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凭什么说只要袁术脑子拎的清,根本就没魏蜀吴的事

袁术出生于东汉的顶级豪门“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说起来那是大大的显赫了,可能还有人不清楚四世三公是什么意思,三公是指三个官职,太尉,司徒,司空,都是权利中枢里的扛鼎职位。那袁家可是连续四代都有人出任在三公职位上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政治资源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一家可以与之媲美了。

袁术是袁家的嫡出,属于将来继承家业的那种身份,袁绍的话是庶出的,不过奈何袁本初实在靓仔,颜值颇高,深得家中长辈们的喜爱,后来被过继到袁术大伯袁成这一房当儿子,这就造成了袁术与袁绍身份上的差异从此后就相差无几了,毕竟在汉末,有了嫡出的身份,甭管你是小妈生的还是二奶生的,都享用继承权,这件事情后来也长期让袁术耿耿于怀。

凭什么说只要袁术脑子拎的清,根本就没魏蜀吴的事

袁术剧照

再看看袁术的是怎么发迹的吧。

在董卓进京之前,袁术就在何进手下任职虎贲中郎将,何进被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们设伏杀害后,我术哥还率兵攻打宫门,堵的宦官们连头都不敢露。

要是董卓没有在这个节骨眼上进京的话,亦或者说董卓要是没去北芒山找到少帝刘辩的话,此时的洛阳定是会掌握在袁家手里,因为洛阳大乱,袁绍袁隗正在内廷矫诏杀人夺权,袁术率众打宫门,且袁家声望足,掌控洛阳轻而易举,可架不住董卓时机抓的太好了,率军携少帝归来,打乱了洛阳的局势。

在董卓专权朝廷后,为了拉拢袁术还封了他为后将军,袁术不肯依附董卓,又恐被害,溜去了南阳,同时袁绍也逃向冀州,董卓觉得袁门势大,不但不追,还给封了渤海太守。

残暴的董卓在洛阳的所作所为终于惹怒了关中豪强,十八路诸侯共同讨董。

适时一路北上的长沙太守孙坚狠的不行,不仅杀了荆州刺史王叡,还故意找茬把南阳太守张咨也给杀了。恰好此时袁术屯兵鲁阳,袁门声望高绝,袁术自己领了南阳太守,然后还给孙坚封了豫州刺史,孙坚觉得袁门名声大,依附于袁术,也想趁机洗白一下自己擅杀朝臣的事情。

南阳是个富庶的地方,有百万人口,袁术占据了南阳可以说在当时已经有了逐鹿天下的本钱了。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我术哥开始有些膨胀了,在南阳干的都是些横征暴敛,骄奢淫逸的坏事,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后,擎着袁门嫡出这一杆大旗,愣是没几个名仕来投效,为了让名仕陈珪投靠自己,还绑架了人家的儿子,实在是骚操作。

相较于袁绍这位堂兄弟,人家也实在不是盖的,早年就礼贤下士,在洛阳跟董卓横刀对峙后开溜,博了个好名声,文士武夫争相来投,还被奉为十八路诸侯的盟主。看同为袁门子弟的面子上,袁绍还给袁术安排了个掌管粮运的重要岗位。

讨董期间,孙坚卖力的不像话,击破汜水关,还斩了华雄(说关二哥的都是被电视剧荼毒了),正准备继续进军洛阳的时候,袁术这货给他断粮了,按理说这孙坚姑且也算是袁术手下的打手,他能打进洛阳的话,对袁术也没什么坏处,可袁术却怕他抢了功劳抢了风头,硬是给你断粮了。

凭什么说只要袁术脑子拎的清,根本就没魏蜀吴的事

孙坚剧照

后来孙坚找回来理论,各种局势分析,袁术这时候随手一指手下的某个谋士,“都是这货出的主意”。骚操作啊!人家有才华的贤士以后还能来投靠吗?这边正扯皮,人家董卓早溜去长安了,路上顺手还打了曹操一顿,董卓去了长安后多行不义必自毙,给王允弄死了,此时十八路诸侯早就为了抢地盘各自为战了。

