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希文明对话学术会议在京举行 阐释奥林匹克精神

作者: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1月1日上午,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北京体育大学与《文明》杂志社在京共同举办《文明、和平与友谊——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对话》学术会议。会议将两种古老文明的相融相通之处进行深入阐发,为奥林匹克精神赋予更加丰富与深刻的内涵,同时也为处于冲突与对立之中的不同国家、地区与组织之间增强对话、理解与团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一种理性和平的呼声。

希腊驻中国使馆新闻参赞海恩福在开幕致辞中清晰解读了奥林匹克精神。他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再次提醒人们奥林匹克精神亘古不变的意义。“我们可以用古希腊语来总结这一奥林匹克精神,即健康的体魄孕育健康的精神(νους υγιής εν σώματι υγιεί )!这种身体与精神、自然与超自然、天与地的融合,正如中国传统中强调的天、地、人,体现了奥运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必须得理解现代奥运会这句口号:‘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没有团结的话,其它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曹卫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和平与友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相通的人文精神。“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都是非常重视体育运动的文明。奥林匹克运动发源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形成了‘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中国古代也非常重视体育,在周朝建立的贵族教育体系中,包含了‘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其中‘射’‘御’都属于体育教育。中国传统体育走向了与医疗、养生、保健等相渗透的伦理型体育发展道路,其中蕴含的‘贵和尚中’思想与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的宗旨精神相通。”

希腊驻中国使馆新闻参赞海恩福表示,北京冬奥会将在2022年的春天举办,而2022年正值希腊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希中两国有着传统深厚的友谊,未来也将继续拓展各种领域的合作。“疫情暴发之前,我们两国的来往就已十分密切。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前,中方邀请过希腊在北京举行希腊文化年。 2017年, 希腊与中国成功地举办过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年。同年,中国热情地支持了希腊政府提出的倡议——在雅典设立文明古国论坛。2018年8月,希腊和中国的两位外长在北京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备忘录的合作领域包括了文化、科学、教育、体育、人文合作与交流。前几个月,希中文化和旅游年在雅典开幕,在后疫情时代下,推进两国人民和政府间的文旅双边关系。”

在当天举行的学术会议上,《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还宣读了希腊总统萨克拉罗普卢为即将出版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作的序。萨克拉罗普卢在文中称,“奥林匹克精神如北极星一般”,并呼吁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之间携手合作,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