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作者:古今千秋原创

1954年,东北地区有一名男子,与冒牌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意外得知,她是个冒名顶替的“假货”。男子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了,凶手就是冒名顶替其身份的女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众多社会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最为紧密的一种,正常来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男子之所以没有及时察觉妻子被冒名顶替,并不是因为他太笨,而是因为事情的发展太过离奇。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男子名叫段德显,老家在昆明寻甸县,家中条件相对一般,但是能够维持生活。

1942年,19岁的段德显,因为家中父母的安排,娶了一个叫何开美的女子。两人结婚之后,本想踏踏实实过日子,结果只是在一起生活了五六天,就被迫分开了。

段德显因为局势太过混乱,去了部队参军,妻子何开美则是留在家中照顾年迈的父母。

去了部队后,段德显一直觉得,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结果事实的发展,远远出乎了他的预料。

离开家乡后,他在外地奔波了12年,也没有找到机会回老家,反而去了东北黑龙江安家落户。

在不断奔波的过程中,段德显时常找机会写信联系家中的妻子,跟她述说自己的遭遇。

每次想起家中的妻子,段德显的心里,都会涌出一股思念之情。他特别渴望回家,可惜因为局势太过混乱,迟迟没有找到机会。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直到1954年,已经在黑龙江安家落户的段德显,才因为挣了一些钱,有了把妻子接到身边的能力。

为了让妻子早日来黑龙江团聚,段德显以邮寄的方式,送了120万元旧币过去,苦苦等待了一段时间后,“妻子”如期而至。

两人见面时,都特别高兴,段德显的同事,都对他和妻子的重逢非常羡慕,纷纷送来祝福。

当天晚上,夫妻二人收拾完家中的杂物躺下休息。刚躺下被窝,段德显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他当年和妻子结婚时,妻子的脚掌明显偏小,现在突然大了很多。

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人的身体发育,会在成年之后逐渐停止,不会无休止的长大。

正常来说,一个人的脚掌不会突然变大。段德显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不由自主地仔细端详了一下妻子的面容。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在他模糊的记忆中,妻子的头发比较长,脸庞也比较圆润,他越看越觉得,被窝里的女子,跟自己的印象不太一样。

白天的时候,段德显因为情绪激动,没有及时发现异常。如今感觉不对劲,越想越觉得怪异,于是情不自禁地问了一句,你的变化咋这么大?

何开美解释说,段德显当年离开老家时,她还在发育阶段,脚掌变大是正常现象。头发变短,人变瘦,是因为这些年吃了不少苦。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惦记着远方的段德显,希望早点跟他团聚。

何开美的含情脉脉,很快就感动了段德显,打消了他的怀疑。段德显自我安慰说,都已经过去了12年,长相发生点变化也很正常,我自己都变了很多。

可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不久之后段德显惊讶地发现,妻子跟别人相处时,表现得落落大方,还会读书写信。农场里的同事。都觉得段德显很有福气,娶了一个优秀的妻子。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可是段德显本人却非常纳闷,在他的印象中,妻子明明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平常看信都要别人帮忙,现在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本事。

段德显越想越纳闷,后来他因为实在想不明白,趁着闲聊的机会,找妻子问了一句,你什么时候学会读书写字了?

何开美回答说,这事之前忘了跟你提,咱们老家解放以后,开了识字班,我在家闲着没事,就跟着学了一点东西。

段德显觉得,妻子是个很有觉悟的人,于是找机会去了农场领导那边,求他帮忙给何开美安排一份工作。

农场领导原本以为,段德显找自己是想走后门,考察了一下,他意外发现,何开美确实有点本事,是个值得栽培的好材料。

那时候,农场正好缺了一个开拖拉机的工作人员。农场领导觉得,何开美或许可以承担这份责任,于是就给了她一个测试的机会。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何开美很珍惜这个机遇,跟着师傅认真学习了几天,很快就学会了开拖拉机,为农场的工作提供了一些便利。

