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自清的父亲纳妾丢官,气死祖母,朱自清为何还写《背影》赞美他

朱自清的父亲纳妾丢官,气死祖母,朱自清为何还写《背影》赞美他

朱自清的《背影》是讲述父爱的经典,还被收入过中学语文课本,曾经感动了无数人,大家都为文中那位朴实的父亲的爱子之行感动。但是朱自清和父亲朱鸿钧的关系一度并不好,他父亲的品行方面也令人大跌眼镜,简直跟《背影》中的印象判若两人。

朱自清为了这个不争气的父亲,甚至跟其闹到了决裂的地步。那么是不是就说朱自清的《背影》是骗我们的?其实朱自清并没有骗我们,只不过他没有把更多的真相告诉我们。作为父亲,疼儿子也是有的,朱自清就是抓住了某个瞬间才写成了这篇文章。那么朱自清的父亲到底有什么劣行?

朱自清的父亲纳妾丢官,气死祖母,朱自清为何还写《背影》赞美他

朱自清和父亲的矛盾的根由,隐藏在《背影》里面的一句话里,这句话就是“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在这里朱自清没有说祖母的死因,和父亲差事交卸的原因。其实这背后的原因,足以令其父形象大毁。

这两件事情其实都是朱自清的父亲一手造成的。在1915年的时候朱自清的父亲升官做了徐州榷运局(掌管盐等专卖专运的机构,属于肥差)的局长,然而他在任上时没有勤奋克己,而是娶了一个小妾改善生活。那时虽然纳妾是合法的,但是也得看家里成员的意见。朱自清的父亲纳妾就得到了朱自清的祖母的反对,认为他已经近50岁了,刚一升官上任就追求奢侈生活是自取灭亡。

朱自清的父亲纳妾丢官,气死祖母,朱自清为何还写《背影》赞美他

果不其然,朱自清的父亲因为需要养小妾,开支就大了起来,于是就挪用了公款。1917年东窗事发后,就被迫交卸了差事。这件事可以说让朱自清的祖母非常气愤,于是就活活的气死了。因为没有了收入来源,朱自清书念不成了,被迫提前参加了工作,而且把自己的收入的一大半都寄到了家里。

可是令朱自清没想到的是,父亲还嫌他赚钱太少,给家里的钱太少了。后来朱自清被迫把工资全部交给了父亲。也许在祖母去世和父亲交卸差事时,朱自清还没有彻底对父亲失望。从背影开头看: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父亲还了亏空”这句说明父亲挪用的公款不多,收拾点家当还是可以把窟窿填上的。所以朱自清选择了原谅父亲。那朱自清为什么最后和父亲彻底决裂了呢,其实原因也隐藏在《背影》里,这句话就是“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原来朱自清的父亲是个脾气很大的老头。

朱自清的父亲纳妾丢官,气死祖母,朱自清为何还写《背影》赞美他

武钟谦

父子之间闹腾总算是内部矛盾,可是朱自清在父亲丢官前夕有了老婆武钟谦,朱自清的父亲就认为此儿媳不吉利,刚一过门自己就丢冠,家里还有老人去世。公公和媳妇之间的矛盾让朱自清左右为难,朱父经常骂儿媳,后来她还得了抑郁症。朱自清发现自己亲爱的妻子被父亲折磨成这样后,就跟父亲断绝了父子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背影》写于1925年(此时父子已经和好),属于回忆8年前的往事,也就是1917年冬天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事交卸。而朱自清和武钟谦在1916年结婚,父亲在1915年升官徐州榷运局,随后纳妾,1917年丢官。也就是说朱自清和父亲几乎在同时娶了女人,难怪祖母非常生气的。

朱自清的父亲纳妾丢官,气死祖母,朱自清为何还写《背影》赞美他

1925年,父子关系能和好,其实在《背影》里也交代了,就是这年苍老的父亲写了封信给了朱自清——“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看了这封信后,终于原谅了父亲,回忆起了8年前车站分别买橘子的场景,挥笔写了《背影》来赞美父亲。

康熙皇帝,果真是“千古一帝”?国外史料,揭露了他的荒淫行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