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卧龙一出,周郎遂卒。
凤雏不落,卧龙继伏,
冢虎一出,卧龙遇阻。
(卧龙即诸葛亮,周郎即周瑜,凤雏即庞统,冢虎即司马懿)
首先这四句话非正史所出,野史也并未有过任何的记载,他仅仅就是当代人恶搞编出来的,最早是出现在某贴吧中,所以大家看看就行,千万别当真。当然,郭嘉虽然没有大家编出来的那么恐怖,但论能力,郭嘉的确是三国中最顶尖的其中一位谋臣。
雄主曹操曾言:“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建安元年(196年),郭嘉被荀彧推荐给曹操时,曹操在与他谈论不足数刻,就说出了那句话,此时在曹操的眼里,郭嘉就是那位能帮助他成就大业的人。
此后,郭嘉却是没有辜负曹操对他的信任,也没让曹操看错他。在曹操麾下,郭嘉是屡献奇谋,先后帮助曹操灭吕布、败刘备、溃袁绍、破乌桓,让曹操一步步壮大,直至成为东汉末年最具实力的割据政权。

献策灭吕布败刘备
《三国志.郭嘉传》载:“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198年,曹操率军攻打雄踞在徐州的吕布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吕布是屡战屡败,历经三次大战,吕布最终被打的只能是死守下邳城。此后,因下邳城高防强,且吕布军主力尚存,因此曹操数次进攻都未能攻破下邳城,而此时因数月的作战,曹操军将士已是疲惫不堪,曹操遂决定退兵。
此时,郭嘉却站了出来,他向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就是吕布是有勇无谋的人,一旦力气用过头了,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所以他劝曹操应该接着攻击,且一定要接连不断的强攻,这样就一定能攻克下邳。而后,曹操听取了郭嘉的意见,果然在不久就攻克下邳,擒杀吕布。
《傅子》载:“太祖欲速征刘备,议者惧军出,袁绍击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太祖疑,以问嘉。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东征备。备败奔绍,绍果不出。”。200年,曹操在欲进攻袁绍的前夕,为了彻底解决与袁绍决战时不被周边势力所打扰,曹操决定先清掉周边有威胁的势力,而刘备首当其冲。
当时在曹操提出要进攻刘备时,他身边的谋臣大多都不同意曹操的想法,他们多担心在进攻刘备时,袁绍会突然派兵攻打许都,所以多不同意此时进攻刘备。但此时郭嘉却提出可以攻打刘备,他认为“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迅速作出反应。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迅速进攻,他必败无疑。然后再回师对付袁绍,这是改变腹背受敌的最好机会,决不能失去”,而后曹操听取了郭嘉的意见,派兵攻打徐州,最终刘备大败而逃,而优柔寡断的袁绍也果然没有做出进攻许都的行动。
征袁绍屡献奇计
《三国志.郭嘉传》载:“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宫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200年7月,曹操亲率大军与袁绍军在官渡大战,不久陷入僵持阶段。此时,曹操突然接到已全据江东的孙策听闻曹袁在官渡大战,于是准备率兵北袭许都的消息。
曹操听后自然是惊慌失措,他知道一旦许都被占,其后方必定大乱,此后更是会陷入袁绍、孙策团团围困之中,到那时他必将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曹操慌乱之中,决定退兵。而此时,郭嘉再次站了出来,他镇定自若地说道:“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所诛杀的都是些英雄豪杰,他是能让人效死力之人。但是孙策这个人轻率而不善于防备,虽然他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如果有刺客伏击,那他就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在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
此后,曹操并接受了郭嘉的谏言,不再管孙策欲奇袭许都一事,而是专心于袁绍进行决战。而后,孙策果然如郭嘉所说,被人在丹徒刺杀,不久即身亡。
《三国志.郭嘉传》载:“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202年,官渡之战大败的袁绍不久即病逝,之后袁谭、袁熙为了争夺袁氏的控制权,开始大打出手,内讧不断。
随后,曹操趁袁氏内讧,举兵伐袁,不久即占据冀州半壁。而此时就在这大好形势下,郭嘉却建议退兵,他认为此时袁军虽处于内乱之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家还是有很强的实力的,如果此时曹操一定要拿下冀州,灭亡袁家,那在这生死存亡关头,袁家二兄弟一定会联合起来先抵抗曹操,这样曹军虽还是能拿下冀州,但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于是他建议:“袁谭、袁尚素来互不相服,又有郭图、逢纪这样的谋臣在当中掺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刘表,静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一举可定也”。
此后,曹操听取郭嘉的建议,退兵佯装要进攻刘表,果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曹操遂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曹军没花费多大的力气就攻克了冀州。
奇策大破乌桓
《三国志.郭嘉传》载:“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大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
207年,袁尚、袁熙等袁氏余孽逃入乌桓,准备联合乌桓卷土重来,此时曹操为了彻底解决袁尚、袁熙和乌桓对于北方的威胁,于是再次亲征乌桓。而在征讨乌桓的过程中,郭嘉觉得曹操推进的速度太慢,这样很容易让乌桓有准备的时间,而如果让乌桓有充足的准备,这场战会很难打,一旦僵持下去,荆州的刘表、刘备势必会乘虚而入,于是他建议曹操:“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
此后曹操听取了郭嘉的建议,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田畴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乌桓的背后,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最终不敌,乌桓惨败,曹军俘虏了20余万人,自此北方的威胁彻底消失,曹操得以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
可以看出,在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的这11年的时间里,曹操可谓是顺风顺水,避免了一次又一次的错误,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可以说,郭嘉对于曹操的贡献绝对是功不可没的。而正如陈寿所说郭嘉真是“世之奇士”,他在三国的确是最为顶尖的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