农场的其他同志,本来就对何开美非常认可,得知何开美学会开拖拉机后,对她有了更高的评价。

每次听到有人夸奖何开美时,身为丈夫的段德显都特别开心,可是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12月1日,两名来自昆明的办案人员,通过农场的保卫科,与段德显取得联系。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三人在办公室见面时,段德显有些茫然,这么多年以来,他基本没有回过昆明老家,他怎么想也没弄明白,为啥老家的公安人员,会千里迢迢来黑龙江找自己。

两位办案人员没有让段德显过多等待,很快就说明了来意,还跟他询问了一些有关何开美的事情。

段德显如实交代说,自己和妻子结婚12年,因为战争太过频繁,只在一起生活了五六天,就去了前线。

公安人员立刻问他,既然你们当年只在一起生活了五六天,那你现在记得妻子以前的长相吗?段德显沉默了几秒回答说:过去了那么久,有些记不清了。

随后,两名办案人员拿出了一张照片,对段德显问道:你看看这个人认识不认识。

照片上的人是个女子,看起来平平无奇,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段德显拿着照片,仔细端详了一段时间,摇头回答说:这个人我不认识。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办案人员看段德显神色坦然,不像是在说谎,非常唏嘘地叹了一口气,对他说出了实情。

照片上的女子,才是真正的何开美。之前一直跟段德显同床共枕的女子,其实是个冒名顶替的假货。

段德显听了这话,直接愣在了原地。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既没有权力地位,也没有大量的财富,长得也很一般,怎么会有人故意冒充自己的妻子呢?

办案人员知道段德显心里的困惑,对他说出了一个更加残酷的真相。他真正的妻子何开美已经遇害了,杀害她的凶手,就是冒名顶替其身份的女子。

此人原名张莲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她和真正的何开美是同乡。可是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出身普通的何开美,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因为战火纷飞吃了不少苦头。张莲兴却因为出生富贵,一直锦衣玉食,基本没有受过什么委屈,还成为了一个乡团的副团长。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靠着这个身份,张莲兴做了很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大家都对她特别痛恨。可是张莲兴却一直不肯收敛,经常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力,肆无忌惮地鱼肉乡里。

解放战争爆发后,曾占据极大优势的国民政府,因为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在正面战场上不断溃败。那些依靠国民政府耀武扬威的乡团,因为失去靠山,没有了继续嚣张的资本。

张莲兴害怕遭到惩罚,提前逃到了外地,还在表叔的帮助下,去了一个老教授家里当保姆。

老教授的妻子,因为疾病常年卧床不起,基本没有生活自理的能力,作为保姆的张莲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照顾她的衣食起居。

老教授给张莲兴开的薪资待遇很高,她只要老实本分地工作,就能长期稳定的生活。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一份稳定的高薪工作,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好机遇,可是张莲兴却一点都不肯满足。

为了获取更多的报酬,颇有姿色的张莲兴,想方设法勾引老教授。得逞之后,从老教授手里获得了大量钱财。

老教授的妻子。发现两人的丑事后特别生气,把子女们找来主持公道。子女们都对老教授的所作所为特别不满,强烈要求他赶走张莲兴,彻底跟张莲兴断绝关系。

老教授也知道,自己的行为非常荒唐,答应了子女们的要求。为彻底摆脱张莲兴,老教授还在子女的协助下,搬家去了上海。

老教授的突然离去,一点都没有影响张莲兴的心情,她对老教授本来就没有感情可言,之前想方设法跟他在一起,只是为了获得更多钱财。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老教授搬家离开之前,她用威逼利诱的方式,从老教授手中讹诈了250万元旧币。加上之前得到的好处费,张莲兴成功地积攒了一大笔财富。

靠着这些钱,贪图享受的张莲兴,好吃好喝享受了很长一段时间。1954年9月,张莲兴在大街上闲逛时,遇到了何开美。

两人早年有一定的交集,勉强能够搭上话。为了打探老家的情况,张莲兴找借口接近何开美,不断用花言巧语哄骗她。何开美没有防备,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

