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读汉代辟邪神器玉翁仲——王建泉

作者:宝石学家王建泉

古玉【百日识百器】第56讲:汉代玉翁仲

解读汉代辟邪神器玉翁仲——王建泉

汉代玉翁仲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翁仲汉代早期以玉制成,一般小巧简略,多为青年男子形象,佩戴于身,即有守护之意,又有辟邪之功能。

01、玉器材质

甘肃肃北马鬃山青白玉,属透闪石矿物的软玉。

02、玉器形制

汉代玉翁仲,立体圆雕,高40毫米。

03、玉器工艺

玉翁仲,呈直立状。头戴冠饰,长脸,束腰,身着交领曳地长衫。双目、嘴及腰和裙边以深阴刻线雕刻而成,有“汉八刀”风韵。

04、玉器年代

汉代玉翁仲。距今2200多年。

05、玉器作用

玉翁仲流行于汉代,是一种使用配饰, 用于辟邪。

06、玉器鉴定特征

这件玉翁仲有褐色沁斑,包浆厚重。采用汉代“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苍古,面部只琢眼和口,仅用三至五刀短阴线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面脸,连眼、口都不刻划,睑为长圆形,睑过于圆的多是后仿的,尤其民国时期有大量仿翁仲,仿品阴线较粗,刀口边沿有崩裂现。

另外汉代玉翁仲多数无胡须,目前所见的有胡须的翁仲均为后仿,且胡须用阴线表示,阴线较粗,做工没有汉代的味道。

再有汉代翁仲穿孔多为“人”字形,从头顶直到腹部,再分两路由腰部两侧出来,呈“人”字状的绳子也是从头部而下至腰的两侧系一结,这样翁仲人悬挂时就可以立着。后仿的穿孔有的从上至下呈直孔状,为通天孔;也有的为倒“丁”字孔,是从头顶至腰部两侧,不是“人”字孔。

玉翁仲在西汉,雕的是青年形象,武将装束;到了东汉以后,则大多为老者形象,多为文官装束。

07、时代背景

翁仲将军,姓阮,是秦始皇时的一名猛将。相传是越南人,叫阮翁仲。他身高魁梧,作战勇猛,攻无不克。秦始皇曾命他出征匈奴。死后为纪念他,铸其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以镇邪驱恶。此后,大凡得点功名的人死后,都刻石翁仲立于墓前或墓道两侧。他成了镇邪驱魔保平安的象征。

08、备注

古代民间佩戴辟邪饰物已经十分普遍,种类也很多,这是一种民俗心理的传承。但是,玉翁仲是古时最为流行的三大辟邪佩饰之一。这些辟邪佩饰,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沉淀,饱含着人们祈求无病无灾,安康顺利的美好心愿。

09、真品玉翁仲图片欣赏

解读汉代辟邪神器玉翁仲——王建泉

玉翁仲

解读汉代辟邪神器玉翁仲——王建泉
解读汉代辟邪神器玉翁仲——王建泉

10、作者简介

作者:王建泉

珠宝鉴定师 、钻石分级师、 NGTC宝石学家、古玉鉴赏家

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 · 客座教授

解读汉代辟邪神器玉翁仲——王建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