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书法界有很多书法家的字,在早年的时候,偏向于“传统”,并且功力较为扎实,而到了中的时候,往往喜欢写一些“丑书”,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是书法走向了倒退。

其实不然,书法的“美”与“丑”并不是以世俗意义上单纯的“好看”与“不好看”来评定的。而是需要独特的书法语言才能读懂,需要具备了书法的独特审美能力,才能看出一些“丑书”背后的经典!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颜真卿行书《送刘太冲叙》长卷

在今天的浙江省博物馆留存在这样的一件作品,此作为颜真卿所书,后来流落民间,险些散佚,到了南宋大收藏家留元刚斥巨资搜集颜真卿法帖,编成了著名的《忠义堂法帖》。

在这《忠义堂》法帖当中,有一件著名的“丑书”,此作乃是颜真卿书法探索极为成功的一件作品,被誉为“极品丑书”,此作将楷书、行书、草书融为一体,但自然而和谐,构建出了一套独特的审美境界。

这件作品就是颜真卿63岁的作品《送刘太冲叙》。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很多人说颜真卿凭借这件作品,在书法上超越了王羲之,其实这里的超越指的是颜真卿在不同“二王”体系的书法路径当中,做出了极为成功的探索。

米芾评价这件《送刘太冲叙》,可谓至论,他说:

神采艳发,龙蛇生动,睹之惊人。

“神采焕发”指的是颜真卿的大胆革新,以篆籀笔法入楷、行、草,从而线条饱满而圆实,就像是龙蛇飞舞一般,令人看起来无比激动!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这种书法的技巧,就是怀素与颜真卿交流时,所谈到的“折钗股”、“屋漏痕”和“锥画沙”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逆锋篆籀笔法的使用。

这种方法在能够弥补“二王”笔法的不足,达到了“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境界,即写出来的字可禁得起无限的方法或者缩小而丝毫不失势。

《送刘太冲叙》的内容是给自己的生平好友刘太冲兄弟鸣不平,为其才学渊博而不受重用感到惋惜,是一封单纯的信札,然后就是这样随手的一封信札,成就颜真卿在不同“二王”书法体系中探索的成功!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自初唐以来,以“初唐三大家”为首,世人学书谨遵“二王”范式,到了颜真卿这里,他以自己超凡的艺术天分和大胆的艺术魄力,将汉魏篆籀之气注入到了“二王”体系当中,并且这种探索极为成功,于是才有了史学大师范文澜先生的这一句话:

“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书体的创造者”。

如果说从唐代书法家当中,选出一个人代表大唐气象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是颜真卿。

大书法家董其昌对这样《刘太冲叙》这样赞叹道:

“颜鲁公送刘太冲叙,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有异趣。米元章谓如龙蛇生动,见者目惊,不虚也。”

董其昌、米芾看到了这幅字都震惊了,笔者经过细细揣摩和临摹,同样被震惊了。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颜真卿这件《刘太冲叙》当中宋、元、明、清影响力极大,米芾、董其昌、王铎以至于清代的康有为、伊秉绶等人都从此帖当中,获得教益良多,当代书法家参加国展,在技法上许多也参以此帖。

在颜真卿生平传世的法帖当中,论及对于“篆籀气”的应用,不是《争座位帖》,也不是《祭侄文稿》,而是这样《送刘太冲叙》。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颜真卿63岁“丑书”,楷行草一体

《送刘太冲序》尾署“鲁郡公颜真卿叙”,而正确的署名应为“鲁郡开国公”。以书法的直观经验来判断,也与真迹《刘中使帖》的艺术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应是古代的临写本。可以说,颜真卿的书迹,除碑、帖的刻拓本外,相传的墨书作品,真迹作品不过两三件而已。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