按照何开美的说法,张莲兴逃走之后,老家的干部一直在通缉她,这么多年以来始终没有放弃。如果张莲兴回家的话,很快就会被人抓住。

何开美知道,张莲兴曾在解放之前做了一些对人民群众不好的事情,可是她并没有义正言辞地劝说张莲兴尽快自首,反而对她劝说道,家里很危险,你最好在外面再躲一段时间。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何开美之所以这么说,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她已经被张莲兴之前的花言巧语冲昏了头脑,错误地把她当成了亲近的好友,不愿意看她受到伤害。第二,何开美希望张莲兴留在昆明多陪陪自己。

何开美是一个很平凡的农村妇女,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没有离开过老家,常年在农村生活。

这一次之所以来昆明,是因为收到了丈夫段德显的邀请。丈夫在信中言辞肯借地请她到黑龙江团聚,可是她的心里总有一些犹豫。

两人当年结婚之前互不相识,结婚之后只在一起生活了五六天,还没有来得及培养感情,就因为战争分开了。

这么多年以来,虽说时不时地有一些联系,但两人的感情并不深厚。何开美知道丈夫一直挂念着自己,可是她并不愿意千里迢迢地跑到东北过日子。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那时候,国家的交通还相对落后,去另一个省份的话,需要来回颠簸很长一段时间。

何开美不知道东北的生活到底怎样,也不愿意背井离乡跑那么远的地方。可是丈夫那边又不能完全置之不理,两人毕竟是夫妻,名义上还是一家人,直接拒绝的话,显得自己太没有良心。

何开美越想脑子越乱,情不自禁地跟张莲兴说了自己的情况,请她帮自己拿主意,到底是直接打道回府,继续在老家生活,还是咬牙继续前进去东北跟丈夫团圆。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莲兴原本只是打算,通过何开美打听一下有关老家的情况。得知她要去东北跟丈夫团圆的事情后,立刻产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

既然老家的人一直在通缉自己,那就没有必要再回去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何开美除掉,冒充她的身份去东北。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换一个身份继续生活,肯定没有人能找到自己。此外,还可以防止何开美告密,避免暴露自己的踪迹。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打定主意之后,何开美装出了一副热情的样子,继续跟何开美交谈。她打着为何开美出主意的旗号,不停地询问何开美的生活状况和早年经历,以免自己将来冒名顶替时不小心露出破绽。

除了打探消息之外,张莲兴还秘密购买了一点曼陀罗,这种东西有很大的毒性,普通人吃了之后,会四肢瘫软高烧不断,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失去生命。

9月20日晚上,张莲兴去外面买了两个烧饼,把曼陀罗藏到了其中一个烧饼中。

回到两人居住的旅馆后,张莲兴亲切地说,我买了点东西,你快趁热吃。何开美当时正好有些饿,直接从张莲兴手中接过烧饼,大口大口将其吃掉。

不久之后,何开美突然开始头疼,她觉得自己可能是连日奔波不小心伤到了身体,随口跟张莲兴聊了几句,就躺下休息了。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第2天,何开美的脑子,还是迷迷糊糊的,一点都没有恢复的痕迹。张莲兴故作好心地上前搀扶,带着她去了外面。

头脑发昏的何开美,根本不知道张莲兴的恶毒计划,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跟着她走出了旅馆。

踉踉跄跄走了一段时间,何开美被张莲兴带到了一个水坑附近。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张莲兴狠心一推,直接把她丢到了水坑里。

已经失去正常思考能力的何开美,本能地在水坑里挣扎了几下,就彻底失去了动静。张莲兴害怕别人发现何开美的遗体,把她拖出来,藏到了一个相对隐蔽的洞里。

做完这些事后,张莲兴拿着何开美的行李和钱,匆匆忙忙离开作案现场,回到旅馆取走了其他东西。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10月10日,张莲兴冒充何开美的身份来到黑龙江,与段德显见面。她知道自己的身材和样貌跟何开美有一些区别,抵达黑龙江之前,就提前想好了应对的说辞。

因此,段德显向她询问时,她没有任何慌张,几句话就打消了段德显的怀疑。

张莲兴一直以为,何开美的遗体,会在洞里藏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被人发现,那时候她已经远走高飞,根本没有人记得她的情况,她可以在黑龙江地区高枕无忧,重新开始生活,结果人算不如天算。

