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屯门海战:嘉靖登基后的首战,拉开大明军事洋务运动序幕

无论怎样,儒家的“仁”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仁”成为大明内敛的“精神”原因。

因为农业文明,朱元璋等人对大海产生畏惧,希望所有人都成为“农民”,这就是他理解的“大仁”。所以,内迁沿海军民、禁海政策、海运给辽东的军粮改为河运等,就是他理解的“仁”的体现。

明宣宗继承朱元璋的理念,疆域大撤退、大收缩,也是为了“仁”。在农业文明下,那些地区只会让财政支出高涨,由此就会让朝廷给的救灾款、基础建设的投入就会缩少,民间的生活也就会艰难。因此,为了百姓的幸福,一切都应该收缩。

在不断收缩中,既得到了农业文明最大的利益,也得到了天下的稳定。但却失去了对外学习的动力。

屯门海战:嘉靖登基后的首战,拉开大明军事洋务运动序幕

明正德十六年,接替正德继位为皇帝的朱厚熜做出了不与葡萄牙帝国(佛郎机国)建交通商决定后,葡萄牙特使皮雷斯不但被勒令离京(详见上文正德已死嘉靖登基:中葡贸易通商被禁止,战争即将爆发),而且在广州被抓了起来。由此,大明和葡萄牙之间爆发了真正的战争。

葡萄牙帝国与大明首战:屯门海战开始仿造佛郎机

因为有了新的旨意,广东地方当局抓捕了皮雷斯等人。在使团被扣押期间,葡萄牙军方与明政府进行协商。中方给予的条件是:葡萄牙归还马六甲。最终双方于1521年8月4日爆发了“屯门之战”。

葡萄牙国王若奥三世命令驻印度总督对中国宣战。当葡萄牙军队在中国海上有异常调动时,明政府派往广东的海道副使汪鋐汪鋐便命手下将士作好战斗准备。

屯门海战:嘉靖登基后的首战,拉开大明军事洋务运动序幕

汪鋐来到广东后,立刻派人侦查屯门岛附近的葡萄牙人实力,并且做好收集战船、渔船、守卫兵将的力量。地方乡绅吴瑗、郑志锐负责招募民兵,驾驶渔船布防监视海面。

因为葡萄牙方面的武器,特别是火炮比我们的要先进,打得远打得更准,在见识到葡萄牙火炮的威力、损失惨重后,汪鋐命令守城将士严守不出,待敌舰靠近时再行炮击。

此时,在火铳方面,大明已经比西方落后许多。战船有弱小许多。葡萄牙战船之大,让我方人员记忆深刻:

初,佛郎机番船用挟板,长十丈,阔三尺,两旁架橹四十余枝,周围置铳三十四个,船底尖,两面子,不畏风浪。人立之处用板捍蔽,不畏矢石。每船二百人撑驾,橹多人众,虽无风可以疾走。各铳举发,弹落如雨,所向无敌,号蜈蚣船。其铳管用铜铸造,大者一千余斤,中者五百余斤,小者一百五十斤。每铳一管,用提铳四把,大小量铳管,以铁为之。铳弹内用铁,外用铅,大者八斤。其火药制法与中国异。其铳一举放远,可去百余丈,木石犯之皆碎。摘自《殊域周咨录》严从简。

屯门海战:嘉靖登基后的首战,拉开大明军事洋务运动序幕

葡萄牙方面因为战船数量原因,明军严防死守情况下只好后退了。最后,我方还是采用传统的战法——火攻打败了葡萄牙。

具体办法是:以大小200艘各式船只趁着夜色,突然将葡萄牙舰队包围。对其进行长期围困,因为葡萄牙方面没有稳定、源源不断地粮食供给。

我方又通过各种措施(何儒化装成卖酒售米的商人),联系到了葡萄牙战船上的华人(例如杨三、戴明等人)或华人后裔或对华印象比较好的东南亚人。他们开始陆陆续续地将葡萄牙火炮的图纸、构造方式、射程等关键指标传送出来。

汪鋐立刻让军匠进行研究,对中国火炮进行升级改造。中国的军火工匠们开始仿制出葡萄牙式火炮或战船的序幕。

汪鋐又命令收购民间的一些破旧船只,购买柴草、硫黄、油脂等备着日后火攻之用。在大风中,利用火攻进攻葡萄牙方面。最终,把葡萄牙方面击败、击溃,但没有被全歼,其主力三艘大船趁乱撤退。

屯门海战:嘉靖登基后的首战,拉开大明军事洋务运动序幕

汪鋐画像

1521年的屯门海战之后,1522年又爆发了“西草湾之战”。两次海战之后,葡萄牙方面因为其国国小、人少,其殖民领土太广需要消化时间,又与西班牙关系不睦。所以,根本没有办法抽调更多的人来华参加战事。

由此,既可以说是我们的某种幸运,更是我们的不幸!

不幸之处就在于:以当时的民族精神,明朝君臣在“学习西方武器”上并不“特别保守”(请注意用词),从汪鋐的案例就可以看出。

什么样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

在与敌人竞争乃至战争的时候,才是学得更快、更稳、更久。然而,因为葡萄牙自身潜力也就是它的依托能力不足,没有能力长期与中国竞争,只能采取“国家海盗”的形式骚扰大明。

因为没有正面的竞争也就是战争,就不会对明朝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就会产生“学习惰性”。

同时,明世宗也继承儒家的“仁”观。

屯门海战:嘉靖登基后的首战,拉开大明军事洋务运动序幕

深圳市中山公园汪鋐雕塑

正德朝,为了宗主国的责任,为了维护天下秩序,拒绝与葡萄牙通商。嘉靖也是如此。但正德的“仁”只是一种“假仁假义”。“维护天下秩序”“保护宗主国的尊严”不是光说不练,而是要真正地为马六甲等国复国。在这个问题上,嘉靖虽然做得比正德要好,但还很不够。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