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条山会战:蒋介石称“最大耻辱”,抗战史上的一场闪击战!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闪击战理论源自英国,随着德军在二战期间将闪击战发扬光大。近代西方军事思想家多将闪击战视为"战略性瘫痪",就是要歼灭敌军各级指挥部,纳粹德国装甲兵将领古林德就被视为"战略性瘫痪"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只要给敌军发动一个突然而迅速的打击,敌军的指挥系统便会陷入完全瘫痪的状态。

中条山会战:蒋介石称“最大耻辱”,抗战史上的一场闪击战!

虽然古代中国军事思想家并没有提出闪击战的概念,但早已认识到速战速决的效用。孙子曾经说过:"兵贵胜,不贵久。"意思是战争只重取胜,不重持久。蔡州之战 、瓦桥之战,都属于闪击战战例。1937年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日进行了战斗约496次,伤亡多达137.6万人。这个阶段中日两军爆发了多场具规模的会战,包括南昌、桂南、上高等战役,而1941年的中条山会战就是典型的闪击战战例。

中条山会战:蒋介石称“最大耻辱”,抗战史上的一场闪击战!

从1941年开始,日军把作战重心转移到华北地区,并制定了一份作战报告,其中一项是"期待在山西南部消灭中央军"。所谓"山西南部中央军"就是指第一战区司令官卫立煌指挥的、驻守山西南部中条山一带的国军部队。为什么日军要急于消灭第一战区的战力呢?因为第一战区在山西南部、黄河北岸一带构筑了坚固阵地,对华北和山西日军构成了严重威胁。除卫立煌指挥的部队外,第八路军同样威胁着日军,故华北地区被日军视为"治安情况极为恶劣"的占领区。日军根据这个指导方针,在"盲肠症"(第一战区)与"癌症"(第八路军)之间,选择了先对"盲肠症"动手。

中条山会战:蒋介石称“最大耻辱”,抗战史上的一场闪击战!

中条山东西约170公里,南北约50公里,前扼山隘,背临黄河,位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交界处,横亘黄河北岸,东至太行山、太岳山,西接吕梁山,构成箕形山地,而以汾河河谷为箕底,是瞰制豫北、晋西的战略要地,亦是河南洛阳、陕西潼关的重要屏障。第一战区共有11个军,其中7个军、16个师、约15万人部署在中条山。自1938年以来,日军总共发动了13次进攻中条山国军阵地的军事行动,但全被国军击退。

1939年夏秋之交,随着山西东部作战和潞安扫荡战的结束,日军成功占领潞安地区,但是,日军在山西南部仍然面临着被中国军队南北夹击的威胁:南部有以中条山为根据地的国军第一战区部队,北部有第八路军,西南部还有阎锡山的晋绥军。

中条山会战:蒋介石称“最大耻辱”,抗战史上的一场闪击战!

除发动多次扫荡战以消灭中条山根据地国军的有生力量外,日军同时加紧修建各类防御工事。自1939年1月初,日军在山西南部积极修建工事:在安邑北面的张良村增兵六七百人,并在附近要点架设电网;把在北平、天津征集的民夫2,000余人运送到山西,积极修筑由临汾至河津,及由河津至临晋的公路;博爱的日军1,000余人在城西构筑工事;临汾日军在河西刘村一带构筑工事。日军又以河南东部地形平坦,所以自1940年以后日渐加强对陇海路的控制,修筑一条长约210里、高约4公尺,上宽16公尺、下宽32公尺的长堤,目的是要令黄河"泛滥西去",并且在江村附近修筑水坝。同年底,日军又在同蒲路沿线筑网,并于要害处架设电网、修建炮台。

中条山会战:蒋介石称“最大耻辱”,抗战史上的一场闪击战!

随着日军在山西南部不断调动部队,蒋介石接收到来自山西各地前线将领的报告,指出日军在山西各地的异动。于是,他通令山西南部各前线指挥官,指出"敌于最近似有侵袭我晋南根据地之行动,仰饬前线各部队,以打破其企图",并指示各战区应加紧征集民夫修建战斗阵地和防御工事,以及各渡口的河防工事。

从1941年5月7日日军发动攻击,至6月2日会战结束为止,双方作战达30日之久。参与中条山会战的国军约有17,000余人,日军约有18,000至21,000人,史称是次会战"战斗惨烈,为抗战数年来所未有",蒋介石亦也亲口说中条山会战是"抗战最大的耻辱"。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其回忆录提及德军在波兰发动闪击战时,说:"闪击战的标本:陆空两军在战场上的密切配合;狂烈轰炸一切交通线及任何似乎成为目标的城镇;还有军事间谍和伞兵的自由使用。最特别的是,看见了所向无敌的大群装甲车辆的向前直冲。"可见闪击战对丘吉尔所产生的震撼。

中条山会战:蒋介石称“最大耻辱”,抗战史上的一场闪击战!

中条山会战爆发时,我们同样见识到日军陆空两军的协同作战是如何紧密配合;同样见识到日军如何狂轰滥炸国军交通线和补给线;同样见识到日军的便衣队、小型纵队是如何渗透到国军阵地后方施行突袭;同样见识到日军空降兵如何被投放到战场;同样见识到日军装甲兵是如何配合步兵、炮兵、骑兵向国军阵地冲锋。

继续阅读