她离开没多久,何开美的遗体就被人意外发现了。当地政府对这个命案非常重视,立刻展开调查。很快,办案人员就找到了何开美两人之前居住的旅馆。

何开美被张莲兴扶着离开时,走路踉踉跄跄,看起来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样。因为这个异常,旅馆老板格外关注了一下。

因此,办案人员找来询问情况时,旅馆老板立刻回答说,我认识这个人,她之前和另一个女人住在一起,还说要去东北找自己的丈夫。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办案人员根据旅馆老板提供的信息,查出了张莲兴的具体情况,开始到处寻找她的踪迹。

也就是这一时期,张莲兴的表叔家里,收到了一封来自东北的信。张莲兴在信中表示,她已经在东北结婚了,等她的生活再稳定一些,再跟他们说具体位置。

办案人员看到这封信后,立刻意识到,张莲兴可能是假冒何开美的身份去了东北。

为尽快缉拿张莲兴,帮死者讨回一个公道,办案人员利用何开美的身份信息,去了他们的老家调查。通过明察暗访,掌握了有关段德显的情况。

确定段德显在黑龙江一个农场工作后,办案人员为防止张莲兴逃之夭夭,千里迢迢地去了东北。

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采取抓捕行动,而是通过保卫科与段德显取得联系,看他是否知情。确定段德显不知实情后,办案人员对他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得知真正的妻子已经不幸去世时,段德显的内心无比悲痛。他对残忍杀害妻子的张莲兴特别痛恨,强烈要求办案人员将其抓捕归案。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办案人员对段德显的心情非常理解,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不久之后,办案人员以涉嫌杀害何开美为理由,抓捕了冒充其身份的张莲兴。

刚被抓捕时,张莲兴非常慌张,一直在不断挣扎。不过,她很快就镇定了下来。被办案人员的审问时,已经想好对策的张莲兴,面不改色的狡辩说,她没有害人,何开美是病痛难忍,自己跳水溺亡的,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她之所以冒名顶替何开美的身份,千里迢迢地来东北生活,是因为她觉得,段德显独自一人在东北很可怜,需要人照顾。张莲兴说这些话时,看起来柔情似水,仿佛是发自肺腑的为段德显考虑。

事实上,张莲兴的话,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她之前跟段德显素未谋面,对段德显基本没有感情可言。

千里迢迢跑到黑龙江,只是为了躲避老家的通缉,借助何开美的身份,隐藏自己过去的罪恶。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办案人员没有被她的狡辩迷惑,立刻拿出种种证据,揭穿了张莲兴的真正身份。

看着一个又一个不容反驳的证据,张莲兴不由得沉默了下来,她知道自己的事情已经彻底败露,继续狡辩也没有任何意义。

不久之后,张莲兴由于心理防线崩溃,在办案人员的审问下,说出了自己杀害何开美的种种细节。最终,张莲兴因为故意杀害何开美,遭到了极其严厉的惩罚。

段德显得知这个结果后,心情非常复杂。他与真正的妻子何开美只在一起生活了五六天,却跟冒牌的假货同床共枕了52天。单看数字的话,张莲兴陪在段德显身边的时间,似乎更久一些。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张莲兴身份曝光之前,耿直的段德显。一直把她当成真正的妻子看待。不仅对她说了很多甜言蜜语,而且还多次告诫自己,一定要珍惜与妻子相处的时光,尽可能弥补早年的遗憾,让妻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段德显已经在张莲兴身上倾注了很多感情。可惜,他的真挚感情所托非人,张莲兴只是一个为自身利益残害他人性命的罪犯,是一个根本不值得原谅的恶徒。

段德显会对张莲兴的受罚产生异样感觉,是不可避免的人之常情。

1954年,男子与“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道真正的妻子已经遇害

古人一直强调,种善因得善果,只有多做好事,才能为自己和子孙积累福报。一个人若是肆意妄为的话,只会为自己招来恶果。张莲兴的遭遇,便印证了古人的智慧。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作恶多端的罪人,或许可以靠着种种手段挣扎一段时间,但是他们肯定没有办法躲过正义的制裁。

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只有心怀敬畏,才能行有所止,不被外物扰乱心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