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孙策与孙权为亲兄弟,之所以孙权能够夺得东吴政权,不是因为孙策无后,而是孙策在为大局考虑。遍观天下诸侯,无不以攻城略地,一统天下为己任,东吴自然也不可能在其中独善其身,为了后世安稳,传位于自己年仅十岁不到的儿子,东吴必然会根基不稳,但若是传位于孙权,东吴便不会有这种担忧。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孙权直接压低自己大哥这一系的爵位,完全是向江东群臣表明他的态度,他的权力是交给自己的子孙的!断了孙策旧臣和孙策后代的念想,避免同室操戈,同时也未必不是保护了孙策一脉,起码自己不用向自己的侄子举起屠刀。在宋朝,赵光义从哥哥那里继承权力后就直接灭了哥哥的后代。从道义和情感上来说,孙权是对不住孙策的,起码可以说是小气,甚至是忘恩负义了。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孙权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无可厚非。假若将和自己辈分一致的哥哥孙策追封为皇帝,这是否意味着孙策的儿子官方承认其为法定继承人了,这对于孙权的地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孙策的儿子有资格来问鼎皇位,这悄然便增加了孙权的统治压力,那么孙权对东吴的事业呕心沥血,却生生自己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大隐患,试想,应该有野心的皇帝不会如此给自己埋个大坑吧。这还是出于对自己的孩子的保护,儿子孙绍会在父亲的羽翼下茁壮成长,不会有来自自己的表兄弟的威胁,这样后继者便无所忧患了。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不是忘恩负义,是不能封,在古代大位都是父传子,这样的继位方式称为正统,名正言才能顺,继位合法你才能说话有威信,所以在孙权称帝后,为了让别人觉得他继位的合法性所以就追封其父为武烈皇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策有子嗣留了下来,如果追封其兄为皇帝,那他子嗣呢,将来怎么办,这是给他的政权带来了不稳定性如果册封其兄为皇帝这样一来孙权一旦驾崩,那么他的子嗣和孙权的子嗣都有继位的能力,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所以孙权并不是忘恩负义,他对其兄的子嗣还是不错的起码没有杀害。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