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战争中后期,日本日军为什么没有攻入陕西,是因为攻不下来吗?

说到陕西,我们自然就想到关中。作为中国历代以来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关中几乎在这漫长的历史当中,多次成为各方势力必争之地,同时,它也是许多王朝的龙兴之地,比如汉朝和唐朝这两个大一统王朝。

抗日战争中后期,日本日军为什么没有攻入陕西,是因为攻不下来吗?

关中

之所以称为关中,顾名思义,就是处于关隘的中间。准确来说,关中就是指整块平原位于四座关隘之中,这四座关隘分别是北面的萧关,这座关隘是处于六盘山山口,维护关中西北的安全;西面的大散关,这是是川陕之间的交通咽喉);南面的武关,这是古代由湖北河南进入陕西的要道,因为隔着一道秦岭;至于东面就是函谷关了,只不过后来演变成了潼关,这座关隘是重中之重,是河南、山西进入关中的唯一要道,在这发生了不下百次的大战,在山海关还没有出现之前,说它是天下第一关也不为过。

抗日战争中后期,日本日军为什么没有攻入陕西,是因为攻不下来吗?

关中的四大关隘

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因为关中的天然地形优势,从山西或者河南进入陕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古代秦始皇东守函谷关拒六国,还有近代日本打完了大半个中国乃至打到东南亚,拼了老命都没有踏进陕西一步。

众所周知,武汉会战结束以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了相持阶段。虽然这场会战以国军撤出武汉战败而结束,日军获胜,可是日军并没有再进一步,或者说再没有通过此路进攻重庆的打算。为此,日军决定从陕西着手,欲学中国古人的智慧,由河南出兵,入潼关,进攻陕西,从而达到进攻四川的目的。

抗日战争中后期,日本日军为什么没有攻入陕西,是因为攻不下来吗?

抗日战争三大防线

那是在1941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胜利后,欲集中兵力向中国大后方陕西、四川发动所谓“五号作 战”,妄图用大规模进攻一举歼灭中国军队主力,摧毁国民党重庆政权,迫使中国政府投降。

其实在1938年的时候,日军就已经有进攻陕西的打算了。1938年春,日军在占领山西永济以后,每天就有上千发炮弹落至潼关,飞机轮流轰炸。不过当时先后有国军28师、109师、167师、78师和第一师驻守潼关,所以日军的多次进攻均宣告失败。

抗日战争中后期,日本日军为什么没有攻入陕西,是因为攻不下来吗?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的中国领土

不过事情还没有完,1941年5月,中条山战役爆发,不过此战是国民党抗战以来最为惨重和耻辱的一次军事失败。打了一个月之就日军还是占领了黄河北部山区。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随着美军在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胜利,日军大本营认为美国反攻在即,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部队随时调赴太平洋战场,而且在中国东北也需保持防御苏联军队的力量,所以中国战场的日军无力进攻川陕地区,进攻陕西的计划遂成泡影。

当然除了国际方面上的原因,中国战场也对日军极为不利。虽然中条山战役日军赢了,但是在中条山依然国军驻守,中条山会战后就是八路根据地。这就表示如果日军不把吕梁中条山还有河南的中国军队消灭,大军渡河进犯随时可能被截断后勤后方,陷入重围。

所以不是日军不想进攻陕西,而是打不下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