袁家两兄弟若是一条心的话,也就没有其他诸侯什么事了。这不,袁绍见袁术手下的孙坚还没回豫州,趁机任命了周昕做豫州刺史,想取孙坚的地盘借此打击袁术。

袁术哪里能忍,分分钟打跑了周昕,二袁之争正式开始了。

袁绍这边联合了曹操,刘表想搞袁术,袁术这边则联合了徐州的陶谦和袁绍背后的势力公孙瓒制衡他,堂兄弟两闹的是不可开交。

直到公元191年,袁术实在忍不了这刘表明里暗里的骚扰,令孙坚攻打刘表,奈何一贯能打的孙坚在具有优势的情况下中伏了,身中数箭而亡。

没了孙坚这个最佳打手,袁术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了,刘表的发展使得袁术如鲠在喉。

时间来到公元193年,公孙瓒跟袁绍开始大战,打击袁绍的事情袁术向来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他公孙瓒开始跟袁绍咬起来,这边袁术就倾巢出击往陈留方向开进,准备打击曹操。

至于袁术为什么这么卖力,其主要原因也是刘表发展的太快,刘表跟袁绍是盟友,持续的骚扰让袁术在南阳待的并不是那么惬意,刘表继续坐大的话,迟早会将其挤出南阳的,大军北上,后续能够占领兖州或者冀州的话,到时候势力扩张起来,这刘表自然不足为惧了。

袁术的挨打之路就此开始。他的先锋部队刘详驻扎于匡亭,曹操的军事水平此时就比袁术高出不知道多少,包围着刘详就是不打,围点打援用的是出神入化,袁术救援匡亭,挨打。袁术退守封丘,曹操追击,袁术再次挨打逃往襄邑。曹操继续追击,引水灌城,袁术溃败至宁陵,曹操痛打落水狗,袁术逃向九江,曹操终于不再追击。

凭什么说只要袁术脑子拎的清,根本就没魏蜀吴的事

曹操剧照

袁术跑到九江后,把扬州刺史陈温给杀了,自己领了州牧的职位,此后便扎根在这淮南地区开始往江东方向发展,袁术这一手简直妙极,挨打了不但不回南阳,反而扎根扬州,且迅速打开了局面,短短几年就平定了江东等地,徐州的吕布此时见了袁术都得喊一声术哥。

相比于此时春风得意的袁术,袁绍和曹操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曹操迎回了天子,兴冲冲的征讨张绣却吃了大亏,儿子侄子和爱将典韦都挂了,这边还跟袁绍闹掰了,袁绍则一边跟公孙瓒打的不可开交,一边又要镇压东郡臧洪的叛乱,太行黄巾余党张燕还时不时的捅他一下子,两人都是头大如斗,麻烦连连。

公元197年,袁术掏出了不知道哪来的玉玺,有传是从孙坚夫人那抢的,也有传是孙策献出来借兵的,反正不管他哪里来的,他提溜着玉玺直接称帝了。

他这一称帝,简直是犯了众怒,他手下最能打的孙策直接叛变了,自立门户,把江东据为己有,吕布本就跟他貌合神离的,后来更是直接翻脸。不知道是不是连老天都看他不顺眼而降下天灾,淮南大旱。

多种因素影响下,袁术从群雄中的扛把子,成为了大靶子,吕布策反了他的部下白波韩暹、杨奉,直接啃了他好大一口。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还主动进攻陈国(东汉藩国),被缓过气的曹操和吕布一个夹击,打的是满脸血,最后仓惶撤退回淮南,短短数月之间,本坐有三洲十一郡的袁术,此时就剩沛、九江、庐江三郡了,果然来的太突然的幸福往往带着毒。

袁术的衰败已经无可避免,雪上加霜的是他的部下陈兰、雷薄叛变,在掠夺了他的粮草后跑路灊山。

公元199年,袁术走投无路,他甚至去投奔叛他而去的雷薄等人,当然是惨遭拒绝了。

势弱的袁术最终还是拉下脸给袁绍写了信,他可能忘了当初他可是把袁绍称作家奴的,出自《三国志》:“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不过生死存亡之际,脸皮已经不算什么了。

此时尚有王霸之风的袁绍倒是接纳了他,不过在袁术往青州方向行进的时候,遭遇了刘备的阻击,不得已,只能重新返回寿春,途中病重,最后呕血而亡。听说死前还抱着玉玺嚷着要喝蜜水?

凭什么说只要袁术脑子拎的清,根本就没魏蜀吴的事

叹袁术一子落错,满盘皆输,他的败亡其实也算不得离奇,除了称帝和天灾以外,袁术看似强大,但其势力并不牢固,先是最能打的孙策对其并不忠诚,其他将领又多是黄巾,白波等贼军从良的,而他自己又是骄奢淫逸,昏庸至极,如此不得人心,败亡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