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庭教育促进法》讲“法律”更讲“人情”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开始实施,“家务事”正式登上了“公堂”,父母开启了“依法带娃”时代。

这部法律一经发布就引来广大网友热议,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样一部法律,在现实中的可执行度到底有多高呢?

仔细阅读此部法律就会发现《家庭教育促进法》并非家庭教育法,而是一部促进法。针对家庭教育的法律将倾向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奖惩,而促进法在于引导,不在于奖惩。

十年栽树,百年树人。育人和植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棵树苗活下去的第一步就是保持树干的垂直生长,在栽种之初用辅助工具保持垂直显得尤为重要。定期定量补充营养和水分的同时适当为其修剪枝条。一棵树苗如果没有科学的培育尚且无法正常生长,甚至面临着死亡的危险。我们作为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物种之一,在幼年时要经过更科学的教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家庭教育促进法》讲“法律”更讲“人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加强对父母的教育,就是保护下一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上一辈父母的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隔代的孩子,新一代的父母又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同时,在国家双减政策下,孩子在家庭成长的时间越来越多,新一代的父母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有条件的父母大多选择将孩子寄养在父母身边,在下班后选择与孩子相处。这也是在相亲中“本地人”或“外地退休父母”成为重要的相亲标准的原因之一。没有条件的就依托于托儿所和驿站,机构的正规程度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参差不齐。这时的孩子就像一颗刚刚破土的幼苗,此时的父母不应仅仅是黑暗中的一道指路明灯,更应成为把握方向的舵手,时刻调整前进的方向。

《家庭教育促进法》讲“法律”更讲“人情”

这部法律的实施目的就在于给“生而不养”的父母敲响警钟,引导其重视家庭教育问题。同时,为那些渴望科学教育的父母提供正规方便快捷的育儿培训,从“经验带娃”走向“科学带娃”。这部法律才刚刚实施,还有待时间去检验,去丰富,但我相信这将是引发我们工作生活变革的一次“蝴蝶效应”,我们的政府正在一步步致力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切实的利益。

同时我认为家庭教育不应仅仅是对下一代父母的要求,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对隔代父母的指导也显得尤为重要。鼓励有资历的老教师“返聘”,新老教师各展所能,共同撑起希望的明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