被指指点点。好似给家里带来了麻烦,孙耀庭打算外出流浪。
第一次出走没多远便被大哥找回,他第二次于晚间离开,之后再没回家。
孙耀庭来到了兴隆寺,这里有不少穷太监聚集,大家相互之间没有歧视与打压,抱团取暖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很自在。
因为年少时期读过书,能识字,后来他还在寺庙内谋得一份手记的工作,每月能拿些工钱度日。
1996年,孙耀庭已经90多岁了。在这座接纳他半生漂泊的寺庙里,他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在生前亲眼见证了中国君王制度最后的落幕,也在时过境迁后从年少时的幻梦中清醒。
有过风光与自认为成功的一刻,也有过低谷满是迷茫与恐惧的时候。年幼时向往最高处的一次选择,让孙耀庭用一生的时间去记忆身体的残缺,与努力维持心灵上的尊严。
离开皇宫的后几十年里,他唯一的坚持,便是不和他人一起洗澡。临终前他也有过交代,死后无需他人洗澡。时代一直在更新,可有些时代的印记永远留在了某群人的心田。
你认为孙耀庭的选择是为时代与环境所迫吗?他的一生中有没有过其他选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子牙童趣人物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