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航天局局长宣布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延长至2030年

12月31日,美国航天局局长比尔·尼尔森(Bill Nelson)宣布:“拜登-哈里斯政府承诺将国际空间站(ISS)的运营延长至2030年。”

尼尔森在讲话中提到,20多年来,国际空间站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科学、教育和技术方面的发展。美国将继续参与国际空间站将增强创新和竞争力,并推进必要的研究和技术,计划通过正在进行的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将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有色人种送上月球,并力争为将首批人类送上火星铺平道路。

美国航天局局长宣布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延长至2030年

NASA的声明截图(来源:NASA)

不可否认,在过去的20年里,国际空间站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一杆大旗。这个独特的微重力实验室已经接待了来自全世界4200多名研究人员的3000多项研究调查。这些研究或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对基础学科研究的推动、对人们生活的改善有着巨大的帮助。世界上近1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空间站的活动,包括每年超过150万名学生参加了NASA主导或支持的STEM活动。

这110个国家里应该也包含中国的。就在十几年前,水兄还带着徒弟参与过一次上海青少年与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的无线电通话活动。现在很多人知道国际空间站不带中国“玩”,NASA不与中国合作,主要来自2011年4月美国国会批准的“沃尔夫条款”(由美国共和党籍国会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发起)。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美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航天项目。原因当然是更加复杂多样的,但肯定有限制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尤其是载人航天的发展的考虑。不过,事实大家也都清楚了,中国非但没有被限制住,而且还独立掌握了空间站建造和运行能力。

美国航天局局长宣布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延长至2030年

由SpaceX龙飞船于2021年11月8日拍摄的国际空间站(来源:NASA)

在天和核心舱发射的时候,不少媒体、自媒体都提过2024年后中国空间站可能是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我在直播中也解释过,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解。“2024年”之说来自于此前NASA的预算年限。也就是说,只要预算能解决,国际空间站一定还能继续运行的。要知道,在2010-2011年期间,NASA还曾担心过ISS撑不过2015年呢。不过,各国的情况不同,最早一同参与研制的国家中也确实有打退堂鼓的。ISS建设至今花费超过1500亿美元,还真不是谁都玩得起的。但即便是经济走弱的俄罗斯也在想办法维持,尽管现在份额越来越少,已经不得不蜗居到一个小小的舱段里了。国际空间站能运行多少年,主要还是取决于美国政府的投入。我在节目里也说过至少2030年前应该不成问题,看来我可能猜对了。

美国航天局局长宣布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延长至2030年

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国家(来源:NASA)

不过,或许事情也不会那么简单地结束。我们注意到这次是局长出来说“拜登承诺……”。说明这应该还只是一个表态,并不能算一个正式的规划,也还没到批复预算的份上。考虑到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相互角力、交替执政的情况,也不排除产生小小变数的可能性,虽然可能性不大。再来看看这个时间点,2021年的最末一天……拜登的表态很有可能是借着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并获得全球关注和赞扬的机会,给美国航天局送上了一份厚重的新年大礼包;也有可能是因为看到了中国今年创纪录的55次航天发射以及空间站建设中取得的骄人成绩,被深深地刺激到了。回想半年前,就在2021年6月23日,NASA局长尼尔森在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听证会时,还表示支持“沃尔夫条款”永久化,确保“美国第一”。当然,事实上他始终在强调“NASA需要增加预算”,这样才能“使美国更好地与中国竞争”。

美国航天局局长宣布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延长至2030年

尼尔森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听证会应答时的演讲稿截图(来源:NASA)

不管怎样,咱抛开美国不谈,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国际空间站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不论是技术的意义,还是科学的意义,哪怕仅仅是象征意义,所以国际空间站的运行时间的延长肯定是个好消息。既然得到了“延寿”的承诺,那么未来,NASA可能需要重点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国际空间站部分老旧的舱段和仪器设备如何更新换代?第二个,可能更需要好好地去决策——是否需要建设新的空间站彻底替换国际空间站?

打 赏 通 道

订 阅